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20分的努力鼓勵臺灣學子踏進國際 – 專訪教育部部長蔣偉寧


教育部長蔣偉寧十分重視臺灣學生的國際競爭力,他接受English Career 雜誌專訪時,暢談國際競爭力及我們現在仍應該努力的方向。蔣偉寧說:「我還是鼓勵學生有機會還是要到國際上去看看,」不見得是要去念學位,像交換學生去個一學期也可,「其中語文的能力將是國際競爭力滿重要的一環。」

語言是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能力

蔣偉寧表示,培養個人的競爭力要從三個面向去看,第一個是人文科學專業素養,第二是基本的專業能力,個人專業能力是指不論是藝術、體育等個人各方面的專才。第三是多元的軟實力,其中包含了語言。「我通常都把語言放在最前面,現在競爭是全世界一同在競爭,語言能力不足,很多事不能做,因為你要做的事不只是local 的地方性事務,如果語言能力不足,是不行的。」

他說,如果語言能力不足,你連踏都踏不出去;以臺灣學生基本的英文能力來看, 最好的是讀,但讀懂英文的能力也只算是馬馬虎虎,寫是很勉強。蔣偉寧說,他自己指導博士論文,要學生用英文發表,這樣才能投國際期刊,但有時為了改學生的英文,改得頭昏眼花的。

英文聽跟說的能力是不足的,蔣偉寧表示,需要深入做discussion 的時候,就會覺得臺灣學生的英文能力不足。簡單的會話是可以,可是在國際間要合作、要推動一些事情、要深入去探討議題,只有基本的會話能力其實是有問題的,即便是教授可能也有這樣的問題。教授或許做presentation 沒有問題,但要討論議題時,可能涉及談文化背景時,就會發現要跟人家談這些是不足的。

蔣偉寧指出,我們在大學開設英文學程的課程,鼓勵教授用英文上課,「學校人員告訴我,這樣老師教的時候會打八折,我說:『那就應該用120% 的努力呀!』同仁說:『老師打個八折,學生聽的時候再打個八折,結果只學到六成。』那不能因為這樣就不推動,師生都應該要用120 分的努力,如果你可以學到很多,從學識到語言都有進步,對老師、學生都有幫助。」

他同意,如果一班40 多名學生只有少數外籍生,用英文上課的確有點尷尬,可是只要有外國學生坐在那裡,就應該用英文上課。要學生去習慣至少是雙語的環境,在國際競爭的現在,除了母語,至少應該再懂一種他國語言,而英語就是國際共通的語言,英文能力需要積極去推動,所有小孩都應該要好好學習。

引進外籍生帶動深度學習

蔣偉寧舉例:「你看像我們的高爾夫球好手曾雅妮,講得一口很漂亮的英語,球又打得好。以前臺灣的選手跟外國人溝通的時候,會shy,可是曾雅妮不會,講英文時自信很夠,聽起來很舒服,從容呈現想要講的話。」我們的小孩應該從小就學英文,尤其國小就開始學英文,在說跟聽這方面一定要加強。如果這方面做不好,要有競爭力其實是不行的。尤其我們一直強調要引進外籍生,要帶動國際化,就需要克服困難。

臺灣這麼小一個地方,很多地方都要走國際化,要去競爭,語言能力是關鍵。但是否學習方法應該改進?

蔣偉寧說,現在的課綱聽、說、讀、寫都要做到,以教學角度當然是以「讀」為重,考試變成著重在考閱讀。因此教育部推十二年國教,會考要加入英文聽力。但會考不是考倒學生,是學力監控,讓學生知道,經過七、八、九三個年級後,你學習的情況如何,了解學生學習的情形如何, 聽力是重要的,我們就要去監控到底學生普遍的聽力情形如何,這是要了解學生能力,不是要拿去做比序的。

回到教學面,蔣偉寧說,語言的學習,第一個當然是聽媽媽講,接著是再讀再寫,但我們通常不是這個順序,多數的教學主要是念、學單字,真正要把語言教好,應該要順著我們學母語的順序去學,實實在在地多聽多講;當然,我們的師資條件也必須再提升,才能有充分授課條件。有機會出國很好,另一方面我們也有外籍交換生到臺灣,可以雙向的溝通,讓校園有國際生,學生也有機會出國去看看,了解國際文化、增長國際視野。

學術英文需要更多刺激

至於專業的學術英文,蔣偉寧說,教育部及各大學一直持續在做英文專業學程,老師需要多花功夫, 學生雖多少會排斥,但語言能力要提升,這是必須要做的,沒有辦法。馬英九總統也希望教育部在國際上多找一些優秀學生。這有幾個面向,一是要找最好的學生。臺灣頂尖、研究型大學,學術上要進一步提升 ,要找最好的學生來;當然這有些困難,但大陸有些機會,例如可設法吸引大陸九八五大學的學生來臺灣就讀,有助刺激雙方的互動學習。

蔣偉寧說,另外一塊是從教育產業角度,如果我們有1,000 篇國際的學術研究,且約三分之一有合作計畫,這將會比有交換生更重要,可顯示臺灣擁有非常知名學術的能量。目前我們有跟很多學校洽談合作,邁向頂尖計畫,跟UC 柏克萊、芝加哥、史丹福等大學都有談到要送學生去就讀。

蔣偉寧提到一個現象,過去臺灣大學生畢業到美國就學,約有八、九成會拿到碩博士學位,現在則是不到一半, 去年他到美國訪問,去了八所大學,發現看到的多是60 歲以上的臺灣教授,30、40歲的年輕學者幾乎沒有了。

他憂心地說:「這表示我們有十到十五年的人才斷層,當我們需要人才時沒有人可以回來。」教育部這兩年努力要送人才到國外求學,是否回來不重要, 如果他們可以留在當地,拿到高學位,能夠在學術政經上有所發展,以後他們能協助臺灣,在各方面發揮影響力,這才重要。

人才培育不能單打獨鬥

人才培育很重要, 教育部要花一年時間做人才培育白皮書,從十二年國教到技職的發展,從高等教育追求卓越再到國際去學習,最後人才培育要跟產業國家發展搭上線,不能只是教育部。大學單獨談人才培育,他表示,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所有一半是國際生,找來了全世界最好的學生,而臺灣國際生的比率還太低,普遍是不足的,我們不只是量,質也很重要。10% 的國際生比率是最低的門檻。當然大學比較難,研究所比較容易些,以雙語環境教學,大學要做好這樣的準備。

蔣偉寧

2012年2月6日,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以黑馬之姿,接下教育部長重任時,外界質疑他是大學校長,要面對的教育問題是從學前、幼稚園、國小、國高中到大學,包含各種大大小小的教育面向,大學校長放得下身段嗎?

54 歲的蔣偉寧以一貫開朗的態度面對挑戰,接任三個多月來,他犧牲休假時間,認真地了解教育的大小事務,自信地答覆各種問題,他彷彿已是久任多年的教育部長。

就如同他接受 English Career 雜誌專訪時,好不容易抽出空檔接受訪問,甫坐下,他自己也說,「我也以為我到教育部工作很久了。」他正在為十二年國教問題「焦頭爛額」,但臉上掛著愉悅的笑容,不迴避問題,一 一檢視教育現場。

蔣偉寧是臺灣大學土木系畢業,到美國史丹佛大學拿到結構與地震工程系博士,他的研究專長是橋梁管理、風險管理、地震工程、模糊邏輯等。他回臺灣任教後,歷任中央大學土木系主任、主任秘書、教務長、研發長、副校長、校長等職。

談到語言學習,他以曾在史丹福大學求學的經驗表示,在需要用到英語的環境,才能促使自己專心學習。他說,剛到美國時,上一位名教授的課,「我認為他講錯了,下課時就去問,兩人講了十分鐘,結果各講各的,講不清楚。」這不只是語言問題,包括你是否能融入環境,能夠勇敢地提出問題,後來他跟這位教授成為好朋友。

他說,以為語言不好就不出國,會形成惡性循環,不要怕講錯,有機會問問題時,要做會問問題的學生。像以前中央大學請諾貝爾獎得主到學校演講,他都會先跟學生說,要聽懂諾貝爾得主講的內容是不容易,而對講者來說,要把複雜的事情讓大家聽懂也是門學問。學生可以試著去問問題,表現對演講者的尊重,這樣學生就會很認真去聽演講,問題有時是 comment,comment 是要從他講的去歸納,越是重量級越謙虛,甚至會導引學生去討論、互動。

面對各界對十二年國教的種種贊成、反對的聲音,蔣偉寧以一貫的坦然態度說,「臺灣的教育資源,普遍是可以不錯的,我們有條件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有城鄉差距或其它何問題就是要補起來,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得到的。」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