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補救教學計畫 培育全方位英語能力 – 景文科技大學 英語補救計畫實例分享

 

近年來,教育部漸漸重視技職及大學院校學生的國際競爭力,為了要求學生在英語方面有一定的基礎,頒佈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各院校也紛紛設立了外語能力的畢業門檻標準,期待學生畢業後不僅能擁有專業技術,同時也能具備英語溝通的基本技能。
 
然而,以入學時英語科目的成績來看,技職院校學生普遍英語能力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各技職院校校方要如何提升學生們的英語能力,以達到畢業門檻標準?本期的English Career 很榮幸採訪到景文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系主任詹餘靜教授分享校內英語教學的補救計畫。景文科技大學自98年度起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補助,該補助使學校更能精進執行英語補教教學的相關機制;透過多元化的補救教學計畫,以及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景文科技大學學生的英語能力有顯著的提升與進步。

...

混成式教學法在補救教學上的運用-探討東吳大學英語補救教學機制

 

設定評估標準

東吳大學規定,自97 學年起,所有入學新生畢業前必須通過東吳英語能力檢定(等同全民英檢中級以上),但是根據筆者研究,10%以上東吳大學新生的入學英文考試成績低於30 分,為幫助這些英文能力較差同學通過能力檢定順利畢業,遂於民國94 學年申請「教學卓越計畫」經費規劃實施補救教學。

筆者探討國內補救教學,發現近二十年中、小學普遍實施補救教學,但是由於教學內容、規模、形式、還有參與學生的差異很大,以致成效不一,難有定論。至於大學實施補救教學相對少見,也比較缺乏這方面的研究。文獻探討顯示相關研究多採用同一模式,利用實施補救教學前的前測成績(pretest)與實施後的後測成績(post test)來評量教學成效。而且大多研究使用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成績來做比較,由於成就測驗只針對授課內容作測試,參與補救學生通常被要求課餘花費更多時間熟悉課程,因此後測成績進步不足為奇,必需探討這些學生是否在能力測驗(proficiency test)有相同的表現,因為能力測驗評量學生整體的知識與技能,而非僅限於上課內容。另一方面,由於東吳大學的英語畢業門檻採用能力測驗做評量,瞭解參與學生是否在能力檢測有較優異的表現益形重要,這樣才能達到設立補救教學的目標。

...

不只扎根基礎 更強化專業 – 長庚科技大學 英語補救計畫的實例分享

今日,為因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基礎的英語能力儼然成為社會新鮮人實戰職場的必備武器。隨著政府推動各項英語能力學習計畫的腳步,目前台灣已有許多大專院校,陸續將英文視為首要的教學領域,藉此加強學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作為孕育國家專業技能人力資本搖籃的技職院校,更需要在英語教學上與時俱進。

...

高效密集式全英語課程 – 補救教學的強心劑:第二屆北區密集英語營成功案例

面臨企業全球化的趨勢,台灣技職教育上除了專業能力培養,提高英語能力更顯得重要,才能培育學子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因應現代就業市場的需求。但,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畢竟有限,如何在專業科目和英語能力訓練間取得良性平衡,是讓教育單位傷腦筋的議題之一。今年暑假於台科大舉辦的「北區密集英語營」,參加的170 多位學生在27 天內多益平均進步了136 分,更有人一口氣進步了340 分,從335 分提升到了695 分,簡直就像變魔術一樣!究竟是怎麼樣的做法才能達到這般的教學與學習成效?
...

員工英語補救教學打造企業全球化版圖-日本樂天公開2年英語化計畫的實驗記錄

隨著全球化浪潮,企業可以到全球做生意、透過跨國合作的供應鏈提供最好的產品與服務給全球客戶,也可以雇用到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派任到全球各地的分公司或所投資公司中工作,通常彼此溝通使用的標準語言是Global English。因此,因應全球化的到來,跨國企業紛紛訂出員工英語能力標準,而針對英語能力不足的員工,也安排了各種英語補救教學措施。

...

樂天的改變與選擇:全球化與英語化的思維

近來企業發展已朝向全球化為考量的重點,這是不得不然的趨勢,無法面對全球市場或全球競爭的企業,已經面臨淘汰!

 
以日本為例,早年是以精密產業與創新科技聞名,強調產品品質與精英人才的掌握。在到國際打天下時,靠的是精英人才與翻譯,他們認為只要有翻譯就可以解決跨國溝通的問題。這種做法在早年以硬體產品為主的社會,或者只以國內消費為主的情況下,可以行得通,但隨著全球的生產鏈及跨國人才流動的影響,在訊息流通迅速的現代社會中,這套靠翻譯、靠精英人才的傳統做法,難以因應快速變化的社會,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經濟力近幾年大不如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

漢字文化圈企業揭露全球化實驗紀錄的第一手報告

 

本書作者三木谷浩史自認為像樂天這樣如此大規模且激烈進行英語化的企業,在日本歷史上是前所未見的,可說是一種社會實驗。個人以為這也是漢字文化圈企業轉型為全球營運組織的第一個公開的語言制度變革實驗,一旦取得重大的成果,勢必對台、日、韓、中企業的轉型產生領頭羊的作用,值得臺灣企業的管理階層重視。

...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中心的成功變革 – 線上測驗題庫系統及其效益

 

評量測驗是語言學習過程重要的一環,其重要性並不在於實施考試本身,而是在於其可分析學習狀況、授課成效、課程設計與再調整等教學上的重要內涵。基於這樣的理念,以及「教師應回歸到教學」的強烈希望,讓林麗菊教授自接任中正大學語言中心主任後,決定改革校內語言評量方式,開發設計有效的線上測驗系統及題庫。該線上測驗系統從2003年語言中心成立開始實行至今,大量降低教師在課程評量上的批閱負擔,更協助教師有效執行考試歷程、利用線上測驗的自動統計結果來評估學習成果,使教師可更專注放在授課內容及學習者的輔導上。

...

101年度四技二專入學測驗英文試題評析 – 英文試題vs.Commonly Used English

「考試領導教學」並不是問題
 
在台灣,考試領導教學的問題一直存在,入學考試的題目都會成為課堂的教材,因此命題品質對英語教學的影響不言可喻。之前筆者曾經就指考、學測、基測的英文試題做過評析( 見English Career第32、34 期及書林網站),指出其中不少問題。檢視今年的技術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英文試題,我們發現與前述之測驗一樣,四技二專入學測驗英文也有不少問題。
 
統測之後,網路上雖有名校英文老師及補教名師提供解題,但對考題英文本身卻都沒有提出任何疑義。其實,跟指考、學測、基測的英文試題一樣,四技二專入學測驗英文試題中也存在許多不地道、甚至不正確的英文句子及用法。以下列舉一些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