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英語文系的未來座談會 – GEAT 公布「如何改善台灣英語文系所經營環境」調查結果


一份針對全國大專校院英語文相關系所的問卷調查發現,近八成的英語文系所以語言教學為課程規畫重點,卻有超過四成的系所面臨學生實習機會難尋;在就業不易的情況下,讓超過三成的英語文系所招生人數不足。自2007 年以來,至少已有八所學校直接廢系或停招,顯示台灣英語文系所正面臨存廢危機與轉型的挑戰。

為此,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 於2014 年9 月12 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走向英語文系的未來座談會」,由English Career 發行人暨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擔任主持人,除了發表問卷調查結果外,並邀請成功大學校務顧問賴俊雄、臺灣大學外文系系主任曾麗玲擔任主講人,另外也由臺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劉慶剛主持一場產學座談會,與談人包括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邱源貴、朝陽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徐碧霙,以及業界代表: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常務顧問王冠軍、緯創資通訓練暨發展中心行政暨人力資源訓練經理鍾嘉欣等四人,他們分別由專題簡報與座談討論的方式,從英語文系的過去與現況,探討英語文系人才面臨的環境轉變,以及未來將如何發展。以下是這一場攸關英語文系未來前途的座談會內容摘要。

Up or Out? 從亞洲看臺灣
英語文系的轉變
賴俊雄教授專題報告

賴教授認為這是一個大過剩的時代,歐美國家已不再是全球經濟活動的主體,亞洲經濟地區整體GDP 成長率已成世界之冠。但是,亞洲經濟的快速興起卻也加速了人才競爭,各國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持續地「投資教育」、「鼓勵競爭」、「追求卓越」,因而導致了高等教育過剩的現象。

臺灣是亞洲經濟體的一環,也正面臨高等教育過剩的問題,各大專院校如雨後春筍般地設立,形成全民皆是大學生的景象。其中,「應用」英語文相關科系所也於近20 年急遽擴增,英語文系所畢業的相關人才也供過於求,使得傳統英語文系所經營困難,不得不面臨與其他人文科系整併,或尋求轉型的問題。

針對英語文系面臨的困境,賴俊雄教授表示,英語文系所必須要正視「抗脆弱力(anti-fragile)」的意識。也就是能認清環境、不怕失序干擾,能因應不確定性的危機與壓力。換句話說,英語文系所更應該瞭解社會的潮流和需求是什麼,快速認清自己的定位,進一步具體規劃能與社會實務面、真實生活面連軌的課程,才能提升自己(up),避免被淘汰(out)的命運。

如何改善臺灣英語文系所
經營環境調查結果
GEAT 陳超明理事長統計調查報告

「英語文系有存在的必要嗎?」 「英語文系畢業生除了教英文,還能做什麼?」等常見疑問,是近年來台灣教育界持續關注的主題。目前全國161 所大學校院中,就有126 所學校設有英語文相關系所,102 學年在學總人數51,482 名(含碩博士3,432 名),101 學年畢業人數11,535 名,人數龐大。英語文系所的未來發展影響許多產業的發展、外語系所招生率及畢業生就業前途,不容忽視。

為了找尋英語文系所的出路與解決之道,GEAT針對全國126 個英語文相關系所發送「如何改善台灣英語文系所經營環境的問卷調查」,並於9 月12日舉辦「走向英語文系的未來」座談會中發表調查結果。

此次受訪系所包括公私立一般大學、科技大學與專科學校,在回收74 份的問卷結果中發現,31.5%的受訪系所面臨招生人數不足的挑戰,其中不乏公立一般大學,顯示高中生或家長在選擇大學志願時,對英語文系卻步。透過這次調查也發現,自2007 年以來,總計有8 個系所廢系或停招,另有9 所學校的應外系或應英系,改名成觀光系等,希望藉由轉型找到出路。

此外,在課程的規畫上,79.7% 的受訪英語文系所以「英語教學」為重點目標,其次為「觀光旅遊與會展」,第三則為「文學」。而畢業生就業的前三名依次為,「英文語文教學類」、「國貿商管類」及「觀光旅遊類」。

英語文系從學校到學生大都把「教英文」設定為未來的主要就業目標,對應另一份統計數字指出:「台灣目前就有2.3 萬流浪教師。」這代表英語文系學生畢業即使想當老師,也不一定如願,因為41.4% 的受訪者認為目前英語文系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為英語文系所學生實習機會難尋,而26% 的受訪系所也有師資不足的窘境。

陳超明表示,台灣在六、七○年代,靠著一批國貿與外文系的英語人才,打開台灣貿易市場,也在八○年代開始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英語人才一直是台灣對外經貿的重要骨幹。他指出,時至今日,英語人才需求更甚,各行各業都在強調英語力的重要性,非英語文系學生中不乏英語文能力優異且具備專業能力的人才,馬上可以為業界所用。

但英語文系所的課程規畫,仍侷限於英美文學、語言學和語言教學,學生所學無法與產業接軌,造成學用落差,失去職場競爭優勢。他認為,臺灣的英語文系所正面臨轉型之際,不少傳統英語文系所應重新思考其定位,重新規畫課程與學程,以便能與產學接軌。

為此,陳超明認為,「臺灣已不缺英文老師(ET:English Teachers),臺灣更需要國際事務人才(GT:Global Talents)。」英語文系應重新思考定位,重新規劃課程與培養人才計畫,不侷限在僅培育英語教師、英文秘書、文學家等人才,而應善用英語文優勢,置入跨文化訓練、補強管理智識及跨領域專業,以配合產業未來跨國界管理的大趨勢,培育學生成為跨界英語人才,如此才能為現階段的英語文系營運困境解套。

從危機與轉機看英語文系的未來
曾麗玲主任專題報告

身為國內英語文系的龍頭,臺大外文系主任曾麗玲認為,英文再也不是大學才能學的能力,時代已演進到從國小就能開始接觸英語,這證明英語已是全民運動,而不再只是少數人的專利。也因此,就讀英語文系所的熱潮已漸漸退燒,英語文系所必須重新思考欲培養人才的目標。

國內英語文系的教學目標應該如何調整或重新界定,才能符合新世代的要求呢?曾麗玲認為,保有英語的精熟能力是英語文系學生必須堅守的原則,特別是在口說和寫作上。然而,全球化之下,口說與寫作溝通並非侷限英美人士,培養對各地域英語表達方式的敏感度,是成為世界公民的基本素養。

除此之外,英語文系學生若想與非本科學生有所區別,第二外語的涉獵也極為重要。「多語絕對是成為世界公民的終極裝備。」曾麗玲表示,培養英語以外的外語,對英語文系學生來說是如虎添翼,也能增加職場上的競爭力。

最後,文學課程能培養批判性思考,這是英語聽說讀寫之外的第五項重要技能。曾麗玲表示,英語文系學生所接受的文學素養其實是很入世的,文學能讓人瞭解民族群體背後的文化、政治、經濟等面向,這項素養能幫助學生未來步入職場後擁有批判思考力,進而提高問題解決力,在團隊合作能力上也能更上層樓。

走向英語系的未來專題座談
一場產學交流的腦風暴

本次座談邀請產學兩界代表皆一時之選,他們分別由「系務」及「實務」面的角度發聲,互相切磋印證,提供英語文學系不同營運走向的參考思維。本場座談由臺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劉慶剛主持,並提出三大討論綱要:

一、英語文系未來應偏向技能導向還是人文教育;

二、面對招生與學生就業困境,英語文系未來將如何制定招生策略及產學接軌;

三、英語文系未來該如何訂立教學目標與課程,未來願景為何?

以下為產學界各代表針對英語文系未來走向,綜合三大綱要所提出的建議。

人力資源經理眼中的理想人才重實務的外語力+職場力
中華人資管理協會顧問 王冠軍

擔任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常務顧問的王冠軍認為,「理想」與「實用」是
有差距的。英語文系基本的人文課程如文學、語言學等,在企業中並不實用。「英語在企業是一種溝通工具,而非專業」,王冠軍表示。以企業人資的需求來看,能夠用英語寫出公文、電子郵件、技術手冊的技能,才是實際能用且解決問題的能力。臺灣的英語系人才通常缺乏其他專業領域技能,相較之下,其他科系人才除專業外如果還具備一般英語能力就會比較占優勢。因此,在招募和訓練人才時,他便較傾向於用已具有企業專業領域能力的人才。

發展英語能力應該配合實務需要
緯創人資經理 鍾嘉欣

擁有11 年人資經驗的緯創人資經理鍾嘉欣,她也是外文系畢業的,也因此對於職場上所需的外語力特別要求。她表示,職場上需要的是「技能導向」的人才,如果英語能力只流於聽說讀寫基本語言技能就落伍了。

為了因應職場上的歧異性(diversity),英語能力應該要配合實務面發展。舉例來說,鍾嘉欣曾在人才培訓課程中教授職場英語簡報技巧及會議技巧,當中曾有學員表示自己第一次覺得學英文是有用的,因為可以實際運用在日常工作上,覺得很有成就感。若想檢測自己是否具備實務英語能力,生活和職場英語導向的多益測驗會是很好的檢視工具。除此之外,鍾嘉欣認為具有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也較易獲人資青睞。

英語文系的轉型
科技大學重視產學合作
朝陽科技大學應英系主任 徐碧霙

相較於一般大學英語文系學生,科大應英系學生的英語程度普遍較不足。為此,朝陽科大應英系主任徐碧霙告訴學生,「儘管英語系有危機,不應放棄孩子們,只要引起學習英語動機再加上調整目標就能化危機為轉機。」因此,朝陽科大重視產學合作,每學期培養學生具備跨界的專業技能,如行銷、資通、會展能力等,期望學生「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手」。

人文素養與批判思考
是英語文系的優勢
逢甲大學外文系系主任 邱源貴

儘管產業界及科大認為英語文系應該與實務面合作,才能讓畢業學生與業界接軌、學以致用,然而逢甲大學外文系主任邱源貴卻認為,英語文系的學生所學的人文學科反而才是培養「博雅能力」及「批判思考能力」的關鍵。邱教授指出,英語文系的學生經過四年扎實的英語聽說讀寫訓練,不論在書寫英文上或口語表達中,都較能呈現語言的完整性。

因此,邱源貴表示,「英語文系畢業的同學有了批判思考力,反而出路更寬廣!」透過語言人文素養以及批判思考能力的長期培養,英語文系畢業生的語言能力在「質」上便高人一等。在英語本身就是「專業」的根基上,進一步與跨領域專業人士合作並非難事。

 

 

賴俊雄
成功大學校務顧問
成功大學外文系教授

陳超明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

曾麗玲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兼外文系主任

劉慶剛
台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王冠軍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常務顧問
中國文化大學兼任講師

邱源貴
逢甲大學外文系系主任

徐碧霙
朝陽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系主任

鍾嘉欣
緯創資通訓練暨發展中心
行政暨人力資源訓練經理

 

◎記者:Ke Chun Chu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