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成為User而非Learner / ESP:著力職場應用力 雙師協同互助


P70-2

◎記者:張淳育、陳蔚承

 

隨著企業全球化發展,職場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增,面對大環境轉變,英語教學界又應該如何因應?專業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課程似是途徑之一。針對各領域專業知識和就業所需英語力來設計的ESP 課程,能幫助學生在提升英語力的同時,也培養專業力,提早為就業做準備。

在今(2016)年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中,來自各界的國際學者在個別的演講場次中,不約而同地從不同面向觸及ESP 教學未來發展的議題,希冀ESP 教師及相關教學發展策略能與時俱進,帶給學生真正實用的英語文技能。許多大學規劃ESP 課程碰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師資不足,任教於日本創價大學國際語言中心的Richmond Stroupe 表示:「可以透過專業教師與英語教師協同教學,補足彼此不足的地方。」同時解決師資不足問題。

他說明這種創新教學模式,教師間能夠分享想法、彼此學習、支援,但也需透過較多的會議進行溝通、形成決策,同時教師也需要轉換思考、調適新的教學方式來相互配合。「但若雙方都能具備彈性開放、樂於分享的心態,就能克服這些缺點,且能提升學習成效,優點大於缺點。」

 

藉真實職場情境規劃英語教材

而從就業需求層面來思考,在台灣,往往發生社會新鮮人的英語文能力無法勝任或不適用於職場的情形,對此,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鄭梁慧蓮提出一個方向:「歸納職場中最常使用英語的情境、任務,並以此作為教學方向。」

她指出,國際職場的溝通情境是「跨國」且「跨文化」的,常用工具如:電子郵件、遠端會議、簡報、電話聯絡等,因此十分重視英語「說」與「寫」的能力。又如在跨國商務會議協商、國際交流簡報等正式場合上,懂得如何「用英語發表意見」和「用英文迅速記下資訊」,成了職場人士必備的技能。

鄭梁慧蓮觀察了金融服務、貿易物流、觀光和專業服務、其他生產性服務等香港4 大主要產業使用英語溝通的狀況,結果發現不論職等和產業性質,每個人在信件、遠端會議、簡報上,都擁有高度的理解、內容架構和溝通能力;而針對不同的任務需求,使用的語言或文字策略也不同,例如:某跨國飯店的會計主管進行預算評估時會使用英語,但和香港財務機關開會時則使用粵語。鄭梁慧蓮希望此研究結果能提供ESP 教師作為參考,運用在課堂上以幫助學生及早掌握未來職場所需的語言技能。

P70-1

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鄭梁慧蓮提出,可從學生未來職場所需要的能力出發,規劃ESP課程。

 

TESOL 前主席劉駿目前擔任美國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語言學教授兼任該校全球事務辦公室(Office of Global Affairs)副教務長,他認為英語教師應改變學生是「語言學習者」的看法,並逐步培養未來英語教師應具備的教學態度及能力,才能保持競爭力。

劉駿表示,以往英語教學上所謂的培養「溝通能力」僅侷限於關注用字和文法正確性,往往會造成在教學上過於重視「讀」和「寫」的能力,而忽略了溝通必須的「聽」、「說」能力,所以未來教師應更注重「溝通文化」(communicative culture),幫助學生培養跨文化的敏感度和溝通協調能力,進而靈活運用語言。

P70-3

TESOL前主席劉駿闡述未來ESP教師應不斷學習、研究,挖掘個人興趣並精進專業。

 

未來英語教師應具備的6 個能力

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成為「語言的使用者(user)」而不只是學習者,因為「使用者才有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基於「應用」的原則,以各專業領域為英語文教學主題的ESP 將會成為未來英語教學的趨勢,劉駿表示,許多研究指出,教師的分工太細,導致教學內容與生活脫節而無法學以致用。而專業教學及英語教學的整合,或許是一改善途徑。

劉駿也表示,目前ESP 大多是由專教英文的老師跨領域教學,但他們的專業領域知識對ESP 教學來說還不足夠,加上就業需求和大環境不斷變動,因此英語教師應對自身做到6 個能力要求:

1. 持續精進、學習

2. 學習第二外語

3. 學會如何應用減法教學

4. 能用英文傳授某一專門領域的知識

5. 教學模式能因應時代與環境的變化不斷更新

6. 讓學生有課外學習、使用英文的情境

劉駿指出,ESP 的師資能力是長期培養的,應不斷學習、研究,挖掘個人興趣並精進專業;亦可由專業領域的教師跨足英語教學,以主題導向的互動式教學,培養學生跨文化、跨領域的英語文能力,讓教師與學生都能跟上時代的變化。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