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明赴行政院環保署演講「語言管理」紀實/語言能力應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


22233

  • 記者:Winter Chang

為增強機關內部人員的語言能力,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3 月16 日特別邀請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陳超明以「語言管理:世界人才大戰的台灣策略」為題進行演講。現場陳超明除分享機關單位的語言管理概念外,也回應了現場與會人士的問題,分享了他個人如何做好自我語言管理的種種方法,有效地提升了他個人的英語能力。

語言管理是種選擇

「語言管理是種選擇。」陳超明開宗明義指出,語言管理就是一種對於語言的選擇。他指出,大部分大學生在選修第二外語時,常常會受到歐美電影的影響,選修法語、義大利語等語言,覺得這些語言較優美浪漫,而較少人選修泰語、越南語等語言;但是事實上泰國、越南地域上離台灣較近,較易有經貿等互動,加上東協經濟起飛,因而不少企業願意高薪聘用相關的語言人才。

語言的優美與否較為主觀,然以實用層面來說,學習泰語、越南語的報酬率遠遠比大家想的更多。

英語的學習也是選擇。要學到什麼程度?要學哪方面的英語?是要講得跟美國人一樣好?還是只要能和人溝通就好?確定了目標,則要開始規劃合適的學習路徑與方式,舉例來說,如果目的只是要能和外國人溝通無礙,即使說英語時有些微口音或是文法問題都不需要擔心。因為它們並不會太過影響彼此的溝通。

陳超明以文法錯誤為例說明:「比如『Please give me “a” apple』這句話,apple 的冠詞應該用an而不是a,但是我就算用錯了,你也不會給我香蕉或鳳梨等蘋果以外的東西;又像是『I will arrive at 10 o’clock tomorrow』,即使at 錯用成in 或on,你也不會錯以為我是10 點以外的時間到達。」也因此,他建議英語學習者與其在意文法正確性而不敢開口,不如多講多練習,才能逐漸熟練、進步,至於文法正確性則不妨等到能以英語進行溝通了,再慢慢自我要求、自我修正。

組織的語言管理

陳超明認為,政府部門或是企業組織其實不乏語言人才,關鍵在於專業人士欠缺英語能力,因此往往當外國人士針對專業細節提出疑點時,無法有人能夠立即回應。要解決這問題,組織或企業都應該有「語言能力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的認知,將組織需要的語言能力內化到每個員工身上。

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將英語能力變成企業文化的方法,便是針對企業內部常用的英語字彙整理成一份單字表放在網路上,進入台積電的員工都須熟記這份單字表,新進人員的英語測驗也是根據這份單字題庫製作,所以每位台積電員工都自然地會具備公司所需的基本英語能力。如此即使人員離職,也不會因為英語能力造成業務的銜接問題。陳超明並引用南僑集團的例子,指出如果南僑更重視員工的語言管理的話,或許當食安風暴時,就能第一時間指正「For Industry Use」應是「產業用油」而非「工業用油」的說法,不需等澳洲駐台辦事處發表聲明,而在等待的時間中平白造成商譽的損失。要整理這種專屬於個別企業的「控制語言」其實不難,陳超明解釋,只要將公司對外往來的英語信件以及各式會議資料輸入語料庫,並透過電腦分析使用頻率,就能篩選出公司核心單字、片語、句子,且因數量不多,方便新進人員學習與運用。

除了「控制語言」外,也可如日本樂天企業一樣設立「職務、職位英語標準」,針對職務與職位的英語需求規劃適當的能力指標,比如設定什麼職位需要英語簡報能力、以英語進行會議的能力、或是什麼職位需要多益多少分才能升遷等;也可建立國際人才資料庫,將每個人才會什麼語言、到什麼程度都建檔起來,有需要時就可透過資料庫,馬上找到合適的派任人選等,都是組織或企業可以參考的方式。陳超明並表示,此國際人才資料庫也可應用在政府的語言管理上。

至於友善外國人所進行的環境的英語化,陳超明認為靜態指示牌的雙語化較易實行,較為動態的臨時通知則較難雙語化,比如停水通知、停電通知等,而這類的通知事實上也常關係到外國人生活上、工作上的權益。

個人的語言管理

除了組織的語言管理,會中有與會者詢問,如果是要自我提升英語能力,又可以怎麼做?對此陳超明也提供了他自己的一套個人的語言管理方式供現場的與會者參考,詳見以下整理的表格。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