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大學 國際化教育更要深入小學/專訪桃園市教育局長高安邦


桃園市向來是台灣的國門之都,但自去年底升格為直轄市前,桃園與其他縣市一樣,長期缺乏充足的教育資源,區域之間也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面對這樣的現狀,剛升格為六都之一的桃園市該如何自我提升,為學子們提供踏足世界舞台的足夠競爭力?桃園市教育局長高安邦認為,桃園的整體國際化教育要成功,首要關鍵在於小學時期的基礎教育。小學教育若不成功,學生往往到了國中就會放棄學習。因此不只是大學要國際化,就連高中、國中到小學都要一路向下扎根!

333三合作三學習

分階段要求能力

為了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高安邦在接任教育局長時特別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思維,提出了「三合作三學習」的理念,期望透過資源的整合,讓教師與學生都能從「固定場域才能學習」的觀念轉換成「處處都能學習」的思維,並期望桃園學子的英語能力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都能夠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對於學生的國際化能力,高安邦期許:「小學生看到外國人,要能了解他們所具備的不同文化。」

除此之外,對於英語能力,只要訓練最簡單的日常英語會話就夠了;國高中則要在小學的基礎上, 對閱讀、寫作進行改善;而到了大學,就應該具備聽、說、讀、寫的全方位英語能力。

生活化

語言溝通不要怕失敗

要能夠階段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高安邦特別重視國際化環境建構,與學習動機養成。「比如說,國外參訪團來桃園時,我就會通知各級學校,讓參訪團到各級學校走一遍,以此方式來提供各級學校國際交流的機會。」高安邦表示,以往訪問團來訪,通常是由大學來接待,但如果只因大學生較具備外語溝通能力而由大學端接待,中小學就沒太多機會能接觸到外國人,也就沒辦法在與參訪團的互動中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與國際視野,相當可惜。

「像最近武陵高中有日本香川縣文化訪問團來訪, 做的是音樂的交流,就較少語言的問題,大學、國中、國小都可以進行交流,就可以讓國際化延伸推廣到這些層面。」先讓學生熟悉國際情境後,自然會有興趣學習外語。高安邦也指出,目前大部分學校在接待外賓時,常常是讓一兩位英語能力不錯的學生和一群外賓互動,但他更希望學校能「放手」讓孩子們自由跟參訪團互動。「其實『敢嘗試』最重要,實際上融入環境就對了。如果溝通失敗了,也能從經驗教訓中學習。」要營造國際化環境、提升外語能力, 除了讓外賓在各層級學校走訪外,高安邦也很重視英語母語人士的進駐以及科技資源的協助。他認為,透過外籍師資的幫助能讓學生充分練習口語溝通能力, 如此時間久了,學生自然就敢講。

而在科技輔助教學上,桃園市教育局也在今年啟動了「雲端英語村」英語線上學習計畫,配合中央大學陳德懷教授推行的「明日學校」線上學習計畫,讓學生能夠擺脫教室限制,隨時能自主學習,「這個要成功,要先培育許多的種子教師,先在典範學校示範成功了,再慢慢擴散到全桃園各區。」目前因為中平國小已與中央大學在「明日學校」計畫有幾年的合作經驗,發展腳步較快。此外,在英語補救教學上,除了透過教師進行體制內的補救外,還有透過「大手牽小手」的合作方式,由大學志工團體前往偏鄉服務教學, 並由教育局提供保險及交通車輛以確保志工安全。

桃園營造在地國際化環境方針:

● 讓外賓走訪各校,中小學生也可接待。

● 大學志工服務偏鄉教學,協助英語補救。

● 善用科技資源。

學生是主角

老師、校長觀念要翻轉

三合作三學習強調翻轉教育,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不分場域,教師的角色也從課堂的主導者轉變成學習的引導者,但新舊概念的教學方式並不相同,教師要花時間才能熟悉新的教學方式,因此在不確定成效的情況下,許多教師並不願意貿然投入新式的教學。

對此,高安邦坦言,要人改變並不容易,但像是「雲端英語村」和「明日學校」等計畫要推動,都需要種子教師配合,因此也只能先與各級學校校長溝通理念與目標,再由校長進行說服。除了讓老師知道他們學到的教學方式有什麼樣的好處,並提供足夠的資源,讓老師教學無後顧之憂,才有可能讓教師真心投入培訓與教學。

「我們不得不說,剛學習新教學法時的確會給老師帶來一些負擔,但是為了整體的教育,老師還是必須有這樣的投入。而且教師從主導者變成引導者, 不但教學方法較靈活,而教學負擔也較小,又更有時間啟發孩子。相對也會產生一些成就感。我相信這樣的成就感對老師是有誘因的。」

高安邦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