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6年,現代語言學會應提格基金會(The Teagle Foundation)邀請至學科學會共商「大學學科教育重點目標與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重點目標間的關係」。該學會召集英語及現代外語系所的領導階層,包括各校校長、院長,以及知名的法律、醫學專家與客座顧問,組成工作團隊,以十八個月的工作時間,研究在人文教育的一般範疇下,如何重新安排英語及語言課程。該團隊亦探討了如何強化我們領域的主修生,以及如何吸引新世代學生注意人文教育的傳統核心:語言、文學與文化。
該團隊總結出,語言技巧與讀寫能力是決定個人能否完全參與21世紀社會、政治、經濟、學和文化生活的關鍵條件,這也再次證明文學與閱讀在大學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口譯、筆譯與跨文化溝通是今日世界所不可或缺的。為滿足科技創新、全球化社會以及學科知識激增的需求,我們對英語及其他語言的學士課程提出四項基本建議:連貫的學習課程、教師的團隊合作、跨學科的合作教學、以及教學成果評鑑的採行。
為整合英文及語言系所與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課程目標,應當鼓勵教育單位透過團隊教學與師資培訓來提高教師的跨學科能力。跨系合作的師資團隊能夠形塑出跨學門、跨學期、有目標的系統學習,在大學主修課程中賦予學生多元化的學習經驗。
2006年,現代語言學會應提格基金會邀請至學科學會共商「大學學科教育重點目標與人文教育重點目標間的關係」。近年來,英語與現代外語系所的教職人員已經證實,學生對於修讀的課程「缺乏必要的背景與技能」,也無法「清楚理解對其主修的期望與目標」,這個說法來自各科教師在應提格基金會要求所提出的提案當中做出的報告。現代語言學會的領導階層及其附屬機構,如英語系所學會(ADE)與外國語文系所學會(ADFL)都察覺到,藉由重新檢驗以學科為基礎的學士課程,學生、教師、學術單位以及人文教育本身都將受惠良多。現代語言學會超過三萬名會員都抱持相同看法,認為大學生應該修讀一科人文學門,使得主修藝術與科學等專業領域的學生得以透過人文教育培養出批判性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寫作的能力。我們深知,相較於35年前或甚至15年前的學生,今日的學生較不可能選擇語言和文學作為其主修,而我們想要探索一些方法,以加強我們領域的主修生,並且吸引新世代學生注意人文教育的傳統核心。‧‧‧‧‧‧
人文教育中的語言與文學
語言、文學和文化學習課程歷來是人文教育的顯著特色。不論是自己的母語或其他後天習得的語言,口說、閱讀、寫作能力在傳統上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因為語言技巧與讀寫能力是決定個人能否完全參與21世紀社會、政治、經濟、文學和文化生活的關鍵條件。時至今日,溝通、批判分析、以及創意等人文教育的標誌,已是成功生活最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重要程度超越以往。大學教育應發展學生的批判與分析思考能力,使其能夠交流知識並有效理解。
構成這些能力的根本技巧需要不斷練習,且應該作為大學跨學科教育的基礎:
‧ 寫作清楚明確 ‧ 口語表達清晰有力 ‧ 細讀文本 ‧ 準確評估或提出證據 ‧ 精確使用量化資料 ‧ 正確運用推理 ‧ 發揮想像力以參與藝文創作與表述 ‧ 能夠獨立作業或參與團隊合作 |
在大學教育的課程中,學生也應該跨越多重的學科取向,研讀社會、文化、文學與哲學的發展過程,以培養歷史觀與比較性的觀點。欲成為有教養的地球公民,學生必達成以下的教育目標,以強化人文教育:
‧ 與跨語言、跨歷史、跨傳統及跨思考模式的人交流 ‧ 接觸自己家庭或故鄉社群以外的人或地方 ‧ 將道德推理運用於倫理議題 ‧ 理解環境的挑戰 |
先決條件,重要程度超越以往。大學教育應發展學生的批判與分析思考能力,使其能夠交流知識並有效理解。
讀寫能力是所有教育與學術課程的基本核心,亦是語言文學系所特有的學習重點,而21世紀的知識公共財更認為特殊型態的讀寫能力具有高度價值:透過跨文化素養與他人有效溝通並使之信服、透過科技素養運用新型態的媒體、透過歷史素養瞭解語言與文化脈絡、並且透過資訊素養來分析、組織以及理解資訊。
經過深思熟慮後,我們提出以一種新方法來建構英語及其他語言的學士學位課程。此方法結合了四種基本要素:
‧ 連貫的學習課程 ‧ 教師的團隊合作 ‧ 跨學科的合作教學 ‧ 以實際經驗研究來評鑑課程的優缺點 |
一旦建構完成且能靈活使用,語言與文學主修課程就應當採用一種統整合作的模式,以便能夠因應科技創新與全球化社會的現實需求,並適應發生在語言與文學及其他學習領域中的學科知識爆炸現象;此種現象在創造新契機的同時,亦帶來令人氣餒的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需要靠教師的團隊合作來確保課程的連貫性與整體架構,也需要他們提供行政支援,方能維繫與其他學習領域間的連結。同時應當採用教學成果評鑑,將課程改變的成果照實紀錄並加以評估。然而,教師很少依循我們所提議的方法進行合作,對於同事的授課內容與教學法也不甚了解。
主修課程的基礎
我們堅信, 語言與文學必須是英語系所及其他語言系所的重心。在本質上相互連結的閱讀與寫作,並非自然形成或者與生俱來的技能,而需仰賴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將兩者視為一個整體,不斷地進行交互練習而形成。讀寫能力意指獲得閱讀與寫作的必需技巧,而在鍛練心智以獲得讀寫能力的過程中,學生便會發展出抽象思考這項必要的功能。新近的神經科學文獻已清楚說明,大腦具有可塑性,不斷在活動及改變。語言是目前為人所知最有力的鍛造工具,不但能夠聯結現有的神經網絡,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創造出新的神經網絡。與一般人的誤解正好相反,學習語言的機會並不囿限於童年時期,在成人階段參與語言學習活動一樣能帶來個人的成長與發展。
文學的角色需要受到重視。持續且深入地接觸文學作品及文學語言,能夠開拓對於架構、組織以及深層意義的洞察力,不再只有表面的理解,同時能擴展領悟力,並磨練分析技巧。文學作品吸引讀者運用自身的好奇心與智識,透過文字敘述技巧、內部線索與外部資料對其進行觀察與解釋。當學生認知到語言系統的複雜性,也就是其中的規則、結構與連接處時,他們便開始注意到語言,也認知到語言是一項持續演進並不斷改變的歷史工藝,一種與表述其中的文化複雜交纏的機制。學生也開始對敘事策略、言辭運用和語言魅力變得敏銳起來;簡而言之,即是對語言溝通的力量與侷限性具有敏銳度。
當我們倡議將各式各樣的文本納入主修課程之際,我們也強調文學作品是其中最有幫助的一種,能夠提供讀者豐富且具有高度挑戰性──也因此助益良多的──學習目標。這個網路化的世界讓我們快速且輕鬆地取得資訊;即使此刻螢幕早已取代紙張,語言仍是主要的溝通方式。學習仔細慢讀、清楚準確寫作的人,也會培養出在電子環境下工作所需的敏捷度和視覺感知力。
高中後的教育是大部分學生獲取豐富智識能力,為往後人生資本奠基的階段。全球經濟體與我們這個民族多樣化的社會都需要一群能夠理解自身與其他文化的語言、傳統以及歷史的公民。人性偉大的力量始終在於我們對幾項價值的堅持:思考過去、檢視自己的是非功過、以及教授必要的耐性、知識與工藝,使我們得以遠離孤獨的自我。要達成人文教育的目標,裨益學生的個人與智力發展,最強而有力的方法即是探究其他語言,並學習閱讀複雜的文學讀本。
精通文學的學者們探究說故事如何在人類的各種認知中扮演根本的角色。文學系學生學習到文學的架構與形式以及與既存形式不同的意義,因此奠定理解的基石。同時,文學提供了一種想像維度,讓讀者自其中獲得洞悉政治、歷史、社會、情感與內在生活的理解力。因此,細讀文學讀本能夠培育出分析與詮釋的技巧,而這兩項技巧在複雜的人類社會中極具重要性。熟練的讀者如此處理書中故事──他們會住在故事裡,暫時把故事當作實境,遵照書中規矩行事,容許故事的模糊性,以多樣化且相反的觀點來看待各種事件,並經歷故事中的喜樂─表示他們對現實世界中的故事也能夠這樣處理。說故事通常是好玩的成分居多,有時也嚴肅且具有挑戰性,不過在日常生活中確實佔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家族聚會時、職場上、法庭上、診所裡、意外事故現場、心理分析療程、報紙或其他媒體管道、外交關係,甚至警察辦案時都會出現。主修語言與文學的學生能夠將所學的重要技巧運用到其他的學習或工作領域上,訴訟律師、外交大使、經理人、新聞記者、及演化生物學家都需要聽故事或說故事,也需要知道如何處理故事。大學時期修讀過文學課程的醫生們,都能掌握這些技巧,有效運用在他們的臨床實作上。
他們對文字敘述的理解力,以及傾聽病患故事並抓住重點的能力,在醫學界都已被視為極具價值的技巧。文學作品跨越國界、學科範疇與專業用法,訓練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能夠理解社會風俗與價值觀、歷史背景、以及傳遞資訊與策略的文字敘述。
語言與文學課程提供了特殊的環境,能培育出有效進行說寫溝通所需的高階技巧,而這些技巧能夠運用於任何一種仰賴書寫以及與他人協同工作的專業領域。這些課程涵育出的知識與技巧對參與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而言也相當可貴;有能力對過去與未來的程序及政策制訂進行理解與溝通,這是參與式民主成功的關鍵,缺少對話就無法達成共識或多數決議。語言與文學主修生在受教育的過程獲得這些能力,能使其將來在爭取需要卓越溝通技巧的職位時成為出色人選。‧‧‧‧‧‧
整合式主修課程
不同於以往的歷史理解、學術研究的新領域、全球化的影響、新型態媒體的遽增、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以及教師與研究生承受的研究壓力等,皆為目前的高等教育體制帶來諸多新挑戰。電子媒體的興起開創了追求與獲取知識的新途徑,而大學院校也必須因時制宜,方能適應科技革命所帶來的種種挑戰與機會。現在的課程面臨著各種壓力:加速教學進度、擴展教學範圍、開發新的研究興趣,使用開發中的媒體資源,還必須達到一定的成績水準。不過,系所不應過於衝動地藉由密集增加內容繁複的大部頭文學名著來擴展教學範圍。大多數系所的課程都標榜以非文學性質的文本為主,包括報紙(但不限於報紙)、影片、電子媒體、及其他可列印或不可列印的媒體,還有來自法律、醫學與其他專業領域的文件。因此,英語及其他語言系所能夠從學習的起點開始,便將其學科專長拓展到一個更寬廣且跨學科的架構上。不論是對畢業後即步入職場的學生,或是有意進入研究所深造的學生而言,系所都能夠用心創造出對其具有實質作用的教育經驗。
將文學與第二語言習得或英文作文的課程做連結是一般常見的做法,但事實上,主修文學及語言的大學生都能從這兩門課程的整合中得到益處。語言課程應與文學課程結合,同時,閱讀與閱讀進程,以及寫作與寫作進程也應該連結起來。如果文學與寫作課程能夠更緊密配合,那麼文學系所學生便能加強其閱讀技巧以及批判性論點的寫作能力。語言系所學生亦能在閱讀時事與大眾文化文本外,因閱讀挑戰性高的文學作品而獲益良多。英語和其他的語文與文學課程都必須提供各式各樣的方法,拓展學生在傳統、主題、時代以及文化方面的知識,如此方能使得學習課程具有深度與連貫性。無論任何一種文化體系,皆透過某些特殊的觀點來講授與學習文學課程,是以我們必須引領主修生去探索文學世界中從古至今仍歷久彌新的批判性對話,這些對話將使他們更懂得鑑賞文學作品,也更有能力清楚地做出相關的表達。由大學生參與研究案的趨勢顯示,讓學生參與教職人員的學術興趣,並接觸在該學科領域中引發辯論的論點或議題,是相當重要的。教導學生學科論證與探索所用的字彙是有其必要的;雖然某些論點的細節可能會被遺忘,但學生會對辯證進行的方式留下印象,而講授學科字彙可以讓他們理解到,學科是由許多傳統慣例所組成的。‧‧‧‧‧‧
為了培育具有洞察力與敏銳度的文化解讀者,英語與其他外語的主修課程自始至終都應該納入能夠刺激智能、傳播豐富知識,並且要求以口語和寫作陳述觀點的課程。因此,我們相信主修外語的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英美文學知識;同樣地,英語主修生應當修習第二外語,並熟悉第二外語文學。所有的語言主修生都理應具備高階的讀寫能力及語言程度,而對於學生的成績等級,則應透過正規方法加以評估。近數十年來興起一種強調以語言作為溝通工具的教學法,似乎顯示願意接受「半調子」的發音、文法和語法,只求或多或少把意圖表達的想法傳遞給他人。此種著重效率的概念對於非學術性的語言教學課程來說或許是恰當的,但對於主修某一種語言的大學生而言,除了基本的溝通技巧外,尚存有其它必須強調的觀念:
‧ 語言的藝術性,而文學便是其主要來源 ‧ 敏銳思考與適切表達的協調性 ‧ 運用語言來操作抽象概念與理解複雜議題 |
主修課程應該向學生灌輸智識及語言上的成就價值,而非其功能,同時也應該強調語言與文學是理解人類成就的關鍵。
語言與文學研究的主修課程應該能使學生獲得能力並磨練技巧,拓展他們的智識能力,提升他們的個人修養,並適當地協助他們在今日社會中實現其職業抱負。我們一致同意,要達成這些目標,學科主修的課程設計必須包括以下類型的課程:
‧ 發展閱讀與寫作能力的課程 ‧ 至少有一門課程教授學生如何對優良藝文作品進行慢讀與深入研讀 ‧ 至少有一個小型研討會,以培養個人能力發揮出最大值 ‧ 至少有一門團隊教學或者跨學科的課程 ‧ 一門討論學科議題與學術辯論的課程 ‧ 到國外修習的機會 |
跨系所與跨語言課程的實踐
語言與文學學科中有一個面向是傳授認知的技能與知識,這些知識技能不但跨越系所界線,同時也融合了系所教授的語言、文學與文化。學生在單一國家或社群為主的文化中接受訓練,獲取閱讀、寫作、溝通方面的知識與能力,並延伸到其他語言。但除非讓學生透過跨系所與跨語言課程實際去運用這些知識,否則語言和文學的協同性將依舊停留在抽象階段。許多高等教育機構在其宗旨表述及策略性規劃檔案中,特別強調跨系所、跨學科方案及共同合作。口譯、筆譯與跨文化溝通不但是語言與文學系所探究的領域,也是文科教育的根基。在語言、文學與文化課程的學術性和理論性工作中,我們詳細說明了跨界、多元領域、以及探詢各領域間交集的重要性,但是當我們詳細查驗機構的體制與結構時,往往會發現它們無法反映或是支持這些訴求。‧‧‧‧‧‧
隨著知識拓展、研究學程暴增、課程選擇多元化,現在的學生擁有比以前更多的選擇。此外,當學術界被要求對外在世界做回應時,系所與學生迫於新的壓力,要在四年內發展技能,並且達到成就標準。在國際化帶來的種種需求中,最具影響力、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語言以及了解世界文化,多語能力與多元文化已成為多數世界公民必備的條件。但在美國的教育體制中,這兩個項目尚未隨世界發展的需要而獲得相當程度的認可,在提升智識能力上所發揮的效果也沒有完全地被承認。然而,那些負責規劃語言與文學課程的人,知道他們所教授的是最能夠轉移的技能(閱讀、思考、分析、表達)。他們也提供語言、文學與文化方面的內容,藉以傳授文化殊異性、歷史資訊、美學欣賞、以及透過自覺意識(self-knowledge)接觸他人並學習道德涵義的動力。
未來的任務
我們強烈主張讓系所的所有主修生在英語之外,至少通曉一種其他語言。對學生或教職員來說,這樣的理念不一定是容易落實的。我們的政治和社會生活,無論是在國內或國際上,都不是只有英文而已。在21 世紀,我們的生活中常出現許多突發狀況,一方面使得更多人需要在全球化經濟的複雜領域中漫遊,另一方面則透過無遠弗屆的新型態溝通科技,將各地的觀念從遠方帶到我們跟前。在此種狀況下,多語能力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學習其他外語的學生,不只學到了正式的溝通方式,更掌握了文化上的微妙差異 ─ 無論是藝術、音樂、詩詞,或是廣義地就生活方式的層面而言。不管是翻譯員、國際律師,或是銀行業者,舉凡成功利用外語進行商業活動的人,都顯示出他們具有語言能力與文化理解力,而這些能力唯有大學語言教育才可灌輸培育。
◎編譯:陳妍希╱梁文薰 ◎審稿:陳超明╱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
本文翻譯節錄自美國現代語言學會(MLA)2009年2月發表的研究報告“Report to the eagle Foundation on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該篇文章翻譯全文請見English Career no.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