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教育改革從體制翻轉開始!聯合報願景工程─偏鄉教育行動論壇


 

記者:Yozhu Wang

26-1

國民教育是已開發國家有義務承諾人民的基本福祉,然而,區域間的差異性導致的教學成效落差,使得「偏鄉教育」一躍成為近幾年延燒的社會議題。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旨在透過媒體的力量為台灣帶來正向的改變,而偏鄉教育即是其廿個行動專案的其中一項,同時也是今年度特別著墨的主題之一。

為提高偏鄉教育改革的動能,聯合報系於今年(2015)9 月19 日開辦了一場「偏鄉教育行動論壇」,盼促進第一線的老師、學者、社團與教育部官員的交流,進而激盪出更有效益的行動方案,本刊謹此摘要報導之。

數據為證 偏鄉教育需受到正視

「好山好水的台東,竟是全台灣自殺率最高的地區!」論壇引言人──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曾世杰一開場就以多筆駭人的研究數據論證,由於低收、外配、隔代教養等因素,導致偏鄉學童在學習上成為弱勢族群,以致於學子在進入社會後仍擺脫不了原來的社會階級,成為另一種需要政府關注的弱勢。他舉例,台灣許多偏鄉學校,因為是學術弱勢,遂以棒球隊等體育校隊為發展主力,但運動員退役後, 「當教練」往往是唯一出路,只得紛紛向體育署求聘。體育署還因此向教育部反映:「要給運動員讀書!」可見偏鄉學童的教育問題,需要及早被關懷與改善。

管理翻轉:制度與資源

首場論壇由行政單位代表華南國小/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陳清圳、廣東東莞台商子弟學校校長吳清鏞、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主講,就教育決策、管理等面向提出觀察。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許添明表示,台灣的教育圈不能每次都透過國外的數據報告才發現問題,必須有自己的量化研究數據。

另一方面,他認為偏鄉問題存在已久,或許因為只有少數人關心此議題,問題才會一直存在。期待將來會有更多人意識到此議題並付諸努力。

陳清圳呼籲,教師要找到任教的核心價值,偏鄉不是新生代教師的職涯跳板。他發現許多年輕教師來到偏鄉,往往一、兩年後就返回市區工作,而沒有長期深耕、穩定的師資,漸漸成為偏鄉教育的一大病灶。此外,他也呼籲各校留意課程安排是否呼應12 年國教課綱的核心素養──「社會參與、自主行動、溝通互動」,並為此設計更活潑的課程。其實,「偏鄉教育」一詞中的「偏鄉」並不專指郊區,而是泛指教育資源較匱乏的地區。例如吳清鏞所分享的就是台灣境外的教學現場,位於廣東的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因地理條件限制,資訊取得不易, 加上中國棄用注音符號,採簡體字和羅馬拼音,對台籍學生來說學習上有些限制。

然而吳清鏞強調,「無須怪罪大環境,只要教育者用心就能克服」,教師的個人良知和專業才是改革的主力。

林騰蛟則為當局發聲,表明教育部已著手改革和擬定對策,現在偏鄉教育有更多實驗、發展的空間。例如:於國小試辦混齡教學、主題式學習、特色遊學(例如富地方色彩的藍染課程)、辦理相關研習; 國中階段,英語和數學可以嘗試分組教學,此外, 更研擬發展「城鄉共學」,使城鄉共享教學資源(師資交流、利用寒暑假辦理教學營)。

林騰蛟分享,目前也有跨部會合作的案例,例如「幸福保衛戰」讓低收孩子在便利商店換80 元餐點, 就是整合社會局、教育局資源的實例;另外像是為偏鄉兒塗氟活動,也是接獲牙醫師工會支援。未來, 無論是串起臨時任務編組或長期組織,盼能結合民間團體力量或協調相關部會,建立合作平台。

教學翻轉─熱情與挑戰

現場也邀請到NGO 代表,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 TFT)理事長劉安婷透過數據指出,「在台灣,出生背景(社經地位)幾乎決定了一個學生的未來。」她分享一次在台南探訪偏鄉學校的經驗, 該校學生因父母工作早出晚歸,所以都由校長親自接送學生上下學,然而校長不但不以為苦,還說了一番話震醒了劉安婷,「沒錢並不丟臉,真正丟臉的是── 這富饒的國度,竟讓努力工作的人無力給孩子完好的教育資源。」

劉安婷所創辦的TFT, 即是效法Teach For America 的理念,培養優秀的老師,並穩定分派到教育資源不足的地區。她說:「我不是師培專家,基礎工程的建置(穩定偏鄉師資)才是TFT 的主要任務,必須找得來、留得住、教得好。」TFT 目前已和雲林、台南、屏東、台東區約20 間國小合作,盼能持續為偏鄉注入更多有教學熱忱的師資。

一線教師的心聲

彰化縣二水國中老師楊傳峰表示:「體制是根本問題!」他指出,當局疾呼要熱血老師出線支援偏鄉,卻沒有實際提升偏鄉教師的福祉或任教的誘因, 一如老闆請員工加班,卻未規劃配套制度(例如加班費)。

不僅如此,對偏鄉學生來說,更是被迫遭「分數才是硬道理」的國民教育霸凌。他舉例,二水國中有傑出的管樂隊,校內設有攀岩場,且不同於許多主打升學的學校假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名義衝學科進度,該校的家政、美術課並非虛設,楊傳峰痛斥: 「這樣五育健全的教育,在國中會考值幾分?偏鄉學童和城市學童之間是不平等的戰爭。」楊傳峰認為,儘管是課外的社團活動,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應該也要給予實際鼓勵。

在楊傳峰所任教的地區,「有些學生回家連溫習課業的書桌都沒有;有些學生家長是越南籍外配, 孩子在家講國語、越南語,在學校要學英語,然後現在教育部又要推台語……」,他說。然而,學生的多語能力卻未能成為其升學的助力。

楊傳峰指出,城鄉不存在「差距」而是「差異」, 偏鄉不需要憐憫、不需要厲害的教學法和理論,而是能尊重偏鄉獨特性的良好體制。

教育改革的難處

26-2

「弱勢孩子對“desk” 和“table” 長什麼樣子都沒有概念,單字要怎麼教?」實踐大學應外系及創意產業博士班講座教授陳超明從英語教師的觀點出發, 他認為,學生英語學習成就有時甚至不是城鄉問題, 而是「經濟」問題,因為此景在台北亦然。但在資源相對貧瘠的偏鄉地區,孩童缺乏良好的課後學習環境,所以「作業」是偏鄉教育必除之惡,須靠翻轉教育改善。

他解釋,「翻轉」不是設計出最佳的教學法和教材,而是觀念、體制的革新。「老師為了趕段考進度, 不顧全班學生的吸收狀況是體制下的一大缺失。」因此應採減法教學,以「教會」取代「教完」,補救教學的需求便能逐漸減少。他分享自己與台東政府合作之英語能力提升專案的作法,例如:在小六課堂使用小三課本,從基礎改善。

他洞察台灣教育有一弊端,就是喜歡出學生不會的難題,但長期低分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一種傷害, 應分級出卷(因材施教),適時鼓勵學生。「英語能力跟智力無關:非靠記憶與推理,而是倚賴使用與操作,把英語教育做好,無非是偏鄉教育的一盞明燈。」

然而經過長期觀察,陳超明驚覺「教會」竟是違反現有體制的一件事:首先,教師覺得累(設計學習單、教學活動,需要花更多時間);再者,家長因為擔憂沒「教完」有所顧慮。針對偏鄉教育改革, 陳超明希望能不倚賴外部資源,先從改善教育體制著手。

科技翻轉─創新與平台

26-3

接著是一場探討如何將科技融入翻轉教育的座談, 與談人為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王子華、南投縣魚池鄉頭社國小校長洪旭亮以及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李蔡彥。

洪旭亮以教育噗浪客(TPET)此網站為例,呼籲建立教師社群的重要。他建議教育部鼓勵師資研習、提升科技資源的素質,透過網路師培精進教師專業。李蔡彥說明,教育部也正致力於提升偏鄉課後學習資源,擬架設學校方圓之無線網路,目前試辦的計畫有:數位社群、親子共學、偏鄉數位機會中心(社區電算中心)、結合大學資源的社區創新創業計畫等等。資訊科技改變了生活方式、就業結構,而本場次講者一致認為,下一個受影響最鉅的領域就是教育。

26-4

綜合座談

最後一場論壇,是民間和官方就「偏鄉教育創新發展」議題所展開的對話,民間代表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官方則是教育部部長吳思華。嚴長壽感性表示,花東是台灣最後一塊淨土, 盼讓土地上的人看到自己的優點、快樂學習。

吳思華分析:「偏鄉教育是台灣教育創新的機會。」目前當局的偏鄉教育政策,是以教學創意實驗、教師安定、社區協作及青年返鄉等面向為主要著力點。

其實不論是官方或民間,大家的理念都共同期待於決策面極力創造公平的同時,也能容許「例外」的存在,以尊重偏鄉差異性。最後,聯合報社長項國寧更呼籲:「希望本論壇不僅僅是喚起社會各界發現問題、報導問題,更可以真正為偏鄉教育有所行動。」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