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專業英語文教育及證照制度看「技職教育再造方案」

 

前言

       行政院於今年(98) 5月14日通過「技職教育再造方案」,院長劉兆玄表示:「全球化國際競爭及產業轉型,台灣技職教育必須在內容、方法均與時俱進,讓技職教育成為打造活力經濟的重要動力。」

       經建會又於6月3日報告服務業未來發展策略說明:「外語能力是發展服務業的基礎之一,行政院訂出將鼓勵各大學把通過外語檢定納入畢業門檻,並辦理專業外語職能訓練課程,特別是強化醫療、觀光等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專業語言能力。」

...

台灣法律英語文教學與考試的發展現況與趨勢

 

       日前甫獲科技大學專業類系、所評鑑一等的殊榮,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於2010年5月18、19日,連續第三年主辦「2010年科技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法律研討會」。今年度研討會的協辦單位,包括大陸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台灣專業英語文學會、台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中心等單位。大會並邀請來自大陸地區華南理工大學、武漢大學;日本大阪工業大學、明治學院大學、大宮大學等海內外知名大學法律相關系所的教授、專家共同與會,發表學術研究成果。
...

技職體系之英語教育–國際觀的培養

       趨勢大師梭羅在2003年提到,未來最需要的技能是能在全球各地運作自如的能力,包含語言能力、應用資訊能力與對各地文化的了解。在學習中文蔚為風潮之下,英語目前仍在國際上維持其世界通用語的優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溝通往來的需求相對地提高,英文成為世界各產企業之間的溝通媒介,國際間主要使用的語言。在教育部的「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提到英、外語學習的重要性,以歐盟為例,說明了「資訊時代的流通語文是英文,電腦彼此以英文連線。全世界電腦中所貯存的資料版分之八十以上是英文版,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國際電話以英語交談,四分之三的國際信件、電報以英文書寫,電腦程式指令與軟體本身大部分是英文版。」不僅如此,在歐洲、美洲、澳洲與亞洲,許多國家將英文列為官方語言。這種種現象產生了所謂的「the world in English」英語世界,意味著世界各國在使用英語的同時,不僅吸取英語語文,更融合當地文化與社會需求而產生出”新”英語,例如:新加坡的Singlish。

...

科技+熱忱 英文老師最重要的能力 專訪香港理工大學 John Milton 博士

 

可否請您分享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教學與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教學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EAP的內容顯然比較學術一些,我們逐漸懂得更務實地研究如何學習語言,像是語料庫分析(Corpus Analysis)、資料庫語言學(Corpus Linguistics)等,這是語言學的一個新領域。如果我們能善用電腦程式去分析語言,統計出特定語詞、單字及文法結構的出現頻率,我們將發現EGP與EAP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單字的用法或呈現方式,皆差別迥異,就好比在英文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方言一樣。在口語及書寫英文上亦完全不同,這是過去人們未曾發現的。

...

淺談英文閱讀計畫-從個人經驗到教學理念的分享

一生的閱讀:每天閱讀一小時! 一生的閱讀計畫,是我長久以來自己一直在做的事。從小學開始,閱讀武俠小說;國中時期,看了很多翻譯小說與言情小說;而從我念高中開始,給自己定了一些閱讀書單,當時是想把中文的經典小說讀完。進入大學之中,開始進行一生的英文閱讀計畫,專攻英文小說。我給自己每天一個小時,睡前一個小時,躺在床上,悠游於幻想的小說世界中,進入十九世紀的倫敦,漫步在美國南方的小鎮,白天的瑣事、少年不經事的煩惱,都拋在腦後。 ...

政府部會開辦 英語魔鬼訓練班登場

       提升英語力 已成為政府單位這兩年來的重要目標,但要落實執行,並非短期內可以達成。馬英九總統在各種場合不只一次提及英語力的重要,同時也提到經濟部委託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開辦「國際企業經營班」的成功經驗,責成行政院各部會參考貿協國企班的訓練方法開辦「英語魔鬼訓練班」。

...

國際化人才培育重點在於走出去

 

       台灣要朝向國際化邁進不能只喊口號,需要有實際的作為。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表示, 教育部正帶領著國內九十二所技職院校務實地朝國際化的人才扎根前進。

 

...

5251343-2104x3300

從「全民英檢」看英語測驗與教學的良性互動

5251343-2104x3300

       教學與測驗或評量之間關係密切是不容否認的。有些人認為教學與測驗是主僕的關係,測驗應該對教學提供服務。但是也有些人認為測驗具領導或影響教學的功能,測驗考了什麼,教學才會教什麼,因此,有所謂「考試領導教學」的說法。其實,這兩種描述教學與測驗關係的說法各有偏頗之處。Genesee & Upshur (1996)認為教學與測驗評量間應該是對等的關係,兩者之間應建構良好的循環(feedback loop),保持良好的互動:測驗評量活動、內容的設計應反映教學目標與實際的教學情況,而測驗評量的結果應對教學提供回饋,以便進一步檢視教學的目標、內容等。

...

雷倩:跨國企業大老闆們教會我的六堂課

       趙麗蓮文教基金會的董事之一的前立法委員雷倩,在她37歲時,因為自身的努力而成為了當時美國廣播公司(ABC)最年輕的副總裁,也是當時美國主流媒體中位階最高的亞裔人士。
       此次她應了趙麗蓮基金會的邀請,前來分享她在美國ABC時,那些大老闆們教會她的六門功課。那是她生命中重要的六堂課,她相信也會是其他人的重要六堂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