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成鷹計畫源起
隨著世界的脈動加快,國際間的經貿與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全球化」已是臺灣必走的路。因此「2005-2008教育部四年施政主軸」中已把大學院校學生通過英檢列為其施政目標。如何提升大學生英文能力,以增強國家競爭力,成為當前各大學校務發展的重點之一。為提升成大學生之國際競爭力,培養其成為全球公民,成功大學教務處特別委託成大外文系規劃執行「國立成功大學提升全校英語能力計畫(簡稱成鷹計畫)」,以期達到成大學生具有全球公民水準之國際競爭力的目標。
...
撰寫書籍的動機
2008年10月1日,葛蘭楚終於來到台灣,一方面為他的新書作宣傳,另一方面也為台灣的英語教師帶來教學方法上的新視野。曾為美國教育服務社(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題型研究人員的他,曾置身於日本工作多時,他在研究一項學習成效與教學成果的過程中發現,人們過去習於題庫的反覆演練,或者積極訓練文法細節的學習方法,實際上竟無法讓受測者的多益測驗成績顯著提升,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練習題庫量的累積,然而測驗成績卻未因練習次數的增加而有所進展。
...
試想有一個前所未有、為期10週的商用英語課程,是以哈佛商學院(HBS)的個案研究作為核心內容,參加的28名學生均任職於亞洲一家知名企業的管理部門,其中多數從未看過或讀過任何一個HBS的個案研究。授課方面,除了由EFL老師進行content-based教學外,還有國際企業顧問小組成員會針對每一個HBS個案研究的關鍵概念與構想進行解說。複雜的個案研究內容讓學生面臨語言上的挑戰,他們得與新的字彙、譬喻性語言、以及錯綜複雜的句法交手。
...
運用自然生態園區是一項很好的教學策略,可以幫助英語學習者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把自然科學知識和他們生活的真實世界做有意義的連結。同樣地,對這些學生來說,能夠把這樣的連結由熟悉的語境轉換到主流課程的課堂 (mainstream classroom) 上,也是一樣的重要。(譯註1)
...
當你讀到這篇文章,離北京2008年奧運開幕只剩幾個星期了。毫無疑問地,為了這場盛會,北京的建設已經完工,相關人員的訓練已經結束,行程表也已敲定。然而真正讓全世界大開眼界的卻是奧運如何激起了北京的英文熱。從市長到警察,計程車司機,甚至家庭主婦和孩童,北京人以會說英文為傲,他們認為這是與世界溝通的重要媒介。
...
過去幾年來,關心外語教學的學者專家非常憂心:台灣在國際競爭中,最基礎的外語能力(以英文為例),雖然在整體的政界、學界及產業界的關注下,卻沒有很大的成長。然而透過各種不同的國際資訊,不管是媒體報導或是各國的學術研究,都可以看出,從歐美到亞洲,對於該國的語言政策,尤其是外語教育政策,都不斷地強調外語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一環。美國在911事件和中國大陸崛起之後,感受到外語能力以及對外國文化的認知,不但是其戰略思考的重要方向,更是現今經濟產業競爭的基礎。學界及國防部均積極討論跨語言與跨文化的認知能力。歐盟基於提升其經濟整合及全球競爭力,提出了歐盟的語言架構與政策宣示,積極提升其聯盟內人民的外語能力。亞洲的日、韓等國,感受到全球跨文化與跨語言挑戰,更以實際行動,投入大量教育與訓練資金,致力其公部門與教育單位的外語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