英語文能力是國民必須的素養嗎?


高等教育與國民素養

       近年來台灣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充,並未能如預期疏解升學競爭的壓力,導正中等及國民教育受升學考試引領的偏差,反而引發了社會對高等教育品質下降、大學生素質低落的憂慮。大家開始關心如何提升學生素質、強化國民基本素養。

       素養是個人在社會中適應與發展所需具備的條件。科技化與全球化帶來社會的變遷,改變了個人適應與發展的需求。透過教育提升國民素質以強化國際競爭力,不僅台灣關心,已經是所有國家共同重視的課題。

 

法國的教育政策

       2003年9月,法國政府成立了一個全國性的「學校未來審議委員會」(Commission du debat national sur l’avenir de l’Ecole),研討及規劃未來教育的變革,有如台灣的教改一般。一年以後(2004年10月),委員會提出了一份題為《為全體學生的成功》的報告書。2005年,法國政府更根據這份報告,通過了《學校未來導向與綱要法》(註1)。

       報告書中強調,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在充實學生因應未來生活所需的基本素養,而其共同條件是知識、能力和行為規範。學校必須重視的兩大最重要學科是語文(法語)和數學;此外還應培養學生兩項關鍵能力:國際溝通語言(英語)和資訊交流技術。《學校未來導向與綱要法》則明白列舉了學校教育應該奠定學生共同基礎的五項內涵為:(一)掌握法語、(二)掌握數學基本知識、(三)具備自主行使公民責任的人文與科學文化、(四)至少會運用一種外語、(五)掌握資訊與通信的常規技術。

 

國民素養的三層次:識能、文化、專業

       無論共同基礎或是關鍵能力,都包含在我們所稱素養之內。素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基本識能、文化素養以及專業能力。基本識能(Fundamental Literacy),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與外界溝通互動所不能缺少的基本技能。語言是人類思維和相互通溝通所依賴的必要條件。人類在成長的初期,對母語聽和說的能力就理應有充分的發展,所以傳統學校教育對於基本識能的著重乃在於母語的讀、寫能力,以及計算和符號辨識的能力。隨著資訊化和全球化的趨勢,資訊科技和國際語文的運用,也逐漸成為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的必要能力,學校教育不得不重視這些溝通互動所需具備的工具技能。

       文化素養(Cultural Literacy)則關係到溝通的實質內涵。根據Hirsch的定義,文化素養是一個社會中每個人所共有或共享的知識(註2)。藉著這些人們共同知道的事物,社會的成員得以相互溝通、彼此認同。每一個社會都有其文化傳承,有些是為全人類所共有,有些則是自己社會所獨享。這些共同的記憶,涵蓋了藝文、法政、科技等各個領域,也形成了行為的規範,在日常的溝通和互動中產生認同與凝聚的力量,讓社會得以正常運作和發展。

       專業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是個人生涯中,從事某項特定職業所需具備的能力。每個人的工作內容和性質不同,需求也就不盡相同;但也有共通之處,就是近來眾所樂道的「核心就業能力」。Stern認為個人的專業成就必須建立在三層基礎之上(註3)。第一層是專門領域的知能;缺少了它,根本不可能進入這行業。其次是溝通的技能;因為所有的專業都必須與服務的對象有良好的溝通才能達成目標。第三層是專業倫理和法律知識;每一個專業人員皆必須明確了解,哪一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並嚴格地遵守這些規範,才不致危害他人和社會。在這三層基礎之上,個人憑著利他精神的熱忱承諾、敬業負責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勤奮努力以及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才能開創出專業上的卓越成就。

       基本識能和文化素養的奠基應該在中學甚至國民教育階段就完成。高等教育除了將它們進一步強化和深化之外,主要的任務應在於專業能力的培養。無論基本識能、文化素養或專業能力,良好的溝通與互動都是最終的重要目的。

 

當英語還是一種「外國語」

       早期(筆者求學的年代)學校裡共同的英語文教學,從國(初)中一年級開始到大學一年級為止,基本上將英語文視為一種外國語(Foreign Language)。教授此一科目的主要目的,乃在充實學生的文化素養。當年的社會環境,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絕少有機會需要使用英語文進行溝通,因此它並不是一項基本識能。對一部份的學生而言(如理工科的大學生),通曉英語文固然有助於其專業領域知識的獲取,但英語文未必是所有專業領域的「世界語」(Lingua Franca)。除非想到英語系國家留學或工作(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對大部分的學生而言,英語文學得好不好,只是成績單上一個科目分數的高低而已。它關係到升學,但除此之外對生活和生涯的發展幾乎沒有實質的影響。教育當局所以會把英語文(其實是美語)和國文、數學並列為三大共同必修必考科目,要學生學習標準的發音和嚴謹的文法,可能只是基於對美國強權的敬畏與依賴,希望透過語文的學習,讓學生對美國和西方的文化獲得些許認知。即使在言必稱美國的當年,這樣的目的也不能激發起學生普遍學習英語文的動機和興趣。英語文教育難以成功,但對當時的本土社會,並沒有太多不利的影響。

 

留美學者曾引進「第二語」概念

       接著的一段時間,美國對非共產世界的經濟和文化影響力持續增強,台灣也不能例外。很多在國外研習英語教學的學者回到國內,帶進了以英語文作為「第二語」的教學法(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也扭轉了英語文教育的方向。這些學者們自身經歷過必須運用非母語作為溝通工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因而可以體會並認同英語文作為第二語的意義和價值:它是一種重要的基本識能。然而對於大多數的學生而言,當時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中,英語文並不具備第二語的條件;政府或許有此意圖,但學生卻未必能想像抑或嚮往未來可能面對的情境。第二語教學法並不能改善學生學習英語文的動機,也不能保證提升英語文教育的成效。我們仍然得依賴升學和檢定考試來維繫學生的英文水準;然而連考試的成績也愈來愈令人擔憂了。

 

今日的全球化促進「世界語」的生成

       曾幾何時,全球化的腳步加快。國際局勢的改變和交通通信的發達,消除了人流、物流和資訊流的政治與地理界限。無論在生活或專業領域,接觸的對象不再只是身邊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的主要工具,語文,也有了新的需求。Crystal和Graddol等學者所主張推廣的「全球化英語」(Global English)或「英語作為國際語」(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的觀念,讓我們以一種新的態度去看待學校中的英語文教學(註4)(。經過由歐美經濟強權所主導的全球化歷程,今天世界上以英語作為母語的人口雖非多數,但使用英語的人口卻是最多,且仍在繼續成長。在國際交流的場合,英文是不同母語的人相互溝通的世界語。此一地位在短期內似乎也難有另一種語言可以挑戰。擁有13億人口,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也不遺餘力地推動英語文教育,就可見一斑。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不舉辦大型國際活動,不需面對大量的觀光遊客,一般市井小民只要掌握母語就能正常溝通。但在任何專業領域,為了與服務對象溝通、與工作同僚互動、以及為求專業精進而與同行交流,世界語就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Global English或International English已不是「正統英文」或「標準美語」,不是語言學或文化學中一項既存主題,它也不會取代母語。但它將是專業能力基礎當中溝通技能的必備要項。

 

明辨英語文在時代潮流中的定義

       「外國語」是一種文化素養。「第二語」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社會中的基本識能。「世界語」主要是一種專業能力,而隨著本土社會國際化程度的增加,它也將逐漸成為取得世界公民身分後國民共同需要的基本識能。如果能夠分辨它們的本質,掌握學校教育培育學生素養的目標,配合社會發展的脈動,同時了解語言學習的特性,我們則不難規劃出適當的英語教育政策;也就不會再出現要求大學制訂「相當國中程度能力水準之畢業門檻」的荒謬現象了。

 

附註:

註1:主要資料引自王曉輝教授著〈法國新世紀教育改革目標:為了全體學生成功〉,刊於2006年出版,《比較教育研究》27(5),頁22-27。

註2:參閱E.D. Hirsh, J.F. Kett, J. Trefil合編Th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Literacy, 1993。

註3:參閱David T. Stern著 The Developing Physician-Becoming a Professiona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35 No. 17, pp1794-1799。

註4:參閱David Crystal著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及David Graddol著The Future of EnglishBritish Council,1977 和English Next, British Council, 2006。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