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智不被現實需求所束縛,就能依其所便,當心智放縱於憶測,
想法就隨之改變;當任何習慣廢棄,用來詮釋的文字也必隨之消失;若有任何觀念蔚為風潮,亦將創新
語言。”英語字典 序言,Samuel Johnson (1709-1784)
...
“當心智不被現實需求所束縛,就能依其所便,當心智放縱於憶測,
想法就隨之改變;當任何習慣廢棄,用來詮釋的文字也必隨之消失;若有任何觀念蔚為風潮,亦將創新
語言。”英語字典 序言,Samuel Johnson (1709-1784)
...
前言
行政院於今年(98) 5月14日通過「技職教育再造方案」,院長劉兆玄表示:「全球化國際競爭及產業轉型,台灣技職教育必須在內容、方法均與時俱進,讓技職教育成為打造活力經濟的重要動力。」
經建會又於6月3日報告服務業未來發展策略說明:「外語能力是發展服務業的基礎之一,行政院訂出將鼓勵各大學把通過外語檢定納入畢業門檻,並辦理專業外語職能訓練課程,特別是強化醫療、觀光等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專業語言能力。」
...
趨勢大師梭羅在2003年提到,未來最需要的技能是能在全球各地運作自如的能力,包含語言能力、應用資訊能力與對各地文化的了解。在學習中文蔚為風潮之下,英語目前仍在國際上維持其世界通用語的優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溝通往來的需求相對地提高,英文成為世界各產企業之間的溝通媒介,國際間主要使用的語言。在教育部的「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提到英、外語學習的重要性,以歐盟為例,說明了「資訊時代的流通語文是英文,電腦彼此以英文連線。全世界電腦中所貯存的資料版分之八十以上是英文版,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國際電話以英語交談,四分之三的國際信件、電報以英文書寫,電腦程式指令與軟體本身大部分是英文版。」不僅如此,在歐洲、美洲、澳洲與亞洲,許多國家將英文列為官方語言。這種種現象產生了所謂的「the world in English」英語世界,意味著世界各國在使用英語的同時,不僅吸取英語語文,更融合當地文化與社會需求而產生出”新”英語,例如:新加坡的Singlish。
...
可否請您分享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教學與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教學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EAP的內容顯然比較學術一些,我們逐漸懂得更務實地研究如何學習語言,像是語料庫分析(Corpus Analysis)、資料庫語言學(Corpus Linguistics)等,這是語言學的一個新領域。如果我們能善用電腦程式去分析語言,統計出特定語詞、單字及文法結構的出現頻率,我們將發現EGP與EAP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單字的用法或呈現方式,皆差別迥異,就好比在英文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方言一樣。在口語及書寫英文上亦完全不同,這是過去人們未曾發現的。
...
提升英語力 已成為政府單位這兩年來的重要目標,但要落實執行,並非短期內可以達成。馬英九總統在各種場合不只一次提及英語力的重要,同時也提到經濟部委託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開辦「國際企業經營班」的成功經驗,責成行政院各部會參考貿協國企班的訓練方法開辦「英語魔鬼訓練班」。
...
台灣要朝向國際化邁進不能只喊口號,需要有實際的作為。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表示, 教育部正帶領著國內九十二所技職院校務實地朝國際化的人才扎根前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