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學生英語溝通能力的思維與策略


       在全球各國透過高等教育致力於培育現代人才的21世紀潮流中,培養大學生的英語文全方位能力、宏觀視野、人文素養,與國際化教育品質,已經成為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國家核心政策。西方先進國家早已將這些國家興盛相關的配套措施列為施政的重點。曾擔任美國前哈佛大學校長各20年的James B. Conan(1933 – 1953)與Derek Bok(1971 – 1991),以及柯林頓時代的傑出教育部部長Richard W. Riley,均以推動國際化教育、外語能力,與人文素養為優先的重點政策。當前的亞洲地區國家中,新加坡、韓國、印度與中國大陸,也朝這方面表現得很積極,且成效斐然。身為「亞洲四小龍」,享有「台灣奇蹟」美譽的台灣,如今卻逐漸為其他國家所超越。
 

       在今(2010)年1月6日,由行政院研考會與政大公企中心聯合舉辦的「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研討會中,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教授發表了一篇重要演說:「台灣的大學國際化教育面臨的挑戰」。賴校長鄭重呼籲:大學生應有的「國際化要件」,首推「有好的外語能力,尤其是英文。」(參閱English Career 2010 Vol. 32, March,頁29-33。)對國際教育與學術交流極為重視的賴校長,很清楚當前大學生嚴重的英語溝通能力問題。其實,早於2008年起,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教授所主持,筆者有幸參與的提升全民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策略會議中,大家就已經嚴肅地注意到大學生外語能力薄弱,與台灣國際人才不足所面臨的危機。
       台灣具有優質的人才,但如何在這全球競爭的21世紀裡繼續脫穎而出、維繫以往的國際競爭優勢,各大學主管與師生應深深體認自我的「當責」(accountability)共識。其中,為因應「英語文教育與國際化的挑戰」,政府也亟應規劃高等教育的中、長程核心發展策略。
 
美國東西中心國際會議的高等教育啟示
       今(2010)年七月初,筆者與高天恩教授、黃光國教授等學者,應邀前往美國夏威夷參加「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舉辦,為期五天的EWC/EWCA 50th Anniversa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0(2010東西中心暨學友會50週年校慶國際會議),並發表有關國際化教育與人才培訓的論文。來自全球35個國家的八百餘名與會學者(友)聚集一堂,在檀香山國際會議中心(Honolulu Conference Center)腦力激盪地回顧,並探討東西中心對全球多元發展的巨大貢獻,與未來宏觀願景的規劃和落實之道。在包括國家元首、總理、學界領袖、科技與跨國企業領航人在內的學友中,大家最大的共識是賡續拓展國際化教育、精進英語文統整性之實用能力、提升高等教育品質,與廣結國際善緣;如此方能在變化莫測的21世紀多元世界中締造創新價值,並維繫永續性的國家發展與國際競爭力。
       雖然與會的800多名學友來自四面八方,語言與文化背景迥異,然而大家均能流暢地使用英文,尤其是在英語的口語表達方面,使得一場典型的國際會議在溝通與交流上,變得順暢無比、成效非凡。在場的英語教育專家,也是知名的 World Englishes《世界英語》期刊創始人之一的史密斯(Larry E. Smith)博士感慨地說,「英語已經不再是『英美加澳』人士的專用語言,而是屬於當今全球人類的共同國際語了。」(English is no longer the language used only by the British, Americans, Canadians, and Australians, etc., but one that belongs to all of the human beings in the world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 IE.) 這一句話對當前台灣大學生英語文能力日益衰退的現象,極具啟發性的警示。如何協助當代大學生領會英語文的強勢發展與穩定的國際地位,從而由多元的面向具體提升「聽、說、讀、寫、譯」的英語文基本實用能力,不但是一種當務之急的全民共識和嚴苛挑戰,也是大家應該共同承擔的重大任務。
 
Who Owns English?(誰擁有英文?)
       史密斯博士的評論,令人想起了2005年3月7日英文Newsweek《新聞週刊》的「封面主題」報導:Who Owns English?(誰擁有英文?)其主要內容為身為國際語言(International language, lingua franca)的英語,已經是全球「經貿、科技,以及持續的競爭力提升和加持所需要的語言。」(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increasingly empowerment.)該封面故事的另一副標題則寫著:“Non-native speakers are transforming the global language.”(非英語人士正在轉變著這國際語言。)
       其實,《新聞週刊》早在28年前(1982年11月15日)刊出另一系列「封面主題」報導:English, English Everywhere(英語,英語,到處都是英語)。該長達八頁的封面故事強調:「不管你喜歡英文,或詛咒英文,它已儼然成為一種最貼近國際語的語言了。」(Like it or curse it, English has become a closest thing to lingua franca.)《新聞週刊》強調的理由是:「英語已經是全球經貿、流行文化、外交、科技,與高等教育的共同語言。」15年後,語言學家David Crystal (1997)也在他的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英語:國際語言)一書中,驗證了英語的國際地位。
兩年前(2008)的11月9日,政大公企中心主辦,陳超明教授主持的跨時代英語演講討論會中,邀請了英國語言學家David Graddal現身說法,進一步闡釋了全球化英語時代與英語的「演進」現象。David Graddal的讜論除了進一步驗證史密斯、David Crystal與《新聞週刊》的深入分析與預言外,更從21世紀高等教育與國家發展趨勢,來論述全球各國英語政策的前瞻。
 
Graddal藉由他的新著 English Next《英語下一步》明確指出:
 
1. 在未來10-15年中,亦即2010 – 2015, 全球使用英語的人口將增加至20億,約佔世界人口的29%。
2. 在未來10年中,學習英語的人口之年齡、成效與實際需求,將趨於多樣化。
3. 只會使用一種語言的人(monolingual),將面臨未來經濟的黑暗期,甚至末日。
 
       面對著上述一系列的當代英語發展與英語學習新觀念,台灣的大學生應該深入體會英語在當前與未來世界發展中所掌握的根深蒂固之地位,從而應及時覺醒,並運用務實的學習策略,在老師的教學與輔導下,展現學習動機、勤於歷練,方能有效地逐步提升英語文聽、說、讀、寫、譯的統整能力。
 
摒除大學生開口「菜」英文的基本途徑
       台灣的大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脆弱,那是一項眾人皆知的教育事實。英語口語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跟閱讀素養欠佳有密切的關聯。由於缺乏從廣泛閱讀來汲取各種文類(genre)的優質詞彙、語法範典、修辭藝術,與文章所凸顯的多元知識,因而大學生應能預期培養出的英文寫作能力,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英語的閱讀歷練,跟口語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是相輔相成。根據美國教育測驗中心(ETS)所公布的最新國際英語能力評比,台灣受測者在英語的成績,無論是托福(TOEFL)或多益(TOEIC),均落後於韓國與中國大陸,尤其是說、寫兩種「產出性能力」(productive skills)的表現。這種現象應該是源自於跟一般大學生沒能有效按部就班地培養英文閱讀所致。
       今(2010)年元月16日《聯合晚報》的記者嚴文廷發表一篇題為「台政大博士生開口『菜』英文」的新聞。報導中引用一位政大財管所張姓博士生坦言自己面對的困境:「國際會議場合,演講因為準備充裕,可以表現良好,但台下的茶敘卻因為怕外語能力不夠好,只能當個微笑先生。」的確,無法以英語進行口語溝通能力的困擾,是許多本土博、碩士生的夢魘。
       提升大學生英語文能力的基本途徑之一,要善用「目標與成效取向」(product-based orientation)的學習策略,來引發自我的學習動機。換句話說,學習者心中要有揣摩、展望,或想像自己能說、寫流暢英語的「預期目標」。為了建構並強化此種實用能力的培養與學習動機,大學生宜應透過課堂上教師指定的教材、參考資料、報章雜誌、網路新聞等,廣泛地閱讀各類生活化與啟發性的英文文章。藉此不但可以達到專業課程的學習目標,同時也可直接汲取實用英文詞彙,並歸納出文法的規範。最後,利用參與課堂活動,或同儕練習、討論的機會,將閱讀所得,儘量應用於實際的口語溝通中。如此一來,大學生不但可以逐步精進英語文閱讀能力,還可以將閱讀文章所得之多元資訊,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資料庫。這種「效能取向」(Product-based approach)與「教材本位」(Contents-based learning/teaching)的思維,是英語學習與外語教學的務實途徑。大學生若要摒除開口「菜」英文的心理恐懼,不妨立志嘗試這種自我歷練的英語學習方法。
       例如,台大經濟系使用的一本「個體經濟學」教材Microeconomics(Don E. Waldman著),不少學生讀來頗為吃力。可是當筆者翻閱該書時,發現其中的英文用字遣詞、語法結構、編排設計,以及實質內涵,應該是正常的高三或大一學生應可理解的絕佳「英語文教材」。試舉該書第七章,第174頁的片段為例:
 
When asked this question in class, one very bright student once responded, “A firm is an organization that uses resources to produce output” Asked on follow-up to define “organization,” the student continued, “… and an ‘organization’ is a collection of capital and labor.” These are good answers, but they neglect to mention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A firm is created by someone–and it is created for a purpose. What might that purpose be?
 
       在教材的閱讀與理解難易度上,受過正常的英語文基礎訓練之學生都會瞭解,第一、 二句中的 When asked與 Asked ,都是由「副詞(從屬)子句」轉換(transformed)為「過去分詞」的語法結構,目的是將句子變得更精簡有力。原文應該是:
 
When the students were asked this question in class, one very bright student once responded, “A firm is an organization that uses resources to produce output.” When the students were asked on follow-up to define “organization,” the student continued, “… and an ‘organization’ is a collection of capital and labor.”
 
       大學生由於受制於某些高中考試取向,與不正常填鴨式教學的影響,語法結構的理解與使用能力不足。因此,透過大學非英語課程的英語教科書閱讀,仍然可以有效彌補高中英語教育的缺失,從而逐步藉由廣泛閱讀,來提升英語文的一般實用能力。藉由此種字句清晰、內容新穎的文章,學生可同時習得現代英文詞彙的運用,與新知識的建構。例如依上下文,文中的firm就是「公司」;uses resources to produce output 就是「利各種資源來生產產品。」capital and labor就是「資金與勞力。」
 
廣泛閱讀是練就說、寫英文的不二法門
       在台灣,我們常聽到如何「背英文單字」、「背英文文法」的勸告。其實,英文單字不可死背,文法也重在理解與活用。廣泛閱讀各種文類的郝文章,是培養說、寫英文能力的不二法門。為了提升大學生的英語文能力,並建構新知識與國際宏觀,當前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已經普遍地推動「全英語授課」的教育政策。若大學生能依循前述的閱讀觀念和思維,課前充分準備,課堂上則可有效地在教授的輔導下,勤於討論、耐心練習,則可藉由「內化」(internalization)的過程,摒除錯誤的英文學習策略,並循序漸進地培養英語聽、說、寫之能力。
例如,下列這段國家廣播公司(NBC)脫口秀主持人Jay Leno 所撰寫的感人短文,就涵蓋了許多優質的詞彙、語法結構、修辭類型, 和人生哲理。大學生細讀並瞭解內涵與句法結構後,必可逐漸感受到英語文句型與用字之美,與人生觀念的啟發。若能大聲朗讀,則領會的語感必更深。
 
To me, one of the greatest books ever written is Charles Dickens’s A Christmas Carol. Why? Because of its simple premise: Doing the right thing makes you feel better. It’s not a religious thing. It’s just that doing good things will improve your life. Let’s face it, you cannot eat the whole pie or you’ll make yourself sick. Eat some, and then give whatever is left over to other people. (Jay Leno) 
 
       這段感性的英文,不但內容充沛,文字簡潔有力,還能引導讀者領會英國小說家狄更斯所著《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感人肺腑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段落中所使用的清晰句法(文法),包括過去分詞如the greatest books ever written、動名詞如 Doing the right thing、受詞補語如 make yourself sick、當受詞的名詞子句如 give whatever is left over to other people等,均可透過此種閱讀練習與文章欣賞的過程,自自然然地了解文法結構。
今(2010)年4月23日應邀至靜宜大學參加英語教育學術研討會的語言學家Roger Nunn與 James Dean(JD)Brown,均強調英語閱讀與說、寫能力培養的密切關聯性。先前許多著名的語言學者如Patricia A. Duff, Susan Gas, Merrill Swain, Rod Ellis, Mike Long, 以及Stephen Krashen等,也積極倡導如何從廣泛的閱讀著手,循序形成「汲取」(Input)、「互動」(Interaction)、「攝取」(Intake)、「產出」(Output),與「任務執行」(Tasks)的自然英語學習方法。
       台灣的國中、高中與大學生一向沒能應用此種自然學習的方式,反而只知死背枯燥乏味、支離破碎的文法規則,卻不能學以致用,難怪英文實用能力無法提升。
       生活化的英文素材,有助引發大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了解文法與文章內容的掌握與應用。例如下這一篇刊載於2010年6月2日《聖荷西水星報》(San Jose Mercury News)的啟發性文章(Ron Wayne, Apple’s Lost Cofounder, Has Never Owned an Apple Product),很適合當代大學生藉由賞析意義深遠的精采文章之同時,培養創新判斷力,與肯定學習、奮鬥價值的人生態度。茲摘錄該新聞報導之重要段落如下:
 
Ron Wayne, now 76, is one of the most luckless men in the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 In 1976, he co-founded the Apple Computer Inc., together with Steve Jobs and Steve Wozniak. He designed the company's original logo, wrote the manual for the Apple I computer, and drafted the company's partnership agreement. That agreement gave him a 10 percent ownership stake in Apple.
However, Wayne was afraid that Jobs' wild spending and Wozniak's frequent “fancy” would cause Apple Computer to fail. Thus, he decided to give up his role after 12 days. Terrified to be the only one of the three founders with assets that creditors could seize, he sold back his shares of Apple Computer Inc. for $800, which is equivalent to $22 billion today. (June 2, 2010 San Jose Mercury News)
 
       這篇以家喻戶曉的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董事長賈柏斯(Steve Jobs),及其草創時期的合夥人Steve Wozniak 與 Roy Wayne 創立Apple公司的傳奇故事,不但是引發大學生閱讀動機的警世佳作,更可啟發一般大學生的人生思維。文中的斜體字是筆者建議大家深入了解的關鍵字。耐心細讀本文後,大學生應可因文章內容而感興趣,從而認同英文閱讀的價值與效益。
 
大學生歷練英文口語表達的基本方法
 
       大學博、碩士學生雖然專業課程學得好,可是卻無法在人際應對之間開口順暢地說英語的原因有二:心理障礙,與學習方法的偏差。改善的方法要從大一開始,就開始積極預作心理與態度上的準備。這也就是英國語言學家Zoltan Dörnyei所強調的「內在學習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與「外在學習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的培養。內在的學習動機可有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意志、教材和學習過程來歷練。外在學習動機則需外加的教師之「教學動機」和方法,以及英語文教育環境作為配套。從台灣整體的教育環境來衡量,外在的學習動機如英語文教師的質與量、英語教材、實體與虛擬學習資源、英語教育政策等,都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核心關鍵在於學生本身能否善用現有的充裕資源,並依循教師的教學和輔導,孜孜矻矻地從閱讀能力出發,進而培養英語口語表達的能力。
 
「破冰」(ice-breaking)的勇氣與機會的掌握
       克服心理障礙的第一步是將「接受性」(receptive)能力如閱讀與聆聽,與「產出性」(productive)能力如口說、寫作密切配合。例如,課堂上有機會以英文回答、發問,或討論時,宜毫不猶豫地參與。只要能有「破冰」(ice-breaking)的勇氣與機會,就可以逐步克服心理的障礙,從而循序建立英語口語表達的信心與興趣。
筆者在世新大學英語系「英語修辭學」班上有一位社會心理系的輔修學生。學年開始時,他的英文說、寫能力頗令筆者憂心。然而,這位同學用功與敬業的程度,令人佩服。課堂上展現的「英語發問」和「教學活動」參與之熱忱,使得他不但學業精進,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速度,更令人難以置信。一年下來,他已能隨時在各種場合,信心滿滿地開口說英文。
 
團體動力學習法
       在英語練習活動中,由老師在場輔導的同儕小組(約5-6名)練習之「團體動力學習法」(group dynamics), 不但可以減輕參與同學的壓力,同時也可以藉由同學的集思廣義與腦力激盪,在大家的「英語討論」練習中,衍生具體的思想和結論,並達成人人開口說英語的學習效果。練習的方法是由老師指定這種啟發性的題目讓小組成員討論。例如,本文所列舉的San Jose Mercury News啟發性文章:Ron Wayne, Apple’s Lost Cofounder, Has Never Owned an Apple Product,就可讓小組成員討論Ron Wayne的作為,以及Apple Computer, Inc. 的 Steve Jobs 應否因Ron Wayne當年對Apple公司的貢獻,給予適當的濟助。
       討論過程中,每一位成員均要同時記筆記(taking notes);俟討論活動該一段落後,每人均再上台扼要報告心得。此種練習,雖然具有高度的挑戰性,卻能配合課程內容,附帶達成英語口語訓練與腦力激盪的多元目標。
       「團體動力學習法」的討論題目,可由老師按實際情況與需要規劃,也可配合教材內容來設計。其大前提是每一位同學都要參與討論。
 
提升英語力、拓展國際視野
       在全球化發展的國際趨勢下,英語文能力似乎已經成為跨進現代化國家的基本門檻,與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先決條件。有效強化英語文溝通能力,也是知識經濟時代拓展全民國際視野、廣結國際善緣的重要途徑。其中,以英文閱讀與有效的口語表達來達成國際間的有效溝通,是促進國際和諧與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條件。
       近十年來,政府所推動的「挑戰2008、全球接軌、提升國家競爭力」政策,一直以培養全民英語力為配套措施。可惜推動的成效並未如預期的顯著。大學生的英文能力一直未見大幅度提升,尤其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方面。一般大學如此,技職體系的學校尤然。
針對這項當前極為嚴肅的教育問題,行政院研考會特別在2010年1月6日,假政大公企中心舉辦了一場意義深遠的「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研討會。English Career(32期,2010年3月)特別將全部與會學者的演講與專論,彙整成「台灣英語教育與國際化的挑戰」專輯。其中,每篇論述均具有國際教育與國家願景開發的重要意義。本文剛好可作為該前瞻政策研討會的結論之註腳,同時也期待國內各大學的師生,體認英語文溝通能力培養的基本策略,從而落實高等教育國際化、提昇國際競爭力,與人才培育的終極高教目標。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