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語言管理」給學生帶得走的英語力 / 大學國際化 要有特色才能生存!


P74-3◎記者:賴亭宇、陳蔚承

 

台灣高等教育發展因全球化趨勢和少子化衝擊,面臨轉型挑戰,而目前大多學校仍以轉型綜合大學為目標,致使各校功能特色未能成功突顯。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今(2016)年稍早便為此議題特別舉辦「邁向國際化──大學語言管理論壇」,邀請超過50 所大學決策管理者共同與會討論。

由於受到各大專校院管理決策者的熱烈迴響,今年9 ~ 10 月間,該協會與長期關注台灣教育的ETS 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合作舉辦「語言管理工作坊」,陸續在文藻外語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及逢甲大學展開系列工作坊,北中南近50 所大學校院的主任、教師參加;其中更有僑光科技大學、慈濟大學等校,主動邀請講師親臨校內,舉辦專為該校需求量身打造的「大學國際化實務操作工作坊」,希望「語言管理」的理念與實務,能有效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用落差,並協助校方突破經營瓶頸,找出品牌特色定位。

 

學校經營策略:從學生畢業目標 回推規劃特色

面對學生英語文能力和企業需求之間的落差,許多學校採取「增加英語教學時數」或「設立英語畢業門檻」等措施因應,然而往往因學生缺乏學習動機而成效不彰,實踐大學應外系講座教授暨GEAT 理事長陳超明表示:「學生常是在職場上碰了壁才會發現,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不敷現實需求所用。」他建議教師不妨「以終為始」,從學生的畢業出路目標去思考教學規劃、訂定具體的學習目標。

「比方說,某所大學觀光學院就告訴學生,他們的多益測驗(TOEIC)平均成績是457 分,但某知名飯店客服人員的徵才條件是550 分,當學生看到這樣的落差,自己就會知道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陳超明建議,除了量化的測驗成績外,也要制定質化的能力指標,例如「進行5分鐘英文簡報」、「通過國內外實習」等,「並以學生的能力進步幅度來評量教師教學成效,取代舊有的教學評鑑。」

陳超明也呼籲,因應全球化時代下的人才需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得不改變。他引用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2021 年全球人才》(Global Talent 2021)報告指出,全球化人才應具備「數位技術」、「靈活思考」、「人際溝通」、「全球化運作」等4 大能力。因此,學校的課程規劃就應以「能力導向」為原則,透過「任務型學習」概念,從實務練習中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若從學校經營管理的角度出發,陳超明則強調:「大學管理者要先將學校的國際化目標定位清楚、突顯優勢,有特色才有生存力。」例如僑光科大屬「就業導向型」學校,就應該把國際化重點放在培養人才的就業能力、設定畢業指標。(參考表一)

P74-1

 

課程設計規劃:運用能力指標 調整教學方針

至於要如何根據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來設計課程呢?具豐富課程改革規劃經驗的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暨應用外語學系教授劉慶剛建議,應保持大學英語課程規劃的彈性,同時也不妨善用「英語能力指標」作為教學管理工具,提供不同程度及層次的學習內容。

他更直言,可透過英語能力入學門檻,過濾「英文已經夠好」的學生,他認為,「程度好的學生其實可以自由選修其他課程,不必勉強來修大一英文學分。」否則也只是讓大一英文課流於形式,「當無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也會影響整體學習成效、風氣」。

至於所謂能力指標的訂定,可以是「單一指標」或「多元指標」,例如:採用「英語文標準化測驗成績」作為指標、或者採用「應用能力」、「學術表現能力」等,來評量學生是否有能力以英文「進行簡報」、「回答顧客問題」,甚而「撰寫英文學術研究成果」等。他並分享,觀察國內外的業界徵才標準,也有助於各校所訂定的學生能力指標,更加符合業界實務需求。

他以自己任教的台北大學為例,該校以大一新生入學時的英語文能力測驗成績為篩選標準,分數未達標準(如TOEIC 650 分)的學生,可透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大學英文課程,建立基礎的英語能力和學習信心;若分數已達免修標準,但未達學分抵免標準(TOEIC 750 分)者,則直接修習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專業課程,透過「專案計畫」(project-based learning program) 的學習模式,讓英語文能力相對較佳的學生可以學到更深入、更具應用性的內容。

劉慶剛也建議,可透過問卷設計來進行學生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問卷內容包括「學英文的態度和動機」、「想怎麼學英文」、「想學哪些領域」、「喜歡的教學活動」等等,這些都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對於英語學習的態度、動機和目標。

「老師應扮演從旁協助(facilitator)的角色,教學法和評量方式也要更有彈性。」劉慶剛提醒與會教師,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資料蒐集整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未來就業必備的技能。

此外,課程結束後,教師必須了解學生是否學會課程目標中的知識和能力。劉慶剛建議,不妨運用「後測」來評量學習成果,並隨時調整教學方向,「此時也可以再度運用問卷,請學生自我評比英語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讓學生掌握自己的進步與成長。」

 

英語教學實務:能力分級教學 做好行政配套措施

現今許多學校皆開設英檢班、提供考試費用補助等方式來提升英語教學成效,但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仍不彰,逢甲大學校長特助兼外語教學中心主任周惠那指出,問題大多出在配套措施不夠完善。

她分享,逢甲大學開設「電影英語」、「跨文化英語」、「職場英檢」、「寰宇英檢」等分級課程,提供學生依各自能力、興趣或目標選擇合適個人的課程,並且安排妥善的行政管理流程,統一協助學生處理報考國際認可的英語文標準化測驗(如:多益測驗、托福測驗等);若學生想要出國留學,語言中心也會協助申請國外學校。周惠那表示:「行政單位做好流程管理,學生感到負擔減輕了,就會更有意願學習。」

針對第一線的英語教師,周惠那也提醒校方應給予支援,如逢甲便提供「全英語授課獎勵申請」,老師只要提交課程大綱、參考資料,並製作一支3 到5 分鐘的課程介紹短片,就可以申請獎金,「這些影片還可以作為網路宣傳材料,引起學生的興趣,一舉數得。」

 

教師迴響:語言管理的第一步—— 從思維轉變做起

參加工作坊的僑光科技大學語言中心主任陳富美表示,過去曾想推動全校80% 學生英語文能力都達到CEFR B1,但不知如何著手,在聆聽工作坊的實務分享後,了解到必須從思維面、規劃面著手,改革才有可能成功;台東專科學校英文科教師陳美利也認為,教學和實際就業情形真的有落差,英文要如何跟就業和全球化結合是教師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即使學生不想走入世界,世界也會推著學生走。」

陳富美坦言,過去該校推動英語文能力提升計畫,多著墨在英檢分數門檻通過與否,而不是人才能力的養成,「要改變現況並不容易,我想,打破現行大班制教學是第一步,行政、教職人員的思維和專業能力也要做好準備。」她也指出,口說與寫作能力是大多數僑光學生最弱的一環,因此未來應朝向「產出型」(output)的技能來規劃課程。

僑光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英語教師黃雅琳則十分認同工作坊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注重讓學生培養英語文能力,而非僅要求證照通過率。她也十分期待能夠馬上實踐「任務型學習」理念,準備重新思考自己的課程規劃,「要改變全校老師的作法可能有難度,但我現在就可以從自己的課堂先做起!」

P74-2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