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英語?英式英語?全球英語文?

 

       過去幾年來由於擔任行政工作及學術研究關係,到過許多國家,參與過大大小小的國際研討會與學術交流,甚至時常用英語進行演說或社交活動。很多人以為由於我是英文系教授,可以很自然地說出跟英國人或美國人一樣好的英語,但事實上,這想法是不正確的!英文並非我的母語,個人既不擅長道地的美式用語,也說不出英式的女皇英語(Queen’s English)。個人之所以可以在國際場合中暢所欲言,是因為懂得如何快速掌握世界各國人士之間常用的句型、語法與字彙,適時用精確的英文,與母語人士或非母語人士溝通。如果要定義我過去幾年來使用的語言,我會稱它做Global English(全球英文)。

...

強化國際溝通即戰力 應從提升口語表達力做起

 

   在這個全球化浪潮澎湃,資訊網路無遠弗屆的年代,要站上國際舞台,所需具備的最基本條件就是:良好的國際英語溝通力。然而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大技能中,哪兩者最重要呢?答案是─聽與說,因為在使用的情境下會要求與人互動時,能夠即時且迅速地進行溝通。倘若無法在短時間聽懂他人的訊息,並以適切的口說表達,作出正確回應,可能會造成溝通不良,影響溝通效能甚鉅,甚至喪失進一步交往或合作的機會,無形中降低了個人或其所代表機構的國際競爭力。
...

英語戰力再進化 挑戰英聽力!

 

       大考是否加考英聽的議題,掀起了一陣台灣英語文教育問題的風浪,無論這項英語文公共政策最終決議的方向是什麼,無庸置疑,台灣英語文教育在聽力方面的教育政策、教學方法及學習模式,似乎皆有待進一步地討論與改革。英語文學習不該是一昧記憶文法、單字與句型,懂得「如何用」更是現代的國際化人才所應該培養的英語能力。然而,要能夠在國際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溝通,最重要的莫過於具備良好的英語文聽、說能力,但台灣學生的英聽能力,是否也已準備好,可以面對國際挑戰呢?

...

從2009年 TESOL 年會看英語教學新趨勢

 

       本期的專題報導:「從2009年TESOL年會看英語教學新趨勢」,邀請了「TESOL台灣代表團」的團員們包括團長陳超明教授本人、台科大的Jeremy Syke、成功大學的鄒文莉、閔慧慈,政大附中的溫宥基老師、ETS台灣代表王星威總經理等七位,共襄盛舉,撰文分享參加TESOL的寶貴心得,並且於5月23日在台南成功大學舉行一場「英語教學新趨勢觀察─2009年TESOL年會台灣分享會」。

...

全球英語浪潮 浩浩蕩蕩 莫之能禦

 

       這一期的English Career,我們要來談談「標準英語」已不再是標準,以及國際場合新興的的全球英語大勢。

       處此全球化競爭激烈的時代,英語早已變成不可或缺的工具,大勢所趨,台灣孩子的英語學齡也從小學五年級降至三年級或一年級,學習時間至少長達13年以上,政府與家長每年花在英語教育的投資高達千億以上,但仍有不少大學畢業生在國際場合中因開不了口而困窘。事實上,若是只會死記規則而不懂得活用語言,充其量只是紙上談兵,何能奢談人才國際化、企業全球化呢?

...

國際餐飲人才 「說」一口好菜 專訪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校長 容繼業

 

       午後的南臺灣,間歇性的驟雨,猛然澆醒酷旱的大地。走訪綠草如茵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校園正沈浸在久旱甘霖的歡愉;七樓的校長室,同樣正被振奮師生的揚威香江氛圍環繞,因為代表學校出征「2011香港國際廚藝大賽」的隊伍,傳來勇奪三金九銀十七銅和最高團體獎的榮譽。

...

英語教學的春天:用能力指標提升英教學績效

 

       本期為「英語能力指標教學管理」專輯,能力指標這一名詞,對於教育界人士來說並不陌生。溯及2600年前孔夫子即有「因材施教」的觀念,近世教學方法論中亦有主張,每一門學科應依學習者能力程度而規畫教學課程系統的論述,英語文亦不例外。臺灣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上英文課,接著銜接國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學教育乃至研究所教育,甚至是進入職場訓練階段。也因此,隨著不同階段的學生程度,大致上應有循序漸進的英語文能力指標,以作為英語教學管理的工具及目標。

...

面貌不斷改變的TESOL

     

        近30餘年來,本人以師資培訓者、大學教授及教科書作者的身份走遍了幾大洲,到過12個不同國家工作。這些經歷讓我的專業生涯充滿樂趣,饒富意義且獲益良多,也讓我有機會在中國、巴西、阿曼、新加坡、印尼、墨西哥和夏威夷等各地,與許多老師及師資培訓者共事,而能親眼目睹全球英語教學專業不斷演變所展現的許多不同風貌,並親身參與各種活動,共襄盛舉。

...

掌握趨勢 從英聽議題談起

繼上期的「強化英語戰力:新思維與新策略」後,這一期的English Career 由陳超明理事長主編「台灣英語教學的另一項挑戰:英語聽力的教學與測驗」專輯,以因應近幾個月以來,社會各界極為關心的「大考是否加考英聽」議題,我們因而邀請專家學者從不同面向,分享卓見。感謝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張武昌教授、臺灣大學外文系梁欣榮教授、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梁孫傑教授,不吝指教,概允撰稿,從教育政策思維的高度建言,分享多年教學心法;也感謝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系李欣欣助理教授、成功大學外文系杜怡婷老師,她們以個人實務上的教學應用心得,跟讀者分享提升學生英聽力的實用教學對策。
...

從人才、政策、教育再論國際化

 

       去年三月,English Career 曾經以「臺灣英語文教育與國際化的挑戰」為主題,出版了一份專輯探討大學教育國際化的刊物議題,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廣大迴響;時隔一年,為了更全面地深入探討「人才國際化」的多元面向,我們再次規畫了「全方位打造台灣國際化人才」專題,將議題從大學教育的領域延伸到城市、體育、第三部門與企業等各個專業領域中,其最大的用意,就是能喚起更廣大的民眾、教育家、社會工作者、體育家、企業與各及級政府等各界人士對於以全方位的視野重視「臺灣人才國際化」議題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