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九成企業重視國際人才/2015 臺灣大型企業人才國際化及外語職能管理調查報告:


 

記者: Hsin Pei Shen

34-2

根據ETS 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委託中華徵信所完成的〈2015 年臺灣大型企業人才國際化及外語職能管理調查報告〉顯示,有9 成3 的台灣企業重視國際化人才,且有6 成5(64.8 %)的企業, 會以英語測驗成績做為新進人員招募標準,篩選國際人才。

中華徵信所副總經理許滸表示,本次調查對象涵蓋了台灣5,000 大企業及前300 大集團的子公司。調查題組與2012 年的調查相比,新增了「語言職能管理對國際化的影響」,另外也新增了質化分析內容,針對華航、鳳凰旅遊、晶華麗晶、裕隆日產等九家企業進行深度訪談。

報告指出,2015 年各產業要求新進人員的多益測驗平均成績為製造業522 分、服務業564 分、金融業為652 分。而2014 年台灣大學生的多益平均成績卻只有499 分,遠不及企業要求。

逢甲藉TOEIC 及ESP 縮短產學落差

對此,GEAT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暨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如果學校培養出多益成績高於企業要求平均100 分至200 分英語能力的學生,就不用擔心學生找不到工作了。

至於企業應如何找到合適的國際人才?陳超明表示,企業應先設定全球化場景,接著掃描公司資源,再找出並設計完成語言管理的路徑,「最重要的,還是主事者的決心。」

陳超明提到,未來只會有「國際人才」,而不再有「本地人才」,且國際人才並非只有企業所需,「即使是在夜市擺攤做生意的人,也要具有國際移動力, 從國外汲取經驗,回來才能改良,進而增加生意。」陳超明認為,語言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議題,培養敢開口、可溝通、有助於工作的語言能力,才能有效解決國際人才不足的問題。

國際人才必須培養有助於工作的外語能力,可說是許多跨國企業的共識。ETS 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營運長吳紹銘便表示,美國ETS 近來發表了一份全球跨國公司調查結果報告,發現有78% 跨國企業對於英語精通員工的需求增加,並且認為英語精通員工對企業有幫助者,超過一半認為這些員工可以讓企業和海外客戶、合作夥伴達到有效溝通,「可見培養英語力已成為人才競逐國際市場的必備條件。」然而, 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表示,大學培養出的人才,英語力無法滿足企業需求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逢甲大學為了提高同學的英語力,以「差異化」為主要做法, 先將多益測驗(TOEIC)設為大一學期末英語測驗, 以便於學生了解自己的英語能力程度還有多少需要努力的空間,才能達到未來無論是出國交換、留學或求職的目標。「起碼還有三年的時間可以準備!」李秉乾說,「另外,本校也在大三開設與產業知識結合的專業英文(ESP)課程,讓同學們能夠加強該專業領域所需的英語力。」

為培養學子的國際移動力,逢甲大學開設鼓勵同學到世界壯遊2 周的通識教育課程,「只要提出計畫, 獲得核可之後,學校就會提供補助,讓同學到外國走一遭。」李秉乾說,課程一開便吸引900 多人報名參加,這學期有5、60 人成行,相信能夠為同學開拓更遼闊的國際視野和體驗。他也特別指出中文越來越成為美國企業重視的能力,但是只有當英文能力到達一定程度時,中文能力才能成為台灣的優勢。

企業方面,前身為建造IDF 經國號戰機的「航發中心」,如今營收有6 成來自海外的航太產業國際廠商漢翔航空公司,便提到以該公司來說,不僅是業務單位需要英語力,現場技術及維修人員、財務人員也都需要具備英語文溝通能力,才能和國外客戶溝通無礙。

漢翔航空副總經理林南助表示,該公司以補助考試費用來鼓勵內部員工報考TOEIC,並以「資深帶資淺」員工的方式,來提高同仁英語使用經驗;至於新進員工,則依照不同等級要求多益測驗成績,如師級依不同職務需達TOEIC 550、650 分以上,員級需達TOEIC 350 分以上等門檻,以確保新進同仁英語力符合職務需求。

成為跨國人才 薪資多三成

104 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則分析指出,從104 的人才資料庫觀察,畢業8~15 年的上班族薪資呈現明顯M 型化,究其原因就在於「英語力」的差別。晉麗明說:「上班族若具備英語文能力和國際移動力,成為跨國人才,薪資至少會多三成。」他鼓勵學子和上班族,忘掉自己的國籍,培養英語文能力和國際移動力,才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34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