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會議有助學生學習語言


4612836_l

摘要

本研究的目標是分析視訊會議課程用於EFL(英語為外語)教學的情形,並調查學生如何透過視訊會議培養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研究同時探討課堂中使用視訊會議系統的優缺點。韓國首爾一所大學的45 名學生(19 人為研究生,26 人為大學生)透過視訊會議課程,與來自七個國家(韓國、日本、新加坡、菲律賓、香港、台灣,及馬來西亞)的亞洲學生接觸。許多學生認為,視訊會議課程有益於他們培養第二語言或外國語言(L2)能力。更重要的是,EFL 教室結合視訊會議,提供學生更多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同時藉由和來自其他文化的學習者雙向溝通,增進對跨文化溝通的瞭解。

 

將視訊會議系統納入教室,可能是培養學習者第二語言或外國語言(L2)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視訊會議課程的目的,是增加學生使用英語做為國際溝通語言的機會,促進與其他大學學生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友誼,並增進對跨文化溝通的認識。

 

本研究調查的是EFL(英語為外語))視訊會議課程」,同時探討學習者如何透過視訊會議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另外,也瞭解在課堂中使用視訊會議的優點和實務作用。再者,本研究試圖提供EFL 學生與教師,課堂使用視訊會議系統的準則,以便將來應用在語言的教學上。先前的研究探討過以視訊會議為輔助的遠距語言教學,以及視訊會議系統的設計(Wang, 2004, 2007)。此外,Yamada 及Akahori(2009) 研究過視訊會議系統應用於學習語言溝通的可行性。

 

根據Brown(1994)的說法,「能力係指一個人對系統、事件或事實的基本瞭解」(p. 31)。這項研究從培養第二語言能力的五種語言表達能力要素 ( 註1) 著手:即跨文化溝通能力、基模理解能力(schema competence)、溝通能力、語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 及言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尤其是為了與其他文化互動,學生必須掌握這五種語言能力要素,才能避免錯誤傳達。透過視訊會議,學生可以認識世界另一隅的人,在課堂中討論各式各樣的話題。,因而有機會透過雙向溝通系統來學習。基於這個原因,視訊會議課程提供了師生在課堂外的交流。

 

 

因此,在課程中善用視訊會議系統,學生得以輕鬆避免溝通問題。除此之外,學生也能藉著語言交流表達培養語言能力,而不是只透過獨自練習的方式來增強語言力。

 

透過視訊會議,學生可以針對不同文化培養不同的基模理解能力,由此建構適當的文化情境。雖然學生知道自己的文化不同於其他亞洲文化,卻鮮少有機會親身體驗其中的差異。如果對其他文化具備背景知識,就更能避免溝通問題:因此EFL 學生可以透過視訊會議學習到不同的溝通方式而從中受益。

 

研究背景

在這項研究中, 大學程度的ESL(英語為第二語言)及EFL(英語為外語)亞洲學生透過視訊會議系統互動,提升語言能力及對不同文化的認識。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共聚一堂學習新的東西,培養跨文化認知,分享資訊,並有更多機會與其他文化交流。課程作業使用到三種科技應用(例如,電腦、網際網路,以及視訊會議系統)。具體來說,這項研究涉及英語學習者TESOL 科技標準的目標3( 註2) 與標準3( 註3)(Healey & Hubbard, 2009)。課程是在安裝視訊會議設備的語言實驗室進行,學生透過連線組成網絡的視訊會議系統互動,增進語言溝通能力。現場直播課程(live session)即時傳送到參與課程的各大學。如此一來,學生就有機會協同參與語言學習。

 

研究方法

韓國首爾一所大學共45 名學生(19 名研究生及26 名大學生,35 人為女性,10 人為男性)參與研究。研究所程度的參與者當中,12 人為碩士生,7 人為博士生。有些學生在第一個學期即修習視訊會議課程,其他人則在第二學期加入。所有參與者都使用亞洲語言,他們分別來自七個國家:韓國、日本、新加坡、菲律賓,香港、台灣,及馬來西亞。從2007到2009年間的六個學期,每學期有7 到8 次、每次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他們透過視訊會議互動。研究人員在2007 年以博士生的身份參與課程,進行行動研究,並在畢業之後,於2009 年的第二學期指導該課程。同時也在2007 至2009 年間,針對學生進行調查,以判斷在教室納入視訊會議系統對L2 學習的利弊得失。

 

教材:隨選授課

搭配Power Points 及講義

隨選授課on-demand lectures搭配power points 和講義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瞭解「世界英語及傳達錯誤」(World Englishes and Miscommunications)這個主題。此主題是高麗大學暨早稻田大學跨文化遠距教學計畫的部分內容。課程分成兩個部分:授課與討論(對話)。

 

課程開始之前,學生可以透過由早稻田大學( 註4) 支援的BBS(電子佈告欄系統),以及網際網路(串流傳送到參與課程的各大學)研習主題。課堂是即時的實況講習;各大學的助教事先提供學生主題相關的資訊,以便課程進行順利。實況講習系列會錄製成影帶或CD,供學生借回家研習。

 

學生的課堂參與

首先,早稻田大學的主持人向班上的師生就主題發問。教師與學生都可以回答問題、提問,並進行討論。此外,如果有一、兩個學生強勢主導,教師要鼓勵其他學生發表意見,藉此讓更多各校學生有機會充分參與課程。即使有些學生以前曾經上過該課程,每個主題的討論也不一樣,因為總是有新的學生帶來獨特的觀點。就這方面而言,視訊會議課程讓學生得以從各式各樣的文化或學術觀點創造新思維,進而分享各自的見解。因此,這種上課形式對推動情境式語言學習,以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都具有珍貴價值。

 

視訊會議之外的學生互動

學生除了參加鼓勵熱烈互動的每週課程活動,也可以透過電腦聊天軟體、視訊會議系統以及BBS,參加海外大學的專題討論。教師讓學生自行管理課前與課後活動;學生可隨時隨地進入網站。視訊會議前的活動:網站上的預錄授課為課前活動。上課之前,學生必須加入隨選授課,研讀講義,並利用BBS 吸收主題相關的授課內容。

 

視訊會議後的活動:BBS 的使用也包含課後活動的部分。上完課之後,學生必須透過BBS 互動,進行課堂評論以及同儕回饋。學生可以透過課前與課後活動,在課堂之外互動。課前與課後,學生必須下載教材並研讀,以便參與討論。他們可以回應任何上傳到BBS 的評論或問題;學生平日或週末都能取得教材,幾乎任何學習課程都能配合。因此,視訊會議課程讓學生得以發表意見,並以英語學習各國文化與社會的珍貴之處。

 

成效與討論

課堂中使用視訊會議之優點

在觀察報告與調查之中,研究人員與學生注意到幾個結果,關係到視訊會議用於第二語言發展的優缺點。如表一所示,大多數的學生(29 人)認為,視訊會議課程對於培養語言能力有幫助,而有些學生(16 人)則持相反意見。表二所列的特點,是針對視訊會議系統在教室中對學習者有何幫助,進行調查得到的結果,以及研究人員的觀察心得。尤其是學生的想法很容易引導出來,因為該項於2007 至2009 年進行的調查,大部分的項目都是開放式的問題。如表二所示,提供跨文化溝通的機會,特別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瞭解不同文化,並避免傳達錯誤。就這方面來說,擴大並豐富視訊會議學習環境,可促進學生學習語言的進展。

 

課堂使用視訊會議的缺點

調查有部分著重在實用和技術層面,而不在語言能力。表三為視訊會議系統對EFL 學習者相對缺乏效益處的調查結論,以及研究人員的觀察心得。如果課程的主題和學生的需求及興趣無關,學生可能失去參與的動機;如果各大學的課程協調不良,可能很難幫助到學生。

 

雖然這些課堂使用視訊會議系統的缺點顯而易見,但可以說瑕不掩瑜,而且在EFL 教室使用視訊會議,或許真能幫助學生練習,加強他們的聽說能力;提升他們的跨文化、溝通,以及語用能力,進而培養全方位的語言能力。

 

總體分析

根據Sook-Kyung Jung (2009),視訊會議非常近似面對面交流,能幫助學生改善語言溝通。但是若做為學習過程,如果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無法與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溝通,則效果可能欠佳。在EFL 教室使用視訊會議會有些挑戰,不過,要是教師在上課之前提供學生背景資訊,學生參與的成效會更好。最重要的是,在教室中使用視訊會議系統,讓師生得以創造一個不斷成長進步的教學新環境。此外,將視訊會議或遠距學習之類的新多媒體納入課堂中,代表這可能是更好的第二語言學習方法(見Yamada& Akahori, 2009)。

 

除此之外,在課堂中加入視訊會議,或許學習者就能與不同國家的學生互動,為課程帶來新的應用。舉例來說,韓國、日本和中國(非英語系國家),與澳洲、紐西蘭和加拿大西部(英語系國家)之間的時差不大,學生可以透過視訊會議在同一個課堂中,直接和英語系學生共同學習。

 

結論

在EFL 教室使用視訊會議有助於學習者以一對一、一對多、或是多對多的方式,和其他文化的學生溝通。本研究的出發點在於判斷視訊會議用於提高第二語言能力的效益和不足之處。調查結果顯示,許多學生認為視訊會議課程有效,也認為他們的聽說能力有改善,只是成效因每個學生的需求、特質、語言精通程度、學習風格,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別。再者, 在EFL 的情境下,將新多媒體如遠距教學用的視訊會議延伸到課堂之中,學生將得以直接與來自其他國家、相同水準的學生學習。就這點來說,使用視訊會議可能成為未來語言教學與學習的新趨勢,是培養外國語言能力效果更好的方式之一。另外,學生滿意度是吸引報名的最佳指標,也是課程成功與否的關鍵。

致謝辭

我要對高麗大學的Lee Hikyoung教授致上謝意,感謝她對本文詳盡且別具洞見的評論。

 

作者:Mi-Young Jung ∕高麗大學 ◎譯者:林奕伶

原文刊載於TESOL 電子期刊 TESOL Journal Volume 4, Issue 4 (2013 年11 月號),本刊之轉譯係經TESOL 正式授權,然譯文並非由其審閱

 

作者簡介

Mi-Young Jung,2009 年於高麗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電腦輔助語言學習 (CALL),並對社會語言學以及第二╱外國語言學習 (SLA) 感興趣。

 

註1 作者提出五種語言能力要素,可透過視訊會議培養第二語言能力。( 基模

為認知心理學用語,指個體用來認識周圍世界的基本模式。)

 

註2 目標3:「對於科技工具,語言學習者有效利用且嚴格評估它們培養語言學習能力的輔助效果,並將此列為正式教學及未來學習的一環」(p.34)。

 

註3 標準3:「語言學習者於溝通及合作時,適度使用現有的科技工具,並加以評估」(p. 34)。

 

註4 視訊會議系統的贊助者為日本早稻田大學。

 

 

表一.視訊會議的效益

視訊會議課程是否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29

16

 

表二.視訊會議的能力相關成效

能力

成效

跨文化溝通能力及基模理解能力

‧ 匯集來自其他文化的意見與經驗

‧ 與兩個以上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面

對面討論

‧ 更有機會討論其他文化,並提升

跨文化溝通與基模理解能力

溝通能力及語用能力

‧ 熟悉英語,並改善聽說能力

‧ 以自己喜歡的步調積極參與課程

‧ 在課堂之外互相交流

‧ 增加語用能力的認知

言談能力

‧ 以手勢、眼神接觸以及臉部表情

傳達訊息互動

‧ 瞭解第二語言的言語談話節奏

自修策略能力

‧ 自動自發,不需多加輔導指引

‧ 自我管理學習

‧ 刺激並啟發學習L2 的興趣

 

 

表三.視訊會議缺乏效益之處

問題

缺乏效益之處

技術問題

‧ 技術問題與連線不良

‧ 時間無規劃,機器配備不足

實行問題

‧ 缺乏充裕的時間思考題目

‧ 自發參與度低

‧ 意見回饋不恰當

溝通問題

‧ 因文化差異產生誤解

‧ 聲音不清楚

‧ 溝通不夠細緻

語言問題

‧ 句法及語意方面的誤解

‧ 文法性錯誤

語言問題

‧ 句法及語意方面的誤解

‧ 文法性錯誤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