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基測反映的問題

 

       本年度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剛考過,有位英文老師覺得英語試題中 「their farms grow very little rice」這樣的句子怪怪,問我對不對。因此我把本次基測英語題目仔細看一遍,發現有不少問題。

       基測攸關了廣大考生的權益,如果命題品質不佳,特別是有些受到中文思考影響的中式英文表達,英文很道地的考生反而會不知如何作答。十幾年前筆者有位美國朋友的小孩回台灣讀國中,第一次英文考試就不及格。他媽媽(美國人)相當生氣,把考卷拿來一看,發現題目錯謬百出,說連她自己也會考不及格!

       我自己女兒讀國一時,也常碰到這類的問題,譬如有一次題目是「你會說英語嗎?」她選 「Do you speak English?」竟然算錯,因為標準答案是 「Can you speak English?」

...

讓動機充分 英語學習零距離 專訪密西根大學 Julia Salehzadeh 教授

 

您過去有許多教學的經驗,想請問您對英語教學的興趣是如何開始的?

       我對其他文化的興趣早在幼時開始,而這樣的興趣也奠定我日後成為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教學實踐家。在我生長的家庭裡,祖父母及父母都對不同的人種與文化深感興趣;我的祖母喜歡美國原住民文化,她對亞馬遜人的藝術和歷史十分著迷;而我父親由於工作的關係,在八○年代曾到歐洲及亞洲旅行,他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會學幾句當地的問候語,後來為了增進工作上的溝通能力,他還參加了德語和法語的會話課程。

...

LTTC 60周年慶與趙麗蓮教授文教基金會合辦英語演講比賽

 

       為緬懷終生奉獻台灣英語教育的趙麗蓮教授,並慶祝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成立60周年,LTTC特與趙麗蓮教授文教基金會合辦英語演講比賽。決賽於今日(115日)於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十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大專組和高中職組分別由臺灣大學詹柏勻和臺北市中崙高中曾雪瀾同學榮獲冠軍,各獲得獎金一萬二千元及獎狀。

...

英美詩歌與一生英文閱讀計畫

       去年適逢鵝媽媽─臺大外文系教授趙麗蓮教授逝世二十周年;趙麗蓮教授生前致力於台灣英語教育的發展,為英語教育的推動不惜餘力;因此,財團法人趙麗蓮教授文教基金會除了舉辦紀念會外,更策畫了「提升英文能力的讀書計畫」系列活動,邀請英語界翹楚爭對不同主題演講,目的在提升國人的英語能力、閱讀層次,並進一步打造屬於自己的英語讀書計畫。 ...

重訪張之洞、謝絕浮士德談大學國際化之策略思維

       「國際化不是英語化/西化」已是一句老話,但在此時此地卻有說不出的急迫性,令人對歷史的發展無法置信。不知從何時開始,台灣突然又陷入了一種歇斯底里,把「英語化」視同「國際化」。雖然,我們可以確定這不是台灣一個地方的病症,但即使是全球性的病徵也無值得安慰的理由。

       這十多年來台灣(以及不少的非歐世界)的政府高唱入雲的「國際化」,有其一定的道理。就高等教育能而言,獨學而無友確不可取,但國際化何所指?而且它到底是目的,還是手段?看來都亟待釐清,但令人憂慮的是,際此同時政策以及社會風氣已經不明究裡的暴衝,且不知將伊於胡底。

...

沉浸英語文世界的三部曲:童書、工具書與語料庫

 

1. 享受閱讀的樂趣從童書開始

       想學好英文,應該多閱讀道地而優美的英文讀物,譬如文學、詩歌、童書。西方的童書大都很精采,押頭韻、押尾韻、有節奏,可以琅琅上口,相對於以往透過國編館標準,本來學英文的方式應該是更有效。

       以往的英文課本存在很多問題,譬如說這樣的句子: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races have different manners.(不同國家、種族有不同的習俗)(註1)

       這樣的英文就很呆板,文法雖通,邏輯卻不好。不同國家跟種族為什麼就一定會有不同的manners?如果改成 “Manners and customs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and from race to race” 就好多了,而且有節奏,用字也比較周延。當然還可以更簡潔,也不需要截然劃分國家種族,可以說 “Manners and customs vary from culture to culture.”(註2)

...

制定新北市國際教育政策白皮書

     台北市與新北市只有一橋之隔,但在國際化的步調上,未升格前的台北縣與直轄市的台北市總令人覺得有些落差,原因不只是出在經費預算上,在整個建設上,直轄市擁有的豐沛資源,讓鄰居台北縣追趕得很辛苦。在台北縣完成升格後,已沒有藉口,必須朝國際化都市的目標建設努力。

...

【展現國際競爭力 昂首迎接新時代】 專訪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朱景鵬

 

       「以英語力迎向全世界」不只是口號,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合力推動下,已經化為實際的行動!

 
       在外國人眼中,福爾摩沙(Formosa)真是個好地方!近年來在政府與民間積極攜手推動國際化的努力下,讓外國人在臺灣倍感親切,從計程車司機到餐廳菜單,在臺灣食衣住行講英文「攏ㄟ通」,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朱景鵬說:「我們努力讓更多的外國人親近臺灣,同時也讓臺灣迎向國際。」
 

...

2009英語教學與測驗國際學術研討會採訪報導

 

       由財團法人語言訓練中心(LTTC)舉辦的「2009英語教學與測驗國際學術研討會」於3月6日假台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展開,在此為期兩天的大規模國際研討會中,語言中心特別邀請到多位國際知名學者發表主題演講,包括Diane Larsen Freeman、Lyle Bachman、Geoffrey Pullam以及Yukio Tono,並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學者發表論文,論文內容觸及英語教學與測驗的各種面向。

       此次國際研討會的會議主題是「語言教學與測驗的新視野─英語的『主體』性與『媒介』性」(A New Look at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English as Subject and Vehicle),會議內容涵蓋英語教學、測驗與評量、電腦與網路教學、語料庫及其應用、專業英語及文學、文化與英語教學等子題,內容充實且十分精彩。

...

成就鑑定測驗與英語學習管理的衝突與合作

       自中國女皇帝武則天下旨創設科舉制度起,測驗就成為一種選、用才的工具。當時考試的目的主要是遴選文官人才,而現今則有各種用途的英語測驗,比如TOEIC是評量人員國際溝通能力的工具,而TOEFL是北美大學及研究所審查學生學術英語能力、核發入學許可的工具。在過去30年中,考試領導教學的問題曾引起相當的爭議,因此教、學、考、用四者的關係與角色定位,一直是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議題。過去大眾對考試領導教學最大的批評,就是考試扭曲了教學 (Backwash Effect),使得考試不但不能精確地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就,甚至還因為考試而導致學習退步,也就是我們經常批評的高分低能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