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沒有懂?-淺談臺灣英聽訓練

 

       雖然大家都知道聽、說、讀、寫是掌握英語的四大基本能力,但是長期以來英聽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卻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錯綜複雜,一時之間也無法有所定論,不過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口語溝通日益頻繁的情境之下,我們有迫切的實際需要來提升和強化國人的英聽能力。我們先從學習面的迫切需要和課程面的實施方式提供個人淺見,拋磚引玉,期待聚沙成塔,使得英聽能力在台灣英語教育中能有進一步的成長空間。

...

英語力、閱讀力、競爭力!

  這一期的English Career我們要跳躍到心理學、認知科學與腦神經科學的世界來看英語教育。這一陣腦內革命的英語教育新趨勢,要回推到今年三月TESOL年度大會的主題內容「Re-Imagining TESOL」談起。首先,多元智能大師Howard Gardner擔任首場開幕講者,他以曾經寫過的一本書《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為本,在TESOL大會上分享了有別以往的教育論點。大會同時也邀請了Andy Curtis、Kathleen M. Bailey及David Nunan(後二者分別為1998-1999、1999-2000兩屆的TESOL大會主席),希望可藉由他們不同的視角,跟與會來賓分享TESOL的重要議題。另一位在腦神經及認知科學領域亦頗負盛名的重量型講者則是Maryanne Wolf,她擔任了其中一場主題講者,並從「閱讀腦」(Reading Brain)的研究觀點切入,探討認知及語言發展與教學之間的關係。本刊特向這些國際講者請准中譯授權,並刊載其在TESOL大會精湛演說的講稿摘要。 ...

從自主學習開始 強化英語口語溝通力

 

       在知識經濟及全球化浪潮之趨勢之中,很明顯的是,沒有人會再問英語重要不重要,而是問如何學好英文以開創人生,創造機會,使自我之競爭力能夠大幅度的提昇,因此,不論是升學也好,或是為職場中升遷,或是為旅遊做預備,各種補習班機構就應運而生,然而,經常為人質疑的是,到底各種學習方式其果效如何?

...

全球化英語:新態度面對新世界

 

前言
       目前大家都將英語理所當然地視為國際語言,學英語很重要,英語成為全球經濟中必備之語言資本,但在英語之學習、使用及對該語言的態度與定位上,其實存在許多不同的想法與做法。本文首先釐清何謂全球(化)英語(global English),介紹幾個英語角色相關之名詞,接著從語言環境的轉變來解釋全球化世界下的英語角色,最後談談個人如何調適全球英語之衝擊,該如何面對全球英語。

...

「系統功能性語言學」與英文寫作教學

 

       2009 TESOL年會有關第二語寫作教學論文發表中,不論是在小學、中學、及大學層級,均有美國學者與教師提倡運用澳洲學者Halliday的「系統功能性語言學」(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理論,教授美國第二語學習者英語寫作。「系統功能性語言學」為何在美國逐漸受到重視?筆者認為「系統功能性語言學」將語言習得以及英文寫作的隱性知識歷程,清楚且有條不紊地呈現給教師,並提供渠等明確教法,以幫助學生。

...

高中英文課綱:從語言技巧到通識教育

        台灣的高中英文教育,大抵依照教育部所頒布的「高中英文課綱」來訂定教育目標,並採用坊間教科書出版社所編寫的教材,其教學形式大抵以閱讀與文法解析為主。現今所採用的「九九課綱」,從課程目標、核心能力、時間分配、教材編輯綱要、實施要點(教材編寫原則、教學方法等)予以規範,也就是說台灣高中英語教學方向大抵以此課綱為準。

...

如臨現場的閱讀饗宴

  今年的TESOL大會在波士頓舉行,本刊十分榮幸能夠再次參訪,親至大會現場一探究竟,發掘那全世界的英語教師們最心之嚮往的教學新趨勢。 這一次的TESOL行是在台灣專業英語文學會理事長陳英輝的邀請之下,與多位優秀的台灣英語教師們成團前往,再個別參與其發表行程,其中包括了長榮國際企業學系陳璧清副教授、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鄒文莉教授、輔英科技大學張瓊文教授、義守大學應用外語系田靜誼助理教授、南台科技大學張韶華助理教授、東海大學外文系吳素惠助理教授、銘傳大學洪應用英語系茂盛助理教授,以及成功大學外文系的杜怡婷老師等,皆是在今年眾多的TESOL大會投稿者中,來自台灣且獲得難得發表機會的佼佼者。本刊因而向諸位講者邀稿並請其撰述與會心得,另集結成專刊(請見內附夾冊),為讀者進一步了解今年TESOL大會的輪廓。 ...

從國際英語與跨文化溝通教學的觀點 探討英語會話聽力教學法

       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文化學習對於語言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許多現象顯示,大部份學習外語的學生多注重語法訓練,忽略了對於文化內涵、文化差異的了解,在國際場合中,因而無法順利達成有效溝通的目的。

       有鑑於此,本文係探討以「國際英語」(EIL)為主軸的文化教學理念及英語會話聽力教材教法。關於國際英語的發展,已有許多著名的論述,近年的指標著作至少有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D. Crystal);English Next(D. Graddol);Empowering English for Taiwan(C.M. Chen),在國際英語的發展趨勢下,本文中所提及的「國際英語教學法」強調英語學習不再只是學習模仿英語為母語的表達方式及英美文化,國際英語教學法重視「跨文化溝通」(ICC)的本質,意即從文化在地性出發,深刻了解英語本身與世界文化之多元性,以培養出跨文化反思、分析及溝通能力,當然,這種溝通能力可以透過日常的聽力及會話訓練不斷精進。

...

自然道地的口語英文

 

       多年前,為了幾個我現在也記不太起來的原因,我決心要學習如何烘焙麵包。於是我隨手挑了一本食譜,採買了需要的材料,捲起袖子開始重複一遍又一遍的烘培過程,把自己搞到快瘋掉。後來我發現真正讓我傷腦筋的並不是麵包本身很糟糕,而是每次都是差一點就很完美。我自己甚至是和每次都說我做的麵包「算還可以」的家人都試吃過。但很惱人就是每每總是有哪裡不對勁,每份我做的麵包不是太乾、太溼、沒熟、烤焦不然就是太酸。是我麵糰揉捏技術錯誤了嗎?還是烤箱溫度沒調好?又或者是我被詛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