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2倫敦奧運還有150天(按截至2/29截稿日),但這次似乎沒有北京奧運那般吸睛風光,這倒讓我想起台大語言所蘇以文教授的一場以「我為英文狂」為題對新生入門系列的演講,令我印象深刻,迄至今回味無窮。
她這篇以北京奧運期間一位新加坡記者在北京的同標題的採訪報導作開場。該記者發現,上自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孩童全都狂熱學英語;文中還提到北京市府大力推行雙語化的標誌,其中一座「中華民族園」被譯為「Racist Park」。可是「racist」是這樣的意思嗎?一個字在字典上的意思與其他字合起來意思往往是不一樣的。可見靠字典學英文是不可靠的。」(筆者按:根據《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Racist is someone who believes that people of their own race are better than others, and who treats people from other races unfairly and sometimes violently – used to show disapproval (帶有貶意);如:He denied being a racist.);大陸簡明英漢字辭典則作「懷有種族偏見的人」解);至於許多中國菜名的翻譯,教人不知所云或啼笑皆非者,更是屢見不鮮。她以這個插曲開場,使我想起師大翻譯所蘇正隆教授發表的一篇談「公共標示的英譯」的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