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語培力 強化競爭優勢


 

       兩份國際間最具指標性的「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先後出爐,攤開它們的評分欄目,兩者不約而同納入了「基礎教育」,其中洛桑管理學院更細分出「語言技能」,顯示外語能力在全球競技場上的重要。在瑞士、丹麥這些全球競爭力模範國,小學外語課程已行之有年,或許也能為我國帶來一些啟發。學外語除了具備經濟競爭力外,還有別的價值?就有孩子說,外語讓他們多了接觸異國文化的機會,也使他們從好奇、關心異地風土民情,培養出一生受用的國際觀。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2009年世界競爭力年鑑》(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及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版的《全球競爭力排行》(2009 IMD Competitiveness Rank),先後公布,交叉比對這兩份各國政府成績單,看出了一國長期蓄積的競爭力,如何幫助一個國家「抗壓」。《全球競爭力排行》5名的撰述委員在報告開端寫著:「今天的經濟困境,恰巧凸顯出(一國政府)眼光遠大,不放棄持續培養競爭力的重要。」

       什麼是需要眼光及永不放棄的長期政策?教育正是其中一項。《全球競爭力排行》團隊將「基礎教育(Primary Education)」列為評分欄目,並分析指出,基於「基礎教育增加了每名工作者的效能……,工作者缺乏它,會成為產業阻力;在企業裡,缺乏基本訓練的工作者,將因無法生產較複雜或較高價值的產品,而難以求得發展。」

       洛桑管理學院更直截了當地將「語言技能(Language Skills)」納入每年《世界競爭力年鑑》評比項目,衡量標準是國民的語言技能「能否符合企業需求」。上述標準,正好說明將將外語學習納入基礎教育的必要。將外語加進基礎教育內容,讓每一名義務教育接受者,離開學校時,即具備最基本的與他們競爭能力,這對國家及個人發展而言是雙贏。培養外語人才無法立竿見影,納入基礎教育或義務教育課程已成為勢之所趨。

       觀察在《世界競爭力年鑑》及《全球競爭力排行》中名列前茅的國家,瑞士、新加坡、丹麥、加拿大、美國,她們有個共通點─皆具有規劃長遠的外語教育系統,或較佳的外語學習環境。瑞士、加拿大、新加坡憲法規定一個以上的官方語言,丹麥擁有享譽全球的外語扎根教育,美國則是多元民族國家,探究她們如何為國民建構外語養成體系,或許可以多了解一點這些國家何以能具備他國難以超越的優勢。

 

瑞士(Switzerland

多元語言教育迎向全球化

       瑞士每10年做一次使用語言調查,上一次是2000年,在人口728.8萬人中(2009年為770萬人),共有4種官方語言,目前以德語為母與者約占人口63.7%,法語占20.4%,義大利語占6.5%,第四官方語羅曼許語(Romansh)0.5%,近年由於移民增加,克羅埃西亞語、阿爾巴尼亞語、葡萄牙語使用人口甚至超過羅曼許語。

       瑞士憲法規定,教育方針由各行政區自行訂定,因此各區之間的教育方針及內容差異性大。但各區基本是依照政府1975年頒布的大方向,將外語學習納入義務教育,除德語區因方言普遍,學童自小學二年級先學正歸德語外,全國小學生都從五年級開始學習另一種官方語,相互學習的精神一直是瑞士人引以為傲的傳統。

       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曾委託伯恩大學作過一項調查,絕大多數瑞士民眾認為,將外語學習納入義務教育的政策讓他們終生受用。這項研究同時統計出,在歐盟國民中,瑞士人至少會說兩種語言,雖落後於荷蘭人平均的三種,及盧森堡人的2.2種,仍遠高於歐蒙納入東歐國家前的平均數1.14種,名列前茅。

       然而,已具備兩種語言能力的瑞士人仍有「怕落人後」的焦慮。使用德語的蘇黎士行政區於2001年9月,在「產業及輿論壓力」下,宣布自2003年起將英語始學門檻從七年級(13歲)提前到小學三年級(9歲),比開始學法文還早2年,也比13歲學英語的法語區孩子早了4年。

       德語區將英語視為第一外語的舉動,引發法語區民眾激烈反彈,抗議法語遭邊緣化,也有語言學家憂心瑞士最引以為傲的立國特色之一,就要被英語帝國攻陷。只不過,反對一方的力量猶如螳臂擋車,2002年底又有八個德語區內的行政區,將小學中優先教授的外語從法語改成英語。

       在法語區長大的16歲女孩柔伊,英、德語流利,儘管她和多數法語區居民一樣,鮮少用德語,但她不否認有外語能力的好處。而且,少數族裔在瑞士找到工作,德語能力是基本門檻,但絕大多數瑞士人仍認為,還是學英語實用。對柔伊來說,英語幫助她「看更多書,聽更多音樂,也讓我體會不同文化」,文化是她最感興趣的項目之一。

       許多瑞士家長直言,希望孩子能使用「全球化」(意指英語)的語言,原因很簡單,如此孩子日後才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有些家長因為無法預期政府何時將義務教育,提前或延長教授英語,已早早將孩子送入私立雙語學校。

       瑞士部分機構及龍頭企業如瑞士銀行(UBS) 、羅式藥廠(Roche) 、Novartis等,紛紛把英語印上內部刊物,或訂為內部溝通語言,都加深了家長的焦慮。

       出生在瑞士法語區的母親法蘭馨,兒子正在念大學,但談起兒子小時候學外語,她有另類見解。她說:「我希望他學拉丁語,而不是德語,雖然拉丁文已經沒人使用,但學過拉丁語就知道法語的根源。可是,我也希望他學好英語,英語最實用。」

       在瑞士,「孩子該學哪種外語」的辯論沸沸揚揚,我們也從中聽到另一種聲音。該國法語區出身的語言學家葛安認為,把英文視為「全球化語言」的觀念,有偏頗之虞,因為全球化的要件之一就是語言多元,英文並不能與全球化劃上等號。

 

加拿大(Canada

外語教育強調尊重多元

       語言學家葛安的看法點出了外語學習在全球化風潮中的本質,一種因地制宜、雖需求而生的特性,距離亞洲較近、擁有較多亞洲移民的加拿大,或許是另一個例子。加拿大的公立學校自1982年依憲法,於全國展開英、法雙語教育。之後,基於增加種族間的相互尊重及了解,另外從九年級(相當我國國中三年及)提供外語課程,華語、西班牙語都在選項之列。

       早年移民加國,後來在臺灣任教多年的一對大學教授夫婦,女兒都在加拿大出生、長大。根據他們的觀察,加拿大外語教育的最大益處,就是「增加每個人對他人母語的尊敬和了解」,進而對其他文化產生好奇,這也是培養孩子國際視野的第一步。他們認為,加拿大政府在宣傳外語教育政策,政策才有更多機會被人民接受。」這一點值得其他國家參考。

 

丹麥(Denmark

加強交流接觸他國文化

       丹麥,是另一個外語教育政策成功的國家。丹麥教育部長豪德(Bertel Haarder)曾說,該國缺乏自然資源,人就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而能使人發揮最大效能的就是教育。再者,丹麥人清楚知道自己的語言不是國際主流語言,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具備外語能力,與外面的世界溝通、互動,或是吸收新知。

       丹麥學童從小學三年級(9歲)開始學習英語,七年級(13歲)或八年級(14歲)起可選修德語或法語。長久以來,丹麥就採用「溝通式」方法教授外語,9歲孩子開始接觸英語時,老師以角色扮演、唱歌、對話、遊戲等具有創意的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日常生活中能馬上使用的淺顯內容,學習重點在訓練孩子聽力,閱讀並不是這一階段的要務。

       當孩子在課堂上接觸基本生字後,老師或家長常發現,孩子能在生活中,從電視、電影、音樂、電動玩具,甚至是一些教學互動網站,如mingoville.com,自行學到更多英語用法。丹麥的教育原本就追求「自主思考」,學生的學習不只發生在教室,更不是被動聽課,而是自行找尋、蒐集課程主題料,再回到課堂與同學、老師討論,由實際狀況看來,其外語教育也有著相同的脈絡。

       一向積極因應全球潮流的丹麥教育部,也鼓勵各級學校與他國交流。如丹麥奈斯特維德高中(upper secondary school in Naestved)就與中國江蘇的嘉興中學簽下協議,每年兩校互換師生到當地學習語言。奈斯特維德高中發展策略之一,就是「國際化」,該校與法國、克羅埃西亞、德國、捷克等國的中學,都有合作計畫,使年紀15到18歲的學生有機會接觸他國文化。

 

日本(Japan

2011年起英語教育提早2

       《全球競爭力排行》中,除新加坡外,第2個擠進前10名的亞洲國家是日本。日本公立學校學生目前從13歲起學外語,但日本政府近來想急起直追,已於2008年4月宣布改變教育方針,預計2011年4月開始,學生從小學五年級起必須學外語,每周至少學英語1小時,和臺灣小學現行方式類似,只不過眼前2009及2010學年度還屬於過渡期。

       家住東京、自己是英國碩士的母親澤邊京子,有一個7歲大的女兒。澤邊認為,政府讓孩子11歲才學外語,實在太慢。她在女兒4歲的時候,就送她進英語會話學校。

       對「說外語」避之唯恐不及,是大多數日本人給人的印象,澤邊認為,是國家的教育政策不求實用,造成如此結果。學生在學校學了一堆文法、字詞,坊間私立英語會話班櫛比鱗次,教室裡從來不缺學生,但見到外國人,大家仍是啞口無言。今年夏天她去英國倫敦旅行,當她開口說英語時,寄宿家庭的女主人竟然說:「哇,你會說英語!過去來我家寄宿的日本人通常都不會說英語。」令她啼笑皆非。

 

南韓(Republic of Korea

投入4兆韓圜增聘師資

       再看臺灣另一個近鄰──南韓。南韓總統李明博2008年上任前,即提出「公共教育計畫」,英語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環。李團隊訂定的長遠目標是向新加坡看齊,學校教育全以英語授課;而階段性目標則是,2010年起所有中學的英語課以全英語授課;2013年起,高考英語能力測驗改採等級制,設一到九級,平時成績達最高級一級者,不必再參加考試,目的是確保學生高中畢業時,都能用英語流利地進行日常會話。

       為達以上目標,李團隊計劃在執政5年間,投入4兆韓圜(約1,064億元台幣),2013年前增聘2.3萬名專任英語教師,並引進英語專任教師制度,每3到5年更新英語專任教師合約,只要能力不足即予汰換。據調查,該國共有國中小及高中英語教師3.3萬人,有能力英語授課者約占1成。此外,小學三到六年級的每周英語課程時數,也要自2010年起從1到2小時增加至3小時。

       只是李明博的英語教育計畫一出,引發教師、家長及教育專家強烈反彈,認為他下藥太猛,學生將無法適應。李明博在輿論壓力下只好放慢腳步,以實現中學英語課以英語授課為叩門磚,逐步強化英語教育。

       正當該國中央政府與民眾拔河之際,地方政府選擇跑在中央政府前頭,尤其首爾所在的精畿道。首爾市教育廳2008年3月下令一所公立小學,以實驗性質,將三年級8個班及四年級10個班,分成實驗、比較兩組進行實驗,實驗組由外籍教師搭配韓國教師兩人一組,就英語、數學及科學等科目以英語授課,比較組則照常每周上1小時英語課。京畿道教育廳也將2011年納為政策,去年起就在部分學校,實施普通科目以英語授課的「浸入式教學」(immersion teaching)。

 

歐洲(Europe

小學開始學第一外語

       歐洲國家組織「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1995年公布《教育學習白皮書──邁向學習社會》(Teaching and Learning –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闡明每一位公民應該流利地使用2種區域內語言,而該區主要使用語言為英、法、德、西、義語。在2000年舉行的里斯本高峰會(Lisbon Summit),更依此白皮書,明定語言學習能力(Language Learning),與資訊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科技化(Technological Culture)等,並列為基本技能。

       1998年,幾乎所有歐洲孩童於小學開始學第一外語。一般而言,他們從小學高年級或中學低年級起,每周學習第一外語3到4小時,學習的目標語言以英語最多,其次是法語,教學法多彩「浸淫教學法」(immersion teaching method)。

       歐盟2009年9月底公布一份2007年語言調查報告顯示,愛沙尼亞9成7的高中生至少學過兩種外語,僅落後捷克、盧森堡、荷蘭、芬蘭的百分之百,及斯洛伐尼亞、斯洛伐克的9成8。據調查顯示,歐盟有提供資料的21個成員國中,有14國以英語為最常用的外語。  

       位於中亞的亞塞拜然(Azerbaijan),多年以來俄語就是其義務教育的一環,但當她與俄國的關係疏離,門戶洞開之際,政府也體認到必須在英語教育上加把勁,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植入先行經驗。該國教育部長馬丹諾夫(Misir Mardanov)2009年9月初宣布,亞塞拜然將接受英國官方教育推廣組織「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協助,從英國引進教材及教師,增加首都巴庫(Baku)7所中學的英語教育時數,將視試辦績效,作為加強全國學校英語教育的參考。

       接觸過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人民者,往往對當地人民的外語能力,印象深刻,那當然歸功於他們外語教育。

       這必須從17世紀說起,中古世紀日耳曼人長期占領現在的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德語因此深入兩國民眾的日常生活,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兩國被迫加入蘇維埃聯邦共和國為止。戰後,俄語挾政治力成為第一外語,地位之崇高,三國語言幾乎淪為配角。當時,學校除大力教授俄語外,英語、德語是唯二教授的外語。

       但情況在她們於1991年脫離俄羅斯獨立後有了變化,學校逐漸增加德語課程,成為與英語分庭抗禮的外語學習選擇。之後,隨著經濟開放、2004年加入歐盟,外語教育更往下扎根,以拉脫維亞為例,孩童7歲起接受九年的義務教育,小學三年級起開始學習外語,通常是英語,小學六年級起再施以第二外語教育,完全符合歐盟「學童需及早學習兩種外語」的既定目標。

       在愛沙尼亞,有些5歲的孩子從幼稚園起學習外語;入學後,全國學生能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學到英、俄、德、法語中至少2種。

 

英國(United Kingdom

外語教育擬提前至7

       在非英語系國家,英語因為通用性廣,自然成為學習重心。然而,在英語發源地的英國,其義務教育體系裡的外語學習狀況,反而令人相當好奇。

       由於英語左右逢源,英國的外語教育成效在歐洲國家之間,並不突出。然而2007年,當時的教育大臣強森(Alan Johnson)採納該國教育專家狄潤寧爵士(Lord Ron Dearing)建議,提出2010年英國公立小學學童自7歲學習一種外語的政策。強森當時高喊:「學習語言,越早開始越好。」

       現在,狄潤寧爵士的建議已進入白皮書階段,成為「初級語言綱領」(Primary Languages Framework)的基礎,目標就是從2010學年度起,第一外語始學門檻從現在的11歲,提前至7歲,目前已有小學開始施行,但還沒有普及全國。在英國,既有的選項以德語、法語及西班牙語為主,其中以法語最受學生歡迎。

       一位英國小學教師表示,要所有小學都教授外語有技術上的困難,因為小學缺乏專任語言教師,加上小學課表原本就相當「豐富」,外語課要擠進課表,頂多每周只有1小時,根本聊勝於無。目前看來,與狄潤寧爵士的理想「讓學生(14歲參加中等學力會考前)有7年時間,建立對外語的知識、自信與經驗」,還需要一段努力的時間。

       狄潤寧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10年前,英國中小學義務教育中必修的外語課,提供到學生16歲為止,但後來調降,目前只有中學頭3年備有外語課程,到了14歲,外語課變成選修,絕大多數學生選擇放棄,每一所中學能堅持學習外語的學生數,往往少於政府理想中的50%。因此不少英國中學的語言教師,期盼「初級語言綱領」能改善現況。

       邁斯特是一位法語教師,她在倫敦一所中學教了4年書,課餘時自己回學校學中文。當她被問到,「英國學生會不會不知道為何要學習外語」時,她笑了,顯然答案被料中。她說:「這是我工作中最困難的部分,因為學生不知道在這說英語能暢行無阻的世界,他們為何還要學外語。」

       邁斯特說,老師通常還是必須苦口婆心地,從「全球經濟」、「海外求職」、「語言專長」等設想得到的角度,讓學生理解仍有英語行不通的時候,而依照她的經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舉辦海外旅行,帶學生跨越海峽,到歐陸增加實戰經驗。此外,在教材中加入與文化相關的元素,也是引發學生興趣的最佳方法之一。

 

從語言中

學習尊重他國文化

       採訪過程中,英國的語言教師們不得不承認,外語學習在英國帶有「菁英」色彩,願意努力學習的學生多半來自中產家庭,藍領家庭的家長或學生則認為,外語和他們的生活或未來沒有直接關係,學校不教,他們也樂的輕鬆。

       一個初秋午後,在倫敦市郊沃林漢中學的法文課上,老師對一群10多歲的學生提了一個大哉問。老師問道,「學外語為什麼重要?」有的學生托腮思考、有人拋出搞笑的答案,但卻有一個女孩很篤定的回答,「它重要是在當你去到一個國家,在那裡說當地的語言,表示對當地人的尊重,如果你不試著說他們的語言,那真的很沒禮貌。」

       女孩的答案,不僅讓老師聽了回味再三,也反映了在女孩心裡剛萌芽的國際觀。國際觀不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嗎?

       此外,她的答案還點出擁有國際觀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平等。我們看待其他國家,不因為她的國民生產毛額低,就看輕她,覺得她不值一顧,也不因為她經濟強盛,就全盤接受她的價值觀。一個國家,她的首都街頭可能有尾隨你、強迫你買東西的孩童,但這個國家的燦爛古文明可能留下讓人驚羨的歷史遺址,令你看了以後,覺得今生無憾;一個國家,她的首都可能氣勢磅礡、泱泱大風,但廟堂裡的人,也許就是下令殺害千百里外無辜平民的傲慢官僚。當我們在關心時局外,我們對世界往往會有不同於表面印象的看法。

       國際觀很抽象,但是它也可以輕易的從生活裡滋養出來,學習外語是助長它的肥料。已經回到加拿大丁居的退休教授認為,「一個人懂外語,但可能從來不注意國際時事,但是具備外語能力,它可以幫助你熟悉或了解國際事務,進而培養出國際觀。」

 

多一種外語

多一個機會

       在英國,學校開設「公民課」,課堂上除教授政治、環境相關議題外,拓展孩子國際視野也包括在教材當中。然而,英國人較少使用「國際觀」如此恢宏的字眼,他們只是踏實的教育孩子,在他們生活的小島外,還有更大的世界。以沃林漢中學(Warlingham School)為例,該校與非洲納米比亞(Namibia)的高中訂有交流計畫,每2年彼此師生會造訪對方學校,學生因此從中體會了完全不同於國內的風土民情及傳統。

       若英國的外語教師說學習外語有「菁英」色彩,那國際觀是否也為菁英獨享?可能是,但臺灣教育普及程度之高,及經濟實力之雄厚,菁英與非菁英之間的界線,早已相當模糊。而一國民眾有愈多人具備國際觀,這個國家的整體胸襟就愈開闊,愈能與他人交流。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想法會彼此激盪,經驗能相互分享。臺灣人擁有很多的優點,都需要透過具備國際觀的人,向國際宣傳,讓海外的朋友知道。國際觀並不是一味的接受,更重要的是截長補短。

       外語與競爭力的關係,和外語與國際觀的關係一樣,兩者之間的關聯並非絕對、也非因果,但相較於毫無外語能力者,多具備一種外語能力的人,機會相對較多。服務於日本市場調查公司的澤邊表示,「在日本,各行各業都在尋找外語人才,所謂外語人才,不僅要會說外語,更要具備國際產業知識、懂得本行的國際標準。」

       再把眼光拉到國家層面,一個國家外語人才多,國家足以憑藉跨越地理疆域,使其有能力爭取與他國來往的後援就越堅實。學習語言對大多數人而言,需要時間,速成只是引君入甕的廣告詞,在現實環境裡比登天還難,正因為政府深知外語扎根工作無法炒短線,所以將外語教學納入基礎教育。在全球化浪潮撲天蓋地而來的時代,不重視外語教育的政府,註定要將發展機會拱手讓人。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