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大學國際化,一定不能不認識國合會(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這個長期在台灣國際交流工作上擔任要角的機構。國合會不僅對國外提供各種經濟資金援助計畫與技術,也為各國外學生安排就學台灣各大學接受各種技術教育與訓練的機會,是最早落實「大學國際化」的單位。
...
談到大學國際化,一定不能不認識國合會(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這個長期在台灣國際交流工作上擔任要角的機構。國合會不僅對國外提供各種經濟資金援助計畫與技術,也為各國外學生安排就學台灣各大學接受各種技術教育與訓練的機會,是最早落實「大學國際化」的單位。
...
2011 年 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十月公布,中,藝術人文領域「現代語言」類別中,表現最好的前3名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亞洲地區表現最好的,是排第18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而政大排名落於50-100名之間,是台灣唯一入百大的學校。
政大外語學院能夠在這項評比中拿到全台最好的成績,是師生長時間的努力而來,外語學院院長于乃明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政大長期孕育擅長「雙外語、雙專才(語言加專業)」的複合式人才,加上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是校方一大優勢。
...
受全球化影響,臺灣作為非英語系國家,「人才國際化」及「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性相對提高,培育出良好英語程度的「國際化人才」是國際化大學的基礎目標之一。如何培養具國際觀和競爭力的大學生成為值得探討的關鍵議題。
...
如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並強化外語能力,進而掌握世界趨勢與國際脈動,是現今高等教育需面對的重要課題。有國際觀的畢業生,才能知道自己未來的機會在哪,也才能把握機會。要讓學生了解國際趨勢的發展、擁有接收第一手國際資訊的能力,則須先將「語文」當成必要條件。能讀會講外國語文,不等於有國際觀,可是要有國際觀,確實需要懂得外國語文。國際上目前通用的強勢語言是英文,除此之外,學生亦應可以根據興趣學習日文、法文、德文、韓文等其他外語。
...
語言,是人們賴以溝通、表達、傳遞思想的工具。隨著科技與經濟的進展,人們已不能再固守自己的母語,生存在僅只單一語言的社會;反之,因應全球化世界的到來,跨文化的國際溝通已成必然的趨勢之一。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語言教學」之學術研究的重要性顯得不言而喻。
無庸置疑地,英語已是國際間最常使用的語言,而華語文也逐漸成為21世紀最具競爭力的溝通工具,這場國際研討會涵蓋了英語及華語兩大強勢語言的教學專題研討,使得與會者得以從更多元的面向,一窺應用語言學及語言教學的面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