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亞洲時機大好 不去更待何時/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博怡:跨界能力是關鍵


黃博怡台灣金融研訓院是台灣最重要的金融研訓機構之一,肩負提升台灣金融人力素質,及以研究促進金融業務現代化的重任。面對金管會主打亞洲盃政策,今年八月甫上任的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博怡看法如何?答案是相當認同,並認為這項決策是台灣金融業發展的大突破之舉。

 

方向正確的大突破

「前陣子我帶領《銀行家雜誌》採編團隊訪問半導體之父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聽他分享產業經營心得。他最後提到:『台灣有許多產業都蠻國際化的, 但是金融業國際化程度相對落後,發展上似乎沒有配合得很好。』」黃博怡表示,金融業本來是產業發展的支援單位,如果產業發展獲得金融業的支持, 在發展上就會來得更快而穩當。金管會打亞洲盃的政策宣示,預告金融界積極整合成為台灣產業國際化後盾的時代已經到來。

黃博怡分享,亞洲盃政策主打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做為金融業前進世界舞台的第一站,主要原因還不是在於地理位置近,而是AEC 近來正在急速發展中,各國紛紛把資源投入,加上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大戰略,東協各國成為中美政經競爭場所, 各種條件加成下,使得東協地區的產業發展機會空前良好,同時也能分散資金集中投資大陸帶來的可能風險。黃博怡表示,AEC 具備如此優勢條件,如果讓他來選擇,他也會選擇AEC 作為金融業進軍世界舞台第一站。

再者,東南亞許多國家的金融業還在起步階段,相對來說,台灣金融業的服務水準和服務項目都超出當地業者一大截。再加上許多台商在東南亞深耕許久, 金融業前進亞洲盃,正好能為這些產業提供更良好的服務;若透過併購等方式取得當地金融產業的服務據點與人才資源,更有機會深入服務當地產業。

語言力、跨文化能力是關鍵

黃博怡分析,今年為AEC啟動第一年,AEC已規定區域內以英語做為共同的工作語言,也就是,在柬埔寨、緬甸或高棉等地工作,英語會是最方便的溝通工具。「台灣人已有中文優勢,若能再把英語能力準備好,就能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為了要使台灣人具備基礎的英語溝通能力,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陳超明教授提出「語言政策白皮書」,建議將英語設為第二官方語言,以語言管理方式提升員工使用英語溝通能力。對此黃博怡表示,台灣英語教育長期成效未盡彰顯,為了提升台灣人才的國際移動力以及未來的長期發展,如果必要,他個人認同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

除了語言因素外,東南亞地區各國的金融相關法規、文化、信仰及人民組成都相當多元,想要在AEC區域內工作,就不能不留意這些差異。因此金融研訓院將規劃培訓課程,讓學員更熟悉東南亞各地的風土民情與政經情勢,為職場所需的跨文化溝通與管理能力奠定基礎,其中部分課程甚至也考慮以全英語授課方式進行。

「光是以信仰來說,東南亞各國就有伊斯蘭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等派別,這些宗教各有哪些不能踩的紅線?在在都是走向亞洲市場必須注意的多元文化課題。」黃博怡說,「如果沒有英語作為溝通的共同基礎,前往AEC境內的管理者將更難應付各種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可能誤解。」

亞洲盃金融人才應具備能力

‧本職專業

‧語言能力:英語、當地語言的掌握

‧熟悉當地政經情勢

‧跨文化(種族、信仰)管理能力

‧了解區域內各地法規異同

建議大專校院開列相關課程

金融研訓院長期為在職的金融從業人員進行有系統的培訓工作,為縮短學用落差,並讓年輕人把握金融業逐鹿亞洲之歷史契機,黃博怡建議各大專校院金融相關科系可以針對亞洲新興市場開設相關的國際金融課程,他舉先前服務的實踐大學為例,管理學院就開設有「東亞經貿與跨文化管理學分學程」,針對東亞經濟體設計經濟金融情勢、民商法制、語言與跨文化管理等相關課程,希望為培育亞洲盃金融人才盡一份心力。

而為了提高大專校院教師對於東協等地區的經貿了解,黃博怡建議科技部或可編列科研預算,鼓勵大學教授從事相關的研究,藉大學之研究能量支持台灣金融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同時讓大學教師能夠把最新的相關資訊及時分享給學生。

他指出,金融科系學生之出路愈來愈多元、愈來愈寬廣,大都市需要金融服務,偏鄉也有許多中小型產業需要金融服務,現在更需有出國打亞洲盃或世界盃的人才。黃博怡認為,金融人才如果有能力,願意走向國際,願意面對離家遠、跨語言、跨文化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其待遇與發展空間絕對比只願留在國內服務更優渥,職涯發展也應該會有更大的空間。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