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英語課程: 試煉、戰役與實現的故事

        多年來密集英語課程(IEP, 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努力經營其公信力,合作機構都支持它的改革。(Stoller & Christison, 1994)自從1941年起成立於密西根大學的第一個美國密集英語課程開始 (Kaplan, 1997),即不斷發展演變為一個分布世界各地課程和機構的複雜集合。目前支持密集英語課程的專業機構有:外國學生英語教學機構認證(TESOL)及國際教育協會(原NAFSA),同時有大學學院密集英語課程聯盟(UCIEP)和美國密集英語課程協會(AAIEP)等組織的協助,提供專業標準及評鑑服務方針,也有資訊交換的研討會。最近英語課程評鑑委員會(Commission  on English  Language  Program  Accreditation,  2001)的成立,對推廣密集英語課程的優質專業有很大助益。

        所有的密集英語課程提供高中以上水準的課程(一週18至30小時),但是授課內容在美國境內外卻大不相同。許多密集英語課程附屬於大學或學院,當然也有獨立的課程。不同的密集英語課程有規模、管理結構和實際教學內容的差別。雖然大部分的密集英語課程強調大學前的預備課程,仍開放給在職進修或個人需要的學生就讀。擁有多樣性的課程,密集英語課程肩負共同的使命:

        提供英語課程,合格專業人員提供邏輯漸進的一系列課程,引導學生至嫻熟英語的程度,最終幫助他們得到文憑或證書(Staczek & Carkin, 1984, p. 294) 。

        Eskey(1997)將密集英語課程形容為非主流實體。他解釋因為密集英語課程的特性:

  • 教學對象非所謂的一般學生
  • 聘用非傳統教師
  • 課程重點非傳統學院教學內容
  • 通常鎖定非傳統管理和預算組織(第21頁)

學生

        大多數密集英語課程的學生都來自不同的背景,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只想花相對較短的時間來學習英文。在典型的密集英語課程教室中,可以發現不同國籍的學生,各自擁有不同教育背景,學習英語的目的和動機都不盡相同。照規定這些學生還沒有得到大學的入學許可,所以密集英語課程就等於他們的學院歸屬。因此密集英語課程常提供一系列於傳統學院單位不常見的支援服務。許多密集英語課程提供迎新活動、社交活動、校外教學,還有許多文化體驗(如寄宿家庭和語言交換)。此外,密集英語課程指導教師在輔導學生個人、學校與文化適應問題(如:處理文化衝擊、申請正式學院課程、簽證問題) 方面,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教職員

        Stoller(1994)形容「也許密集英語課程真正不可或缺的精華元素是關心學生、參與活動且富創造力的教職員」(第5頁)。他又補充「專業且並創造互助的工作環境,持續交換想法,相信創新的自由是實際的根本」。(第5頁)的確,密集英語課程的教師通常和學生在教室有長時間的直接接觸,他們大部分的工作是關懷學生的需要和困難。

 

課程

        因為課程種類的多樣性,且就學的原因多元,密集英語課程課程關於能力和技巧的傳授範圍很廣。然而,大多數的密集英語課程提供普通英語課程(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學術英語課程(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選擇。普通英語課程通常包含文化和一般主題以及活動的指導,生活文章的教學融合四種語言技巧(讀、寫、聽、說) 。在這樣的條件下,合作和分組作業的方式尤其適合。Nunan(1991)描述上課特性,包括:

1. 強調藉由英語互動學習

2. 將生活中的真實文章引介到學習場所

3. 提供學生機會把注意力放在學習過程,而不只是語言本身

4. 經由學生的個人經驗分享來學習

5. 將所學活用在日常生活中(第279頁)

        學術英語課程有時也使用上面提到的教學方式,同時也仿照不同的學院課程。北美的大學強調以內容本位語言教學為基礎的學術英語課程,已發展為多種不同的課程設計,包括:

1.以各種主題為基礎的方式,以學術內容教學單元發展教材和活動;

2.學科式雙語教學,即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

3.附屬教學法:學生上兩種相關課程:主流情境教學課程(與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同班)以及特別語言課程(Brinton,  Snow,  &  Wesche,  1989;  Snow  &  Brinton,  1997)。

        學術英語課程的教學特點是能夠滿足學科的特別需要。然而Benesch (2001)提醒我們教師的必要立場,是要幫助學生找出研究方向和相關準備工作,而不是被動地完成指派的作業。(第15頁)

        如同其他所有語言課程,密集英語課程的評量方式也是大家所關切的。在美國,上學院或大學預備課程的學生,TOEFL考試對課程和管理政策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許多密集英語課程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一方面他們提供學生可理解的學院預備課程,這對於高中畢業的教育背景是必需的。另一方面,許多美國學院與大學的入學申請只需要TOFEL的成績,大大減低密集英語課程課程的價值。供與需的不一致,讓許多密集英語課程與大學入學中心緊密合作,重新建立語言能力的入學標準。如此一來,密集英語課程推薦的學生於美國境內大學錄取率大幅增加,取代TOEFL成績的入學標準。

 

行政管理

        每個密集英語課程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因為課程非傳統且邊緣的特性,主管和協調者面臨特別的挑戰。附設於學院或大學校區的密集英語課程,常面臨有限的預算和權力結構,幾乎沒有管理自主權(Eskey, 1997)。獨立的密集英語課程雖然有較多的管理權,卻沒有使用大學學區內設施服務的優勢,這對開發新生和保留舊生是一大挑戰。Christison 和 Stoller(1997)堅決主張,優質的密集英語課程管理,必須扮演四個重要角色 :管理者、推廣者、組織者和遠見者。這些角色各自代表複合的「技術知識和專業」,且通常從不斷「嘗試和犯錯」中學習。(第7頁)

 

本書報導

        因為學生、教職員、課程和管理方式與一般的學院課程並不完全相容,各地的密集英語課程在這期中與我們分享奮鬥史和得到認同的過程。我們在這一期的報導中帶您看到密集英語課程加入戰役,且已變得更強大更有績效。這裡描繪的課程模式,是為了找出普遍問題的答案而編寫出來的。我們希望這本書中的章節,能夠激發教師與管理者的對話與靈感。

 

第一部分:建立課程模式

        密集英語課程極大比例為自給單位,提供非學分課程。雖然這樣的結構為學生和教職員帶來無數不便(如預算時多時少、職員調配的挑戰、師生比提高)它也確實提供課程調整和更新的彈性。密集英語課程若要試教新課程,通常不需經過大學課程委員會的審核。這給老師機會驗證新的教學法,如Stoller 及 Christison(1994)所建議,可鼓勵專業發展,避免失去教學熱情。「這些努力能提振教師的士氣,且從外界帶來寶貴的認同。」(第20頁)

        因為不斷改變的學生性質並搭配不同科系課程,密集英語課程彈性化教學以供應各種需求至關重要。密集英語課程若不和學科內容保持密切關係,對學生和院系是不實際的。

        在這一節的篇章裡,我們將可看到適合不同課程的革新。 Smith-Palinkas、Tortorella及 Flaitz’s針對改革的對談,關於將分項語言能力課程轉變為與學科內容整合並以技巧為基礎的課程,都是革新的證例(第二章) 。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密集英語課程,都牽涉到這樣的課程變動。在第三章中Dantas-Whitney、Larson與 Dowling描述全面檢討和修訂課程教材,與大學建立學術連結。在這章中描述需要維持相關的課程,讓學生在課程結束後的研究工作順利進行。在第四章中Rilling描寫一個進階寫作班,依學生個別學科使用以文體為本的教學法。這一章也描述調整課程以吻合學生需要的另一個例子(更多第二語言學術英文寫作請參考2001年Leki的紀錄)這部分的三個章節提供了有用的課程模式。

 

第二部分:建立合作關係

        密集英語課程的自主性,使他們可以獨立運作,但仍需與不同單位和代辦處合作。Kaplan (1997)列出24種可能合作對象。位於學院或大學校區的密集英語課程,為了保證他們的學生與大學學生享有相同的權利,必須與宿舍、醫療服務中心及電腦和娛樂中心等學生服務處保持關係。然而大學校區內的密集英語課程與合作的不同行政單位,有管理配置的問題(如許多密集英語課程設於英語或語言學系,也有其他位於持續教育、推廣部或國際課程) 。

        此外許多密集英語課程與TESOL研究生課程聯盟,所以相當多的研究在密集英語課程中進行,並有試教方案。Reppen和Stoller(第五章)以及 Hind(第六章)描述了為密集英語課程與英語教學碩士班建立更牢固的關係所作的努力。

        與教育資助機構和其他教育團體的合作也很常見。在第七章中,Miller 和Crandall描寫了應用語言學中心(The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合作,為宏都拉斯學生開發新的課程,幫助他們成為美國正式大學生。Harrington、Jensen與 Rosen描寫澳洲大學與韓國大學以密集英語課程模式,建立英語外語教學碩士課程的合作關係(第八章) 。

 

第三部分:開發新天地

        我們無法詳述歷年來的所有成果,所以在這幾章中我們紀錄教師和經營者的憧憬與決心。我們分析密集英語課程與管理、學院部門爭取信用及認可的過程。密集英語課程不給學分,且不在大學畢業門檻內。密集英語課程教師通常不像其他教職員簽有契約,且學生通常沒有一般大學生享有的支持和協助。這些因素都讓密集英語課程有被邊緣化的感覺。這幾章談到憑藉著決心和努力不懈,這樣的感覺可以被改變。密集英語課程可以克服被邊緣化,並在專業發展、 學生的宣傳及在學術機構的重要性中找到新天地。

        第九章中Brooks描寫密集英語課程得取學分的措施— 一個合法性的爭取。第十章是Schwartz’s熱切描述她為面臨學習挑戰的學生爭取大學部支持,讓她得到這些學生長期的擁護。Hoekje在第十一章中議論專業發展和和教師評鑑法的改進方式。

 

結語

        在這本書中我們報導了密集英語課程在TESOL世界現今的轉變和發展。從紀錄中我們可看到全世界密集英語課程所遭遇到的困難,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果。未來將要靠創新有活力的教師和經營者,繼續創新教學法以符合學生需求和大學預備生的需要。我們冀望這一系列的分析能對你和各地密集英語課程的成功有所幫助。    

 

原文刊載於TESOL出版專書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S IN POSTSECONDARY SETTINGS,本刊之轉譯係經TESOL正式授權,然譯文並非由其審閱。

想了解如何成為TESOL會員,請上網查詢 http://www.tesol.org 或洽 +1-703-836-0774。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