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與後天因素對語言能力發展的影響始終沒有定論,但是一個安全、能夠給予支持的環境所帶來的正面效果卻是無庸置疑的。要教授語言的涵義、文化、以及如何理解實際用法,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出一個社會建構式環境。第二語言或外國語言的學習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無論是哪一種,語言學習者都需要學習字彙、文法規則、句型結構以及語言背後的文化,以表達個人意念。
建構論的始祖 Piaget (1953) 認為,知曉一項新語言,意味著建構意義,以及形塑新概念,而新的概念將會被納入既有的概念架構中。新資訊與既有知識整合的過程牽涉到認知的對話、社會互動、以及文化 (Vygotsky, 1934/1962)。運用 Vygotsky 的理論來教學,必須創造一個互動性的環境,讓學生覺得可以安全地在其中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體驗文化上的理解、並且實際運用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