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台灣企業界近年來為了因應全球化競爭趨勢與全球佈局發展,有高達四成五在招募人才時,將英文能力列為基本條件,因此,英文已成為加入全球化職場競爭的門票。,然而,根據大學指考中心的統計顯示,英文科作文零分的考生人數比例逐年上升,從93年的12.5%、94年的15.8%到95年的18%,顯示台灣學子的英文能力日益低落,但是相對而言,企業界對人才的英文能力要求卻與日俱增。
...
研究者已經發現,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自由寫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他們也注意到只著重嚴謹文法的寫作策略所帶來的危險性。他們強調雙管齊下的策略所能帶來的好處,同時避免採用只側重單方面的教學法(Hagemann, 2003; Smith, 2003)。此外,Peyton和Seyoum(1987)的研究中更指出,自由寫作不只對第二語言學習者有其效果,對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們也同樣適用。
...
今年9月16日至17日,2011全球化人力資本高峰會議暨亞太人力資源管理聯盟年會(SGHC & APFHRMC)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今年的主題是「在多變的時代打造高適應力的人才」。
...
全球化並非平坦堅固的岩石,而是由脆弱的馬賽克拼貼而成,進而建構日益多元的現代企業景象。企業或個人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為了能活躍於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船川淳志在論述中介紹了許多必備特質。本次最終結論中,他再次概述了全球化人才的狀況,並提出必須學會的各種能力。
...
幾週前,有個朋友傳給我下面這首名為〈Crazy English〉的打油詩,據說這首詩在網路上流傳了好些時日,所以或許在同時或稍早之前,你們也已經看過類似的詩句。
...
語言管理學(LM:Language Management)相對於當代政治學、公共行政學、企業管理學甚至人才管理學(TM:Talent Management),似乎只是門微不足道的非主流的管理學;然而,如果用黃仁宇的大歷史學的視野來看,語言管理學卻是冰山下看不見的下層建築(Intra-structure);它對於國家治理、公司管理與人才管理都具重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全球化時代,其重要性更不可等閒視之,較諸所有主流的管理學,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臺英青年交流計畫(Youth Mobility Scheme,簡稱YMS)自明(101)年1月1日起生效實施。英國每年將提供1,000個名額給我國18歲至30歲青年YMS短期移民多次入境簽證,居住期間最長可達2年。未來我國青年將可透過全時工作、打工、從事志工或自費遊學等方式(排除創業、職業運動及受訓醫生),深入體驗英國的文化內涵,擴展國際視野,增進兩國青年交流及認識。
...
試想,若高等教育深受社會需求影響,十年後的樣貌將會如何?在2015年之際,什麼樣的外力將會重塑大專院校?蛻變將以何種形式呈現?
實言之,高等教育在未來十年內可能無法順應廣大社會的潮流。太多沉重的負擔,譬如須顧及的相關人員、傳統的束縛限制、或政治力的介入,均使高等教育無法跟上外界快速變遷的步伐。然而,教育轉型的紛爭仍是大學校長們未來必須面對的議題與挑戰。
...
「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但孩子們從小卻都被訓練成得回答出『標準答案』,結果當孩子愈長愈大,卻發現沒有標準答案可依循時,對自己未來的未知恐懼加劇,於是,他們什麼也沒準備好就進了職場,或該說準備得最完整的竟是『徬徨』!」國際人才培訓專家許心馨說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