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成鷹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 – 台灣高等教育英語教學新典範

 
成大成鷹計畫致力於專業英語的課程建置及學生英語能力提昇,實行之成績有目共睹,為國內專業英語課程的顛峰代表之一。因此,多位參與成鷹計畫的教授及教師將五年多來之成果發表並集結成冊,並召開「台灣高等教育英語教學新典範」研討會,邀請全台灣對專業英語教學有興趣之大專院校教師共同參與,藉此展現計畫成果並吸收各方建議,願使成大專業英語課程更驅完善。

...

教育部102年北區英語教學資源中心師訓 – 全英文授課系列講座:全球英語實戰力

 
為替英語教師們提供在課程中全程以英語授課的可能方法,教育部北區英語教學資源中心為各技專校院老師於臺科大舉辦了一場「全球英語實力」講座,除了特別邀請Globish 創始人Jean-Paul Nerrière 及DavidHon 在他們亞洲巡迴演講的台灣站到場與英文老師直接對話,也邀請了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陳超明教授發表全球英語的教學策略。專題演講之後則由東吳大學外文系林茂松教授主持一場大學內全英語授課實例分享的座談會。活動當天吸引近200 位老師參加,現場座無虛席,反應相當熱烈。

...

英國文化協會與北市教育局簽約 – NCSL課程來台 提升校長領導力

 
英國文化協會與北市教育局於2013 年1 月11日再度簽署「教育與英語教學備忘錄」,雙方將持續合作以建構優質英語學習教育環境、加強學校領導人培訓,與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其中,在學校領導人培訓的部分,雙方計畫引入英國NCSL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的訓練課程來台,增加對校長們的在職訓練。

...

發行人語 – 補救教學:英語教育成敗的最後一道防線

 

近幾年來,政府投入大量的經費與心力來提升台灣學生的英語能力,然而,不論是將原本國中至高中的六年英語學習歷程向下延長至國小,或是廣泛設立大學生英語能力畢業門檻,似乎都不見有太大起色。甚至整個社會對於英語教育興起了一種「怪罪主義」,企業怪大學沒把學生教好,導致台灣沒有人才可用;大學怪高中沒把學生的基本功打好,導致大學沒辦法教導進階程度的英語;而高中又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往下怪罪給國中,如此一層層怪罪下去,似乎離開不了這樣的負面思惟。

...

編輯人語 – 探討補救教學核心價值 實踐「將每個孩子都帶上來」的社會公義

長久以來,補救教學一直是台灣教育界不敢正面觀之的一個面向,原因無他,補救教學往往存在於正規教學之外,所分到的資源少,但要解決的問題又是如此之多且病根深痼。然而,台灣不乏良師能人默默耕耘,長久以來也摸索出一些彌足珍貴的心得,若能發揚光大,想必能抒解學生英語程度的雙峰現象,以真正實踐「每個孩子都帶上來」的社會公義。

...

發展教育定義及成功要素 – 探索補救教學之發展與歷史

 

近年來,社會大眾越來越關注發展教育(developmental education。編註:台灣一般稱為「補救教學」)這個議題。美國教育部1996年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有四成一首度進入社區大學的新生,以及將近三成首度進入大學就讀的新生,都登記參加至少一項發展課程(Lewis & Farris, 1996)。高中向來被批評未能讓學生做好課業準備,而全美四年制的學院或大學也在想辦法把發展教育的責任完全轉移到社區大學身上。儘管選擇發展課程的人數這麼多,仍然有好幾個州在考慮或已經採取政策,限制大學的發展課程數量或資金。

...

透過補救教學扭轉孩子的未來-專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

12年國教實行在即,除了國教時間的延長外,我們更應該注意國教品質的提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新仁以其多年的教學實務經驗,來談目前國內各階段英文教學所遭遇的問題,以及如何透過補救教學來縮短階級差距,讓弱勢族群也能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

畢業青年無法順利就業固然值得憂心,但如果進入職場多年後無法升遷甚至最後遭到裁員,這種因為中年失業造成的問題可能更大!在一項對國內科技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追踪調查指出,這些科大畢業生雖然都能順利的找到工作,但問題是進了公司後卻不容易獲得升遷的機會。

...

IEP應用在英語補救教學的可能性 – 以全球英語為核心 提升技職生的英語即戰力

 

根據報載,馬英九總統曾與兩位台灣傑出設計家暢談創新之際,問及兩位年輕人的英語程度時,答案都是「英文普普」!試想:當這些優秀的創意人才好不容易有機會登上國際舞台,卻無法以英語向世人解釋其創新設計之發想緣由與過程,將是何等遺憾之事。因此,馬總統提出了「短期英語魔鬼訓練班」的想法,即為透過補救教學課程,快速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

用溝通式文法補救菜英文 – 專訪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劉美君教授

 

常言道:「字彙是肉,文法是骨。」文法是支撐起語言的脊柱,語言是溝通的工具,但語言能夠完成溝通目標的最大功臣其實就是「文法」。文法是一個「標記系統」,用來標記語意。「標記」雖然聽起來很模糊,但其實生活周遭俯拾皆是:例如交通號誌就是一種標記,「紅燈」代表禁止通行,「綠燈」則是繼續前行。標記就「形」與「意」的搭配,固定的形式表達固定的語意。

...

持續學習 – 台北地區國中、小英語教育現況

 

各縣市在輸人不輸陣的心情下,這幾年的英語課程從小學起札根,教育部雖規定從國小三年級上課,不少縣市早就從國小一年級就開始教英語。
 
可是學得早不代表學得好,從教學策略到教學方法、師資、 教材等都需要全面配合,否則只是讓原本應愛上英語學習的小學生,反而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迫使學校只好再加強英語的補救教學,不過,到底要如何讓中小學生打好英文學習的基礎,學校做法不盡相同,但目標都是想要讓學生不要太早就放棄英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