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測驗評量看英語教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過了中秋,牛年轉眼見尾。又到了檢討過去、策勵將來的感恩時節,本期專題:「從測驗評量看英語教學的現在、過去與未來」,分別請到了台灣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英語檢測機構「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的研發長吳若蕙博士,及全球最大的英語測驗機構「ETS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台灣區代表王星威撰寫主題文章。前者選題為「從全民英檢看英語測驗與教學的良性互動」,後者則撰寫「成就鑑定測驗與英語教學管理的衝突與合作」。兩位專家不約而同地指出未來英語測驗與英語教學可以相輔相成的新趨勢,竟然顛覆了以往大家長久以來對「考試引導教學」的負面回沖效應(Negative Backwash Effect)的成見,易言之,根深蒂固的考試的確也可對語言教學產生正面的回沖效應(Positive Backwash Effect)。無巧不成書,成大鄒文莉教授於本期撰文「大學英語如何教?怎麼學?」,提到成大的英語教學與ETS合作,透過正式的國際英語測驗進行學生學習英語成效檢驗,以評鑑英語教學的績效,提供了測驗與教學互相合作的現成的成功案例。

...

台灣企業征戰全世界 贏在國際競爭力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臺灣企業不僅在全球各地精準狩獵人才,並能學會管理全球人才,也在培養在地的國際人才,從英語能力到團隊合作,都要能夠與國際接軌,才能征戰全球,繼續打造「臺灣第一」的金字招牌。
 
       臺商征戰世界,早已超過30年。但如今臺商的全球營運能力,已進入下一個嶄新的階段:不再只靠著製造及代工,而要靠著品牌及服務,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些臺商足以跨出臺灣,讓自己的品牌及產品或服務,在世界舞台上閃閃發亮,成為臺灣新一波成長動能,靠的正是國際化的競爭力。
 

...

啟動你的英文寫作課

 

       帶著雀躍又迷惑的心情,我搭上飛機,在今年三月前往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參加一年一度的TESOL大會。雀躍的是,我有幸可以在學期上課期間請假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迷惑的是,我到底為甚麼要來參加英語教學的年會?我是公立高中的老師,不像大學老師有研究報告的壓力,又已經擁有十五年的教學經驗,其實不需要特別增進額外的知識來應付課堂上會碰到的教學問題及困境。於是,我就這樣帶著矛盾的心情,在長達二十四小時的飛行之後,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抵達了丹佛市。

...

融合多語特性的共通語 就把英語想成普通話吧

       第四屆的ELF年會甫於今年5月26日至28日於香港教育學院圓滿落幕,這是自2008年以來,首度在歐洲以外的地區盛大舉行。本刊為了深入了解此屆年會跟以往年會的不同之處,特別專訪本屆的主辦單位─香港教育學院多元社會語文教育研究中心,也十分榮幸地邀得負責籌辦ELF4 年會的主席Andy Kirkpatrick 教授與本刊讀者談談其對於ELF的相關觀點。除此之外,本刊亦邀請到本屆的專題講者(Distinguished Plenary Speaker)─探索語言本質的語言哲學大師Henry Widdowson 教授,接受獨家專訪。關於本次專訪,特別感謝成功大學外文系鄒文莉教授的參與,得以使得訪談內容更加貼近臺灣英語教學面的本質。本刊茲將兩篇訪談內容整理如後文(pp. 32-42):

...

如何改善技職教育之英語文

 

       在全球化潮流下,英語力已成了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為了強化國家的競爭力,全國上下致力推動英語文教育興革,冀望藉由國人英語力的提升,加快台灣國際化的進程。然而在整個再造的過程中,技職體系英語文教學顯得力不從心,且改革困難重重。國內外英檢機構及各校教學成效數據顯示,技職體系學生的英語文能力普遍低落,教學績效又不彰。在政府積極推動人才專業化與國際化之際,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搖籃的高等技職學府,國際化所必備的英語力低落,無疑是件十分諷刺的事。我們若把英語文教育視為一種產業,整個產業無疑地出現了大危機,若不積極對症下藥,國家競爭力將快速流失。

...

倘佯於英語世界 許孩子一個敢用英文的未來

英速魔法學院 施展英文魔力
 
       距離台北市約一小時車程的台北縣坪林鄉闊瀨村,最近熱鬧了起來,一個原本已多時不用的坪林國小闊瀨校區洋溢著孩子的笑聲,在這個清幽的環境裡,闊瀨校區「變身」為台北縣英速魔法學院之一,這已是台北縣第二所全英語情境的學習場所。
 
學習英語一定要到全英語的學習環境嗎?聽聽孩子的說法:小五的小萱正忙著與外籍老師以英語討論著自己所在的方位,到底是east or west?她說,「我在學校已上過一些英文課,但不太敢開口講,怕同學會笑我,但在這裡,老師會鼓勵我要說英語,而且不說英語,老師會聽不懂吧?」

...

從被動接收 到主動學習 透過情境學習來培養主動參與的英聽能力

       會突然對於英語聽力教學這個議題特別地感到熱忱是有故事的。

       某個期末考的下課,我在點收同學們的「教學評鑑回饋單」,有一排的同學恰巧是反面為上地交上來,我一邊整理一邊不經意地看了一下分數,在這五分尺度量表(一分為非常不同意,五分為非常同意)中,同學們對於「口說」、「閱讀」和「寫作」的學習滿意度普遍坐落在四分、五分,但是在「我對聽力方面的進步感到滿意」的這一項出現了「兩分」,翻到下一張「三分」,再下一張「兩分」,又一張的「三分」、「兩分」。老實說,老師也和學生一樣很在意分數的。

...

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

問題所在
       我們無從得知,史前時代的人類從何時開始為以後做準備,或者從何時開始替兒孫輩設想,幫他們為一個跟自己所熟知的現時狀態大不相同的未來世界做準備。但至少我們可以推測,早在耶穌誕生的一千年以前,也就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Axial Age),人類已經開始思索年輕人的命運及未來。無論是在正統的學校、非正式的師徒環境、敬拜的處所,或是每個家庭賴以維生的農業、礦業、商業社群中,年輕人的養成都備受關心。
...

英語口說測驗探究竟 全民英檢、多益、托福、雅思之口說測驗大剖析

 

       英語不只是用來讀、用來寫、聽得懂,還是要用來「說」的。許多臺灣學生或上班族卻常因為害怕開口說而遲遲未能說好英語。然而,良好的英語口說能力卻是在國際環境中生活或工作中的必備技能,尤其是像MSN、Skype等網路即時通訊科技的陸續出現,及i-Phone等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使用後,學好口說已是E世代不可逃避的功課。透過有效的口說評量機制,學習者將更能有效地提升個人的英語口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