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請了幾位國際學者來參與,會後代表主辦單位宴請來自德國、日本、 俄羅斯、越南、韓國、法國的學者,找家餐館,大家坐在一起,輕鬆用餐閒聊。
幾位國際友人,個性開朗,談笑風生,氣氛融洽。席間的共同語言當然是英語,可是其實在座沒有一位的母語是英語,但大家依然用帶著各自腔調的英語談天說地,笑談東西文化差異與地球村的世局變化。英語腔調不是問題,文法小錯也不是問題。腔調是各自的認同特徵,溝通的重點是善意與傾聽,不是文法正確與否。我們的話題廣泛,包括兩岸、兩韓和兩德的統一與分裂、巴黎的文化饗宴和郊區的族群衝突、莫斯科地鐵站的公共藝術和石油價錢崩盤的危機、日本的茶道藝術與在台的殖民遺緒、韓國的流行文化風潮和越南的牛肉河粉。大家以英語為通用語 (English as a ingua franca),跨越種族文化界線,表情達意,溝通無礙。
全球化的時代已然到來。在這個新時代,英語變得很關鍵。網際網路成為大家取得知識的重要管道,而網路的語言主要是英語。換言之,不論文化差異,大家都用英語彼此溝通。21 世紀,大家的共同語言是英語。學好英語,走遍天下。雖然說中國的經濟崛起,中文也越來越受矚目,但畢竟它還不是主要的國際溝通語言。國際上的商業活動或學術交流或研討會等活動,主要還是用英語。
全球化的時代,英語越來越重要。念中學的時候,數學好的,也許可選擇的大學科系較多。但大學畢業後就業,用數學的機會不多,倒是英語變成就業的語言。英語流利的人,佔盡就業、升遷和外派的優勢。因此,筆者常勸導大學生要利用時間有計畫、有效地把英語學好,未來離開學校後的路子會較寬廣。現在就業市場也已經全球化了,有哪一家好的公司不是跨國公司?因此,不論你從哪裡畢業,你的工作可能在世界各地的某個城市。就算你只想在台灣的公司上班,你也可能被派到非洲、南美洲、東南亞或阿拉伯工作,這可是由不得你耶!來參加會議的學者,完全不懂中文,但皆能用英語流暢表達思想感情,透過言談對話,交換訊息、溝通意見,建立情誼。今晚的國際交流聚會,驗證了英語的重要性。
About莊坤良
美國南加大英美文學博士
現為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