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要起而行 社會文化就是活課程


 

      近年來,隨著台灣的經濟型態的轉變,尤其在所謂的高科技代工的大型跨國企業的崛起及其相對應的下游之生產及供應鏈的國際整合,台灣面臨的局面已由傳統下游製造的低門檻技術提供者進化至較高階的資金及技術的提供者。在這種大型企業及全球整合的運作模式下,歐美日的資金、設計、技術及製造生產也順理成章地整併了台灣所提供的國際整合之生產及供應鏈。同時因著國際整合及全球化的日趨密切,舉凡在政治、金融、經濟、教育及社會文化等面向,均使得各地區、國家及文化間的交流與彼此溝通了解的需求日益重要。在這樣的時代趨勢下,台灣的人才如何國際化且能有國際化的視野及能力,考驗著社會整體對國際化的認知、對國際化人才素質之界定及教育體制對人才的培育政策與策略。

 
立足於國家發展 國際化思維要宏觀
       台灣人才如何國際化所包含的面向頗廣,個人認為核心的理念應是由尊重人、接納理解異文化及促進與本土文化之交通的態度及視野開始。目前很多大學的教學甚至國家政策都集中思維及政策重點在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誠然英語是重要的國際語言,也是國際社會通行的強勢語言,但人才的國際化絕對不等同於人才之英語化,也不應該將人才國際化之培育工具化或窄化為英語教育。同時台灣社會也常偏頗地把CNN觀點視為正確立場及台灣的正向利益,而Hollywood的影片文化也被誤認為是美國的主流文化。因此人才的國際化不僅只是侷限在教育的範圍,而是要立足於國家發展的位階上來思考。
 
       從目前的國家政策脈絡觀察,似乎台灣在配合經濟及金融之國際化後,開始期待高教國際化,成為不僅是技術產品貿易的輸出國,也朝向知識及文化的輸出國家的理想邁進。可是在人才之國際化的培育政策及體制仍侷限在校園內的教學作為上,學生及教師如何能有強烈的教學習之國際化動機呢?
 
 
瑞典政府 要求青年實地參與國際事務
       以北歐國家瑞典為例,他們的年輕人(18歲左右)在國家全力支持所有費用及相關資訊的協助收集及累積之政策運作下,參與國際志工服務至少半年以上。每一個年輕人均須到瑞典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參與非營利組織的志工服務,服務範圍包含文化、教育、公益及弱勢團體的協助。筆者曾擔任桃園某社區關懷協會理事長4年,幾乎每年都有二至三位瑞典男女青年來住在桃園與協會合作參與各項協會工作及對社區的服務,重點是他們的前來是透過瑞典在台辦事處或在台友人主動與協會聯繫而非由協會對外宣傳召募的。
 
       他們使用英語及一點點華語與社區的民眾、學生及台灣的社工溝通及進行學習及服務。當然此種模式也可視為是國際學習志工,但不同點是他們並非由學校派出的,且未具任何專業知識技能,而是有如服兵役一般離開校園,由國家統籌協助,年輕人自己選擇要前往的國家及地區,結果是幾乎世界各地都可見到瑞典青年的腳蹤。如此政策作為所培育的人才,對各國的語言學習興趣的提昇及文化與社會運作的探索與了解程度,絕對高於生活圈停留在校園中的校際交換生及留學生。
 
 
拓展視野 國際學習應深化
       早期台灣留學生為攻讀博士學位常是停留在圖書館及實驗室,也很少與留學國的學生或民眾有長期深入接觸,甚至其生活圈中大部分時間是與華人來往,仍是使用華語的情形是蠻普遍的。台灣高等教育人員的成長背景、接觸異文化的方式及互動時間之長短,明顯地呈現在對學生學習之培育較聚焦於專業領域表現上。因此在思考台灣人才之國際化較侷限在校園內的英語授課課程數、學生英檢通過率及外籍生人數等。各大學也紛紛宣稱有多少百分比的課程是全英語授課,造成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極大之衝擊,要克服的教學及學習障礙也無形中增加。實務上應考量研究所與大學部英語授課量百分比的差異化以減少衝擊。
 
       其次,為了校園國際化,推動招收外籍生,除提供獎學金外,各校必須提供全英語授課之國際學程,而非將外籍生納入正規以華語文授課的課程。如此做法雖可吸引外籍生來台,但其學習層面將僅侷限在技術知識,台灣在語言、文化交流及社會運作對外籍生的影響深度會相當淺薄。或許再過幾年因大陸經濟的發展,華語文及華人社會文化的學習會成為主流,外籍生俢習以華語文授課的專業學程會成為常態。
 
 
關於人才國際化的幾點建議
       針對目前對台灣人才之國際化應如何進行,倒是有數點看法及建議提供參考:
 
1. 在仍以英語為第一外國語的教育政策下,強化英語課外圖書的閱讀及朗讀,尤其對中小學教育則可由繪本(具備英語翻譯的各國繪本)開始的聽說及閱讀為主,文法句型如目前英語教學之方式為輔。配合12年國教回歸語言教育本質,而非仍以考試領導教學的英語授課方式。在12年國教中有大量的英語繪本及書籍之閱讀,除了會欣賞外國的文學及文化外,因著閱讀英語書籍之習慣已養成,進入大學後也會對所使用的專業原文書籍之閱讀有極大助益。
 
2. 配合國家未來的募兵制度,服兵役已非每一位役男的義務,以原來徵兵制的經費轉化為人才國際化培育的經費,師法瑞典提供年滿18歲至22歲之年輕人到世界各地作志工學習的機會。擴大年輕人視野,提升學習動機並有異文化的體驗,當有了眼界及體驗再回到大學校園時,相信在學習上會更有動機及方向。
 
3. 大學通識教育加入國際議題之講座課程,依地區涵蓋相關文化、宗教、政治、歷史、經濟及氣候議題等,使學生理解地球村鄰居與台灣發展之大環境之關係為何?在英語教育方面,大學能提供一般英語、實用英語與專業英語的學習環境、課程及資訊平台。鼓勵、協助並要求學生閱讀各類英語書籍。鄰近地區之大學可合作提供第二外語的學習課程,學生即可利用跨校選課之機制來選讀,使教學資源共享。
 
4. 政府給予企業境外投資之優惠,同時責成企業與大學合作提供台灣學生赴企業境外基地實習機會,同步訓練儲備未來企業在國外之幹部。另一方面,企業可將其境外基地的外籍幹部之培訓委由台灣的大學,以提升其外籍幹部之專業水準及學歷/學力,並融入台灣文化之影響。各大學在招收外籍生的難處及提供獎學金數量的困境也因著企業的協助,大幅減少及提高來台外籍生素質及人數。
 
整合資源 國際化是社會文化的一環
       台灣人才之國際化已是國家未來發展茁壯的重要課題。在目前已有的做法外,更需要凝聚創意及創新做法,整合各級學校、國家各部會及企業之資源,提升人才培育之效能。由文化及教育之觀點而言,人才之國際化絕不能限縮在學校內之教學,國際化應內化為社會文化的一環,如此台灣人才之國際化也方能由菁英培育邁向全民培育的境界。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