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過三季的水果才好吃 產學對談─阿原品牌創辦人江榮原X 實踐應外系教授陳超明

文化與創意真的可用產業鏈的模式量化管理嗎?兩者間的矛盾該如何消弭?當美感、藝術、文創精神等抽象概念放入全球產業經濟的框框裡,企業家要怎麼面對「文創理念」與「數字績效」之間的平衡與經營?阿原工作室創辦人江榮原與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陳超明的深度對談,或許可為讀者略為解惑。

...

改革教育窠臼 台東專案拋開進度壓力 – 偏鄉國小學習奇蹟 英語教育重新出發

「老師,好奇怪喔,我覺得……我好像喜歡上英文課了!」這句話竟是從一位原本放棄英文的孩子的口中說出來的。「台東縣提升國中小學生英語學習成效教學實驗專案」( 以下簡稱台東專案)實施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方式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

專訪景興國中校長林志忠、教務主任陳慧靜 – 超越十二年國教 培養孩子成通才

前言

景興國中曾獲得臺北市「校務評鑑」第一名以及「市政品質精進獎」,在辦學上展現十分出色的成果,對於往年的多項教改措施也都能與時俱進,昂然挺立。如今十二年國教政策已推行,景興國中又將如何因應這項新教育制度的轉變?為此,English Career雜誌專訪景興國中校長林志忠及教務主任陳慧靜,談談景興國中在十二年國教下的教育方針。

...

三重高中情境英語 特色教學的新思維

大學生英語不好從高中救起

2013年九月,新北市立三重高中針對高二學生開設「國際溝通情境英語教學特色課程」(以下簡稱情境英語特色課程),學生可以在模擬國際溝通的真實生活及職場情境下學習如何使用英語。因為好玩又實用,參與該選修課程的同學一年下來多益測驗平均成績進步91分,平均分數亦達到528分。英語程度不遜建北的學生,讓新北市的家長、學生打破明星學校迷思,原來不一定要越過淡水河,擠進台北市的菁英高中。

...

朝著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努力吧! 一位家長對十二年國教英語教育的想像

今年103年度國中會考結束,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了一份「103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計分與閱卷結果說明」,當中列了各科的能力等級人數百分比統計表(表一),從這個統計表可看出,英語科位於C級「待加強」的人數百分比為總考生人數的33.73%。代表了十二年國教若要「不放棄每一個孩子」,英語老師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

以學生為中心的學校經營思維 從一所臺北市立社區高中出發

在紛紛擾擾的各種意見檢討聲中,103 學年終於開學了。在開學前最後一個週末早晨,中正為所有高一新生的家長辦理「相約在洛城」活動,我們希望為高中生的新手家長們提供更多一些的高中學習策略資訊,讓家長與孩子都有機會理解高中生的考驗,進而能理性與感性兼備的攜手一起面對!

...

日本的高中英語教育政策: 理想vs. 現實 English Educational Policy for High Schools in Japan: Ideals vs.Reality

摘要

日本文部科學省(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XT)平均每十年公布一次「課程學習方針」,明訂國高中英語教育整體與具體目標,包括具體說明文部科學省核定課本的內容。本研究從學生的角度來檢視這些「課程學習方針」對課堂教學的影響。本研究調查了112位剛進入東京幾所私立大學的新鮮人,針對課程方針裡頭指定的六項英語課程的課堂實際教學,以封閉式(closed-response)及開放式(open-response)問卷詢問他們的看法。在封閉式問卷部分,學生被要求要對於教學的不同項目評分。在開放式問卷部分,學生被要求描述他們英語老師的教學情況,然後採用標準的敘述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來分析這份量化資料。本研究深入探究這套方針在課程修訂方面的成敗,是對Nunan(2003)呼籲進行更進一步研究的回應,並且有助於顯現日本教育政策與實際教學之間的複雜落差。

...

十二年國教是改變的契機 專訪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

紛紛擾擾的十二年國教至今仍爭吵不休,身為第一線的教育人員卻無法迴避問題,也不能停下腳步。身為全台學生數最多的新北市更肩負重任,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新北市對教育的規畫與一步步的教育改變從未停止過,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有多元能力,讓每名學生都可以適性發展,找到自己的方向,發揮專長。

...

重視學生本位、內容導向的學習過程 – 英詩教學與創意思考的開發

前言

全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必具備3C的能力才能生存: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溝通能力 (communication)、和創造力(creation)。在這個全球資金、科技、資訊、文化、人才快速流動的時代,每個人都要學會在工作上與人合作,需要嫻熟語言與他人進行跨文化溝通,也需要良好調適新環境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想在各方面有傑出的表現,更需要有良好的創意思想。創意的開發是一個人勝出的關鍵。

但是創意是什麼?從那裡來?創意是天生的嗎?可以培養嗎?如何培養?創意與語言學習有關係嗎?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幫助我們開發創意嗎?英詩可以扮演什麼樣的媒介角色?文化創意與文字素養有何關連?如何以創意方式來讀詩寫詩?如何利用詩作來開發創意? 這一連串的問題,引發我對這個議題的探索。

...

Learner Digital Stories in a Web 2.0 Age – Web 2.0 世代的數位故事

前言

本文為一項為期四週的課堂專題之報告,學生在課堂中必須利用線上數位媒體工具 VoiceThread,創作 Web 2.0 數位故事,並與同學分享及討論。參與者為美國一所大型研究型大學學術寫作班的英語學習者。數位故事提供一個互動管道,可以藉此建立學習者社團,培養合作精神,吸引學習者提升多元素養(multiliteracies),並創造全球觀眾互動與回饋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