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都知道聽、說、讀、寫是掌握英語的四大基本能力,但是長期以來英聽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卻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錯綜複雜,一時之間也無法有所定論,不過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口語溝通日益頻繁的情境之下,我們有迫切的實際需要來提升和強化國人的英聽能力。我們先從學習面的迫切需要和課程面的實施方式提供個人淺見,拋磚引玉,期待聚沙成塔,使得英聽能力在台灣英語教育中能有進一步的成長空間。
提升英聽能力的時代需要
學生的語言能力長期以來都以閱讀和寫作做為評量標準,這個奇特的英語教育現象,並非台灣獨有。在1960年之前,英國的英語教育始終認為聽和說的能力無關乎教育宏旨,因此並沒有特別列入學校教育的課程;一直到1965年Andrew Wilkinson和多位語言教育學者開始體會到聽和說的重要性,並提出相對於literacy的oracy主張之後,聽和說的訓練才正式進入國家課程設計綱要中。
反觀台灣,在考試領導教學的風氣帶動之下,既然入學考試並沒有這項科目,過去當然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就封閉的社會結構和穩定的國際情勢來說,英聽(和口語)能力或許並沒那麼重要,可是近年來社會急遽地快速變遷,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加上學生多元學習的現實需求,提升國人英聽能力就顯得急迫且必要。
從個人有效的溝通、企業的商場往來到國家的政治談判,如果聽不懂對方說什麼,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出適當的回應,那麼要達到交流合作恐怕就相當困難。目前包括大陸、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都已將英聽能力列為大考指定項目,但是台灣遲遲未跨出這一步,十分不利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情勢。
所幸最近國內也開始逐漸形成共識。但是,談到如何提升英聽能力,一般我們都會認為,英聽在課堂上有什麼好教的呢?不就是播放一些錄音帶、DVD、再利用網路上很炫的科技影音資源,引發同學的學習興趣,然後出些題目測試他們到底聽懂了沒有。大致上整個程序就是多聽、多考、勤做題的重覆循環訓練。這樣教和學的方式,假如認真貫徹實施,我們不能夠否認,學生的確可以在考試上拿到高分。
但是考試是一回事,實際生活經驗的應用層面又是另一回事。其中一個潛在的問題,就在於課堂上為了配合學生的程度所提供的教材都是經過精心編撰設計到幾近完美無瑕的談話內容,大致上發音清晰標準,語調控制有方,但是我們想想實際生活上所聽到的英語,卻是充滿不必要的重複、鬆散的語言結構,不成章法的片段、毫不連貫的斷句、無俚頭的離題失焦、不可避免的虛字和停頓、充滿地方色彩的俚俗語和濃厚的口音、再加上全球化之後各國在本地發展出來的英語表達方式,越來越偏離所謂的正統英語,更是讓課堂英聽訓練和實際生活的使用英語產生嚴重落差。如何讓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經驗更加緊密接軌,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有效訓練的英聽能力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聽和讀的能力經常被歸類為接受式的(perceptive)學習,而說和寫的能力則是產出式的(productive)學習。或許是這樣的二分認知,接受式就常被誤認為是被動的學習,而不必有主動的參與。這是需要被修正的觀念。動詞perceive在字源上,除了表示「接收」之外,還有「蒐集」的意義,因此在拉丁文percipere的隱喻用法上,還可以表達「用心靈加以擄獲蒐集到的資料」。
我們聽別人說話,除了熟悉語音、語法和語調之外,還要傾聽弦外之音,而這部份更因為多元文化的全球流動隨機混雜而益形複雜。英聽能力的加強,不僅要「由下到上」(bottom-up)著重個別語言單位(音素、單詞、文法結構等)所扮演的角色,還必須「由上到下」(top-down)注意傾聽者的預期心理,所處交談情境,談話主題和知識背景(Richards 1990)。同時傾聽者也得判斷出當下談話內容的性質是屬於社交的(增進雙方人際關係無傷大雅的對談,如寒暄、玩笑、讚美、天氣等),或是相互作用的(雙方進行溝通和交換資訊的對談,如上課、開會、談判等)。
這四者之間交相作用,此消彼長,不僅要聽出字面上傳達的意義,更要聽懂說話者真正的企圖和背後的動機,傾聽者必須要具備專業的素養和文化的認知,才能在談話中時間的壓力下做出適當的回應。所以,有聽沒有懂,充其量關起門來不理睬別人就好了,可是聽了誤以為懂,那恐怕會延伸出不忍卒睹的後果。假如要一塊給五毛,你說奇怪不奇怪?
在教學層面上,英語聽力的課程不可能獨立作業,從頭到尾都是完全的聽力練習,而是必須擺置在跨國文化溝通策略的情境之下,與口語、閱讀和書寫做適當程度的互補和整合(Graddol 2006)。依照Mehrabian(1971)的研究,我們在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時,對方是依據視覺線索、語氣和實際話語來判斷我們所傳達的訊息,其中視覺線索佔55%,語氣佔38%,而實際話語僅佔7%。換句話說,深入充分瞭解說話者的語言文化背景是傾聽者有聽也有懂的重要關鍵。
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就必須將以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來。學生的聽力學習活動可以分成三大步驟:(1)學生聽取教材之前,教師將重要單詞以及特殊表達方式先行設計到相關活動當中,藉由活動讓同學認識到它們在真實生活當中的意義;(2)其次,預先告知學生在聽取教材時必須要特別注意的資訊,以便應用到接下來的課堂討論或活動;(3)聽完教材之後,開始將聽到的部份整合到說、讀和寫的能力。教材的選擇,除了坊間提供的書籍之外,網路上豐沛的英語資源(較先進的如podcasts, vodcasts, audioblogs等)也可善加利用。另外,實際生活上所遭遇的英語也應包含在課堂教材內。
小結
培養良好的英聽能力是學習英語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也是必須持之以恆永續發展的重要一環。因為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英語已經由單一正統的English分化成繁多的englishes,更進一步因應世界潮流所趨而有全球語(Globish)的出現,在發音、語調、文法、句構和遣詞用字上已經和英語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所聽到的英語,勢必越來越多元繁複。面對這樣急遽變化的全球英語語境,我們現在不趕緊加快腳步培育英聽能力,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參考文獻:
Graddol, David. (2006). English Next. Available at <http://www.britishcouncil.org/ learning-research-english-next.pdf>.
Mehrabian, A. (1971). Silent Messages. Belmont, CA: Wadworth.
Richards, Jack C. (1990). 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Cambridge: Cambridge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