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TOEIC Newsletter No. 19)
TOEIC測驗30歲了!30年來,TOEIC測驗為全球數千家企業、教育機構及政府單位提供服務,如今每年的測驗人次已超過500萬人。如此廣為世界認可的英語溝通能力測驗,你知道它是如何誕生的嗎?
1977年的某一天,美國ETS來了一位神秘訪客,他的名字是北岡靖男 (Yasuo Kitaoka),他來訪的目的是要求ETS為日本研發一項全新的英語溝通能力測驗。
這令ETS感到十分驚訝;一般外國客人來訪多半是要了解ETS的運作模式及測驗產品,他們從未想過會有人提出這樣的要求。ETS並不了解北岡先生的背景,而研發一項在海外使用的測驗,在ETS也並無前例可循,他們甚至不知道這麼做是否合乎法規。總而言之,北崗先生的出現在ETS內部引發了許多議論。
原來,北岡先生曾在時代雜誌工作多年,這份工作讓他了解到,許多日本人都為英語溝通所苦。因此退休後他投身英語教學相關產業,也盼望推動日本英語教育改革。他深知國際商業能夠成為不同文化之間的橋樑,也十分了解語言是拉近人際距離的關鍵;日本商人若能在國際商場上具備更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就能和世界彼端的人建立友好的關係。他相信日本需要有一項新的英語測驗來幫助大家提升英語溝通能力;如果能有一項受到普遍認可的英語能力標準,那麼英語學習者就可以訂出清楚的學習目標,對語言訓練的進行也將更有幫助。跟他志同道合的同事三枝由紀夫(Yukio Saegusa)於是建議他向ETS尋求合作機會。
然而ETS的合作單位僅限非營利的政府機構和教育團體,因此北崗先生轉而向文部科學省(即日本教育部)爭取對這個案子的支持,無奈沒有成功,因為文部科學省認為日本國內已經有了STEP (the Society for Testing English Proficiency)測驗,不需要再有其他測驗。所幸後來北崗先生的朋友渡邊彌榮司 (Yaeji Watanabe) 出手相助,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渡邊先生是通產省(現在經濟產業省的前身)退休的高階官員,他預見TOEIC存在的必要性,因此說服通產省在此案中扮演推手的角色,同時成立TOEIC指導委員會,成員包括其他的通產省退休官員以及有影響力的企業領導人。
在確定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後,ETS即於1977年開始著手研發測驗,並透過以下三點,決定TOEIC測驗的基本定位:(一) TOEIC測驗的目的是測量英語聽力和閱讀的能力;(二) TOEIC會成為一個全球通用的標準,而不只侷限在日本,因此TOEIC測驗的受試者包括所有需要進行國際溝通的人,無論他們只具備基本的英文能力,還是已經達到近乎英語母語人士的程度;(三) TOEIC測驗的結果將會被公司、政府單位和其他各式各樣的機構用來做為衡量英語訓練和工作分配的決定。測驗結果也會被應試者個人所使用,以達成他們各自的需求及目的。
反映在測驗設計上,TOEIC測驗有了以下幾項特色:(一) TOEIC必須適合各種英語程度的人參加,因此包含了數量非常多的試題;這樣的設計同時也可提高測驗結果的信度;(二) TOEIC的應試者以非英語母語人士為主,對他們而言,英語是一項國際間使用的「世界語」(lingua franca) ,因此多益的試題研發員必須擁有海外的EFL教學經驗,而每一道測驗題產生後也須經由「非」北美人士檢驗,以避免發生各類語言使用上的偏見;(三) 雖然TOEIC是一個為商業人士設計的測驗,但它並不包含任何特定專長,如行銷或是會計等技術性語言。(四) 為了反映現實生活中的溝通環境,首度使用照片及真實的語料素材做為考題。
ETS十分重視TOEIC測驗的信度及效度。如果考生的英語程度不變,他的測驗成績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保持穩定的狀態;換句話說,即使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受測,不同考生得到的750分都應該具有的相同意義。因此ETS持續對TOEIC題庫進行分析,將有缺陷的題目剔除,以維持測驗結果的高信度。1979年,TOEIC在日本舉行首測後,ETS即展開一連串關於效度的研究;結果證實,TOEIC測驗成績和考生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表現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後來,隨著TOEIC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其高效度也愈發受到肯定。成績使用者包括企業、政府、學校等機構,普遍認為TOEIC測驗達成當初測驗設計的目的,幫助他們在做人事決策或評量教育訓練績效的過程中,擁有一個準確而有效的參考依據。
回顧30年前,無論是對於身為測驗研發者的ETS,或者身為測驗催生者的日本通產省而言, TOEIC的誕生都像是一場冒險,沒有人知道未來的發展會是如何。然而,隨著每一位相關成員投注的心力、堅持不懈及及無私奉獻,30年後的今天,TOEIC已然成為一項具有代表性的國際英語溝通能力指標,成為世界各地廣受好評的職場英語標準及英語能力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