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人語 / 讓我們超越文創談創意


 

創意產業在台灣大約是2003年左右開始受到重視,至今已將近13年。因為掛上了「文化」二字,所以台灣文創產業呈現的多是以文化為主體的發展,但是創意產業的本質不只如此,如果把「文創」的框架拿掉,台灣的「創意產業」還可以如何發展呢?

為了探討這個「創意大哉問」,本期專題從學者、產業、公部門與人才四個角度切入創意產業:

一、我們特別訪問到Chris Bilton與Peter Stickland兩位研究創意產業的英國籍大師學者,同時,目前任教實踐大學創意產業博士班的本刊發行人陳超明也針對這個議題,提供了他獨到的見解。

二、在國內產業中,我們分別採訪了華山文創園區、春水堂、小鎮文創與霹靂國際多媒體四家同時具備「創意」與「產值」的單位,探討他們如何在經營策略上創意管理。

三、創意產業要發展,需要公部門整建整體環境,因此我們也整理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華民國文化部的調查研究報告;採訪了新竹市文化局局長廖志堅,以及行政院人力資源創新變革研討會;更邀得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袁園,分享深圳市文創特區的規劃成果。分別從過往/現在、國內/國外的對比,探討公部門未來的創意產業政策規劃。

四、創意產業求才若渴,人才也因創新而啟發產業動能。因此我們也分享酒類專家王鵬、說菜人楊惠曼、策展人謝蕾蒂等創意產業領域人才個案的經驗與看法,以便了解創新人才是如何善用跨文化溝通力為個人創造價值的。

本期English Career除了專題探討創意產業在台灣的現況與未來之外,也提供了幾篇有關企業培育人才資本的好文章。包括專訪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如何育才的專文、剖析探討創意來源的〈如何發現新點子,而且變為金點子?〉,以及〈台灣企業如何走向全球?〉(《語言管理操作手冊──企業篇》書摘),分別從不同面向探討發展全球化人才之道。

有關英語教學的內容,包括每期精選TESOL論文〈在內容導向情境中打造「語言意識」文化〉、明新科大王惠亞老師分享的2016英國倫敦布萊敦歐洲國際語言學習學術論壇紀行、逢甲大學校長特助兼外語教學中心主任周惠那分享創客教育如何在中小學階段落實,與陳超明教授提出的差異化教學管理及「大手牽小手」英語學伴計畫等,皆相當實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莊坤良專欄〈大家來學越南話〉一文藉文化觀察來提醒我們,在英語學習之外,以越南語做為第二外語學習的意義。教師節剛過,仍然願向教師們獻上祝福,祝教學更有創意、也教出更有創意的學生!教師節快樂!

 

總編輯/黃敏裕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

目前任教於台科大語言中心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