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知名人力資源服務公司Heidrick & Struggles發表的「全球人才指標2015展望報告」指出,一年後台灣的人口老化、高等教育品質不足,將拖累台灣的競爭力。
而英國牛津研究機構和國際知名人力資源管理顧問韜睿惠悅所發表的「全球人才2021報告(Global Talent 2021)」註一 則指出,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台灣在2021年時將是人才供需落差問題最嚴重的國家。
未來國際間或是企業間競爭,不管是創意、知識、設計與研發,人才都是其中的關鍵,換言之,到了2021年,台灣將因「國際事務人才」的嚴重不足,而大大喪失國家競爭力。
與此同時,政府除了獎勵生育外,也嘗試研究是否透過各種獎勵吸引外國的高階人才來台工作,但我認為我如果只著重在這些面向,其實是不夠的。要避免讓報告中的警訊成真,就必須提出台灣國際人才培育的新方略。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從基本面全面培養台灣學子的國際事務能力,如此才能讓台灣整體的人才素質真正提升。
從增進全球化職涯意識做起
從國際報告評比角度與人力資源需求角度歸納來看,國際事務能力可以化約成三種能力:溝通力、移動力與跨文化認知能力,要讓我們的年輕人剛進社會就具備好這些能力,就需要讓他們在讀國中、讀高中時就先讓他們擴展國際視野,讓學生們「認知」到這些能力的重要性,並從未來職涯規劃的角度重新設定學習的目標、內容與方法。
比如說,學校可以透過家長及老師的輔導,讓學生知道大學畢業後,除了在台灣找工作,未來也可以選擇在跨國企業裡就職,一展所長。有了這樣的志向與夢想,學生才會意識到自己哪裡不足、還要增進哪些能力。中國和南韓的學生為什麼這麼拚,為什麼出社會就能與國際接軌,我認為就是因為他們在學生時代就認知到國際事務能力的重要性,並因此及早準備的關係。
在教室內完成能力溝通教學
要解決台灣未來人才問題,教育系統也應該有所跟進。全球化下,培養國民面對國際競爭所需能力,實應列為國民教育的一環,英語力更為國際化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英語力將會是國民「能力素養」的一部分,而不是一門「學科」。以英語教育現況來說,各級學校仍依傳統教學方法根據課綱進度授課,老師只求「教完課綱」而不是「教會學生」。我們應該屏除此一思維,不再透過教學大綱來要求學生「跟上進度」,而應反過來設立能力指標,並根據學生的能力現況進行對應程度的課程。
而在其中,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學生的英語溝通力,教學上就要有所取捨。以往英語教學很注重文法,像是「分詞構句」或是「與過去事實相反的假設」等實際溝通很少會被使用的文法,不需要每個學生都學,而是讓對文法有特別興趣的學生去選修。省下來的時間,則可以在課程中透過大量的情境練習,增強以英語溝通協商、思考、解決問題等能力。
目前的教育現況是,大部分老師在教室忙著按課綱消化進度,卻把學生的學習困難丟給家長,於是學生只能透過補習或家教完成英語(或其他學科)的學習,而沒有錢補習或請家教的學生則遭到犧牲,成為教育弱勢族群。台灣要改變現況,就要讓英語溝通協調等「帶得走」的能力在教室裡就能夠學會。
大學自然及理工科系 以「英語」為學術官方語言
除了在中學端培育學生的基礎英語能力外,如何讓台灣人才的專業能力能夠兼具國際視野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以馬來西亞為例,馬來西亞在二次大戰結束時,當初的教育部主管就訂下公立學校理工科要以英語作為學術官方語言的規定。因此馬來西亞的理工人才在畢業後很快就能跟國際接軌。同樣的,我也建議台灣頂尖大學的理工系所能夠做為領頭羊,率先以英語為學術官方語言,不管是老師上課教學還是學生討論,甚至是學術閱讀寫作都使用英語,如此自然可以讓大學的國際化快速實現。
而當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理工系所提高了實際使用英語的需求,自然也會影響高中師生改變英語教學以課綱為重的心態。此外,以英語為理工系所的學術官方語言,在實行上也不會有文化爭議,只要學校有決心,我認為是較能實際執行的方法。
台灣面對少子化與人口老化現象,要解決2021年可能會發生的人才供需問題,我認為提高人口素質會是關鍵。如果以往菁英人才與一般人才的比例是2:8的話,我們就要透過有效的教學打破這樣的二八法則,讓菁英人才的比例提升到四成,甚至五成,讓我們的人才在學生時代就培養好國際移動力、跨文化思維、國際化人格特質及溝通能力,才能跨越我們即將面臨的人才斷崖難題。
註一 全球人才2021報告(Global Talent 2021)摘要文章請見GEAT官網
◎口述: 陳超明 ◎文字整理:Winter Chang
※ 本文內容整理自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於2013年11月4日舉行之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