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學術英文?學術英文怎麼教?

本文旨在介紹學術英文(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供有興趣進行此項教學的教師參考。文章中的資訊大多來自此書─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作者為 R.R. Jordan,由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1997)。這雖然是15年前的舊書,但對教師們來說,仍是EAP 最佳入門書,從需求分析、教學大綱與課程設計、到四項技能(讀、寫、聽、說)的教學,這個領域中的所有重要主題盡在其中。除此之外,我也根據自己11年來在美國及台灣從事EAP教學的經驗,在文中提出自己的意見。而採用問答方式呈現,則是希望有些教師對於EAP 可能抱持的基本問題能在此得到解答。

...

淺談學術寫作與投稿的實務策略 ─ Publish, or Perish 不登則廢?

引言

放眼當今學術界,「Publish, or Perish」 早已成為無數學者在「象牙巨塔」當中奮力求生的寫照。著作的量化評量儼然成為放諸所有學門的準則,即使是文史哲領域也以各種指標(index)來評鑑學術著作的優劣。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位學者的成功與否,大多取決於每年發表著作的質與量;從前「一本巨著走天下」的時代已悄然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短時間內大量發表之「不可能的任務」。發表學術著作這件事,可想而知,必然造成學者一定程度的焦慮與壓力。

...

整合英文integrated English教學法 有效融入EAP/ESP課程 ─ 整合寫、讀、聽、說提升EAP實力

英語評量趨勢導正教學方式:創新學習的轉機?

根據今年5 月20 日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的報導:美國可能要求各語言訓練課程依法取得特殊的認證標準才准予招收國際學生。美國國土安全署(U.S. Homeland Security Department)的這項規定,讓附屬於各大學與獨立經營的語言訓練中心紛表不安,擔心其將影響國外招生計畫,尤其是大量英語能力水準未達標準的學生,勢必因而踟躕不前。

...

TOEFL-iBT、TOEFL ITP、IELTS ─ 臺灣三大國際學術英語認證的用途簡介

在學術英語能力檢定上面,目前台灣的考生多半選擇在國際上受到廣泛認可的托福iBT 測驗、托福ITP 測驗、或是IELTS 雅思測驗進行檢定。然而事實上,這些測驗在不同國家的學術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認可,根據測試工具的特性,也有不同的用途及使用單位,因此應試者除了透過測驗了解自身的英語能力外,或許了解這些評量工具的用途與使用單位也是同樣重要的事情。為了方便讀者更加清楚各個英語文能力測驗成績的應用範圍與試用情況,本刊編輯部特別撰文整理,希望有助讀者在選擇學術英語認證上做出適切的判斷。

...

Making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English Communication with ESP and 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s

 

Making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English Communication with ESP and 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s

<An Interview with Kay Westerfield>

Question: How do you initiate and design a curriculum for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 IBCP? W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some of the approaches IBCP is using to improve students’ business Engl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What kind of material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for students to use?

KW: Good questions! Let me first give you a little background o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IBC)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It is a joint program between the American English Institute in 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the Lundquist College of Business. While primarily serving students who are majoring in business or accounting, the program is open to students from all majo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Students who take all five courses in the program receive a Certificate of Master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

如何善用學術評量工具推動「大學學術英語教學管理」及「全英語學程」─ 日本關西外語大學推動國際交換生的成功典範

再儲備「臺灣國際化人才存糧」

不久前嚴長壽先生在監察院演講,提及臺灣「人才存糧」問題,擔心過去30 年間留學人才回國的存糧將耗盡。不旋踵,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又以臺灣故事為鑑,提到臺灣人才閉關問題已造成臺灣人才外流與人均所得下降現象。事實上,臺灣政府多年來不遺餘力地推動大學國際化政策,鼓勵各大學開辦全英語學程,希望能將外籍學生比例提到10%;另一方面,教育部國際文教處每年也執行各種留學獎勵與學術交流辦法。

...

從ELF脈絡談ESP起源與發展趨勢 ─ 2012 參訪TESOL 年會看見ESP 的大未來

 

隨著全球化時代來臨,英語已成為世界共通語言(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英國知名學者David Graddol 曾在The Future of English 和English Next 兩本書中描述這個現象與趨勢,並從英語文發展的歷史軌跡,分析「英語」的地位、角色以及未來可能的演變,同時思考英語教育未來的種種面向。

...

專業英文研究議題、方法及未來發展之趨勢

專業英文的起源

專業英文概念的形成始於1960 年代,形成的原因主要受社會、語言及教育方面的變遷之影響。在社會因素方面,由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強國。因為美國屬於英語系國家,其超級強國的地位賦予英語無限的魅力,使英語的使用遍及全球,英語的全球性地位從此確立。英語不僅成為國際經貿語言,更成為科技語言(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幾乎所有與之相關的知識及訊息均以英文撰寫。

...

TIRF 報告:「21 世紀職場需要哪些英語相關技能?」 對臺灣英語文教改的啟示與意義 ─ 為誰用英語?為何用英文?

本文摘要由TESOL 的國際英語文教育研究基金會(TIRF)所執行大規模研究的成果。成果發表於2012 年3 月30 日於費城舉辦的TESOL 國際會議。研究的標題為「TIRF 報告:21 世紀職場需要哪些英語相關技能?」。為完成這項研究,TIRF 審閱了100 件的新書、文章、報告及網站文字內容,完成了20 件客製化案例研究,分析目前的職場正在發生哪些商業、職業、專業英語訓練,以因應成長中的國際貿易與外交英語需求。(完整報告於www.tirfonline.org 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