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英語口語溝通高手
近十年前,美國的《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曾以《人人都該說英語嗎》作封面報導,文中提及西歐各國的「大英語落差」(The great English divide)──即具英語能力者與不具英語能力者間出現的競爭力差異。其結論很簡單:會英語將使你進入「勝部」,不會英語則將使你掉入「敗部」。
...
培育國際化人才要全面且不能停下腳步
...
臺灣的英語聽力測驗:問題與對策
台灣的英語聽力測驗,不是應不應該施測的問題
筆者自民國75年歸國在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任教以來,就目睹國內英語教育的先進在各種不同場合,不斷地呼籲在大學入學考試應該加考聽力,以導正國內以文法教學為主的英語教育。但轉眼間,台灣即將歡慶建國100年,回想過去25個年頭,台灣在聽力測驗的實施上一直在原地踏步;學者企圖透過聽力測驗的實施來促進英語教學的正常化的期望也一直無法實現,每思至此都不禁扼腕長嘆!事實上,台灣英語聽力測驗的議題,不是應該不應該施測,從以下各個面向觀之,台灣都應該加速英語聽力測驗的實施。
...
台灣英語文教育與國際化的挑戰
從政策討論到實際的運作,English Career 針對台灣面對國際化競爭所面臨的教育問題與行政作為,持續投注心力與建言。本期更擴大參與層面,以四大主題涵蓋此一牽涉台灣未來英語教育與競爭力的重要課題。
...英語教學的現在與未來:從丹佛TESOL年會歸來
轉變與議題的形成
英語教學的理論發展與實務操作,一直是從事英語教學老師關心的議題,每年TESOL大會從主題演講、論文發表到實務的工作坊、研究報告、論壇、書展的多元形式的發展,都在展現英語教學面貌的不斷改變。從早期的傳統教學方法論的探討到現今全球化變遷的英語教學議題,都引起不同的重視。
...
提升大學生英語溝通能力的思維與策略
...
到底是英語 還是Globish─第三個千禧年的國際方言?
在國外做生意或旅行的人,很快就能觀察到一個殘酷的事實:溝通大不易。
我們在異國遇到的大多數人都試著說英語,他們常認為自己會講英語。我也是啊!但是基輔、巴黎或瓦爾帕萊索(Valparaiso)當地人講的英語卻令英語母語者感到難以理解。更糟且更令人氣餒的是,英國人、美國人或澳洲人講的英語,他們也很難聽懂。所以,問題來了:這些人講的真的是英語嗎?
...
加拿大語言基準評量的開發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一個將會在加拿大各地用來把成年移民歸到適合他們英語程度的教育課程之新語言評量工具的開發過程,這個工具的開發代表了政府和基層在建立一個可用以描述及評鑑以英語為第二外語之成年移民的一般性架構的漫長過程中初步行動其中一步。這篇文章的作者,也就是這個測驗的開發者,介紹了這個被稱為加拿大語言基準評量(Canadian Language Benchmarks Assessment, CLBA)的工具開發過程,他們描述了這個專案的歷史和他們在測驗開發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此外,他們敘述了這工具是如何現場測試、小規模檢驗及評分的,最後作者以一個和正在持續進行中的這項工具驗證努力有關之簡短討論作結。
...
如何提升英文的聽說能力:聽說五元論(LS-Pentad)的切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