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研討:全球化與外語教育的典範轉移

 

        2012年3月7日,輔仁大學外語學院舉辦了第一屆的「外語文創意教學研討會」,共一同討論如何在外語教學中帶進更多的創意,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突破學習困難點。研討會同時邀請政治大學英文系的陳超明教授以「全球化與外語教育的典範轉移(Globalization and the Paradigm Shift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由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院長黃孟蘭擔任主持人。
 
        該專題探討了現今全球化社會下,外語教育正在發生的典範轉移情形,以及此風潮下文學教育所可以具有的價值。為了使不在場的讀者也能清楚了解臺灣英語教育的典範轉移,本刊記者特將該場演講重點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

全球英語時代:從溝通談語言學習策略

        2011年12月4日,聯經出版公司與ETS台灣區代表忠欣股份有限公司於台北市立圖書館共同舉行了一場關於全球英語的趨勢講座,邀請在國內享譽盛名的政大英文系陳超明教授主講,講題為「全球英語時代:從溝通談語言學習策略」。陳超明點出,學習英語應該先認清自己的學習目標,若是希望能夠在國際場合與人溝通,應該學習Global English(全球英語)這種「易聽懂、不帶有文化價值、具錯誤包容性」特性的英語。對於各國家英語差異(Local Variety),則可利用各種調適的技巧(acommodation skills)來適應。詳見本雜誌記者以下的精華報導。

...

服務學習課程有益於語言發展

        面對英語學習者,教師們所遇到最大的挑戰往往是要如何尋找與設計一套能夠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參與度、豐富的全英語環境,以提升全方位英語技能的主題與教材。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參加我們學校密集英語課程(IEP, 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的學生們,大多來自不同的環境背景,且多半又是習慣於接收較精簡文字的年輕人。不過,最近有一個名為「為和平捐一分錢(Pennies for Peace)」的計畫,我覺得藉此活動可以用來做為「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課程,以提升學生參與感,並增進學生語文能力,但這也是我從未嘗試過的做法。

...

語言發展取決於溝通:一個突現論的觀點

        人類語言系統的相關研究帶出了兩個重要觀點;第一,語言的首要功能是溝通;第二,語言存在於社會。語言學習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宏觀結構影響了語言的運用和發展。從突現論的(emergentist)觀點來看,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溝通是令學習者語言系統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語法結構是在言談(discourse)當中形成的,這是學習者與環境之間互動的結果。透過學習者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語法結構就能藉由言談而產生。本文從突現論的觀點出發,闡述溝通─尤其是真實的溝通,對語言結構的產生所具有的重要性,同時也據此提出教學上的應用。doi: 10.5054/tj.2011.269749

...

Linsanity神妙的語言密碼

Linsanity風靡全球緣起
 
        Linsanity(林來瘋)這個專有名詞瘋遍紐約、全美、華人區到全球。Linsanity的本尊林書豪經過NBA(National Basketball League,美國職籃聯盟)三隊三落三起,連坐冷板凳一年多,就在主將大都受傷之際獲千載難逢的良機,2012年2月5日首次上場36分鐘獲25分,接著在2月7日首度以先發選手(starter)上場獲28分,接著帶領紐約尼克隊(Knicks)在15敗之後連勝7場,飆進天堂,掀起了全球矚目的Linsanity,不僅獲得NBA東區單周的MVP(Most Valuable Player,最有價值球星)也獲得《運動畫刊》連刊兩周的封面人物(cover star),更獲得TIMES(《時代雜誌》)的封面球星,一周之內已經掀起了全球的關注。然而兩周之後遭遇六連敗猶如下地獄,最慘一役對熱火隊(Heat)投12次只進一球,加上8次「失誤」(turnovers)。有人擔心被捧上天的Linderella(Cinderella,灰姑娘),或Peter Pan(小飛俠)的神奇幻象破滅又落回人間,神話可能就此嘎然即止。幸好豪小子從失敗中一再吸取教訓,後來對騎士隊一役,17號的林書豪在被打傷流鼻血,落後17分之後還能再度演出神奇的「逆轉秀」(turn the show over)(終場120:103,倒贏17分),他再度難以置信地獲19分、13助攻「双十」(double-double)的佳績,更難得破天荒只犯1次「失誤」;自此我們可以相當肯定地判斷Linsanity這個詞彙必然可長久地鑽刻在球迷的心中。

...

從公共標示學英語 眼看八方 學習材料俯拾即是

 

       距離2012倫敦奧運還有150天(按截至2/29截稿日),但這次似乎沒有北京奧運那般吸睛風光,這倒讓我想起台大語言所蘇以文教授的一場以「我為英文狂」為題對新生入門系列的演講,令我印象深刻,迄至今回味無窮。

       她這篇以北京奧運期間一位新加坡記者在北京的同標題的採訪報導作開場。該記者發現,上自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孩童全都狂熱學英語;文中還提到北京市府大力推行雙語化的標誌,其中一座「中華民族園」被譯為「Racist Park」。可是「racist」是這樣的意思嗎?一個字在字典上的意思與其他字合起來意思往往是不一樣的。可見靠字典學英文是不可靠的。」(筆者按:根據《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Racist is someone who believes that people of their own race are better than others, and who treats people from other races unfairly and sometimes violently – used to show disapproval (帶有貶意);如:He denied being a racist.);大陸簡明英漢字辭典則作「懷有種族偏見的人」解);至於許多中國菜名的翻譯,教人不知所云或啼笑皆非者,更是屢見不鮮。她以這個插曲開場,使我想起師大翻譯所蘇正隆教授發表的一篇談「公共標示的英譯」的論文。

...

每日30分鐘閱讀英文 冠軍不是夢

 

        「書林第二屆全國高中職英文讀書心得比賽」得獎名單揭曉,這項比賽是書林出版公司與臺北市立圖書館、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立圖書館、趙麗蓮文教基金會合辦,全國不分程度、不分地區(排除曾在國外就讀的學生)共有127間學校報名、2,411名學生投稿,稿件比第一屆多出1,000多件。徵文比賽經由初審、複審及決選,選出前五名及評審推薦獎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