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應用語言學暨語言教學國際研討會紀要

 

       語言,是人們賴以溝通、表達、傳遞思想的工具。隨著科技與經濟的進展,人們已不能再固守自己的母語,生存在僅只單一語言的社會;反之,因應全球化世界的到來,跨文化的國際溝通已成必然的趨勢之一。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語言教學」之學術研究的重要性顯得不言而喻。

       無庸置疑地,英語已是國際間最常使用的語言,而華語文也逐漸成為21世紀最具競爭力的溝通工具,這場國際研討會涵蓋了英語及華語兩大強勢語言的教學專題研討,使得與會者得以從更多元的面向,一窺應用語言學及語言教學的面貌。

...

11714184-2400x3600

輔英科技大學「英語文全球化與文學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11714184-2400x3600

       在傳統觀念中,文學被認為是一門高不可攀的學問,跟注重實用價值的語言學習相比,甚至帶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因此長久以來,對於語言及文學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大家總是習慣用既定的價值觀來加以解讀。雖然在人文教育的領域中,文學始終保有一席之地,但是在當今語言能力受到高度重視的全球化時代,文學教育的定位又在哪裡?

...

接軌國際的關鍵 在於了解文化差異

為因應全球化趨勢,提升英語力已成為一個國家要邁入國際化的重要因素,行政院在今年通過「提升國人英語力建設計畫」,要由民間到政府,全面帶動國人學習英語的學習力與實踐力。 負責執行計畫的行政院研考會責任重大,研考會副主任委員魏國彥語重心長地說,「要提升國人的英語力,不是只把台灣變成英語教室」。一個國家夠不夠國際化,與每個國家的文化土壤不同有關。以美國來說,美國是民族的大熔爐,有來自各地的民族,對他們來說,國際化、多元化是很自然的事,習慣與有各種口音的人相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不需要「認真」地去談國際化的問題,因為已經融入在生活中;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讓「國際化」融入我們的生活,讓「國際化」在台灣也成為很自然的事。 ...

國立台北大學主辦 2010 ESP 專業英語國際學術研討會心得分享

 

       國立臺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語言中心與台灣專業英語學會(Taiwan, ESP Association, TESPA)於2010年11月5、6日,假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舉辦ESP 專業英語國際學術研討會。感謝國科會、教育部與本校的大力支持,及出版、教育相關業界的摯情協助;也特別感謝在專業英語教學領域的學者們協助審稿、主持會議場次;同時非常感謝諸多出席的學者、先進、同學等,犧牲「寒風飄雨」的週末假期,蒞臨臺北大學共襄盛舉;更要感謝臺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及語言中心為此次研討會犧牲睡眠、耗盡體力的同仁和同學。結合上述之所有助力,本次研討會得以順利完成。

...

國際化要起而行 社會文化就是活課程

 

      近年來,隨著台灣的經濟型態的轉變,尤其在所謂的高科技代工的大型跨國企業的崛起及其相對應的下游之生產及供應鏈的國際整合,台灣面臨的局面已由傳統下游製造的低門檻技術提供者進化至較高階的資金及技術的提供者。在這種大型企業及全球整合的運作模式下,歐美日的資金、設計、技術及製造生產也順理成章地整併了台灣所提供的國際整合之生產及供應鏈。同時因著國際整合及全球化的日趨密切,舉凡在政治、金融、經濟、教育及社會文化等面向,均使得各地區、國家及文化間的交流與彼此溝通了解的需求日益重要。在這樣的時代趨勢下,台灣的人才如何國際化且能有國際化的視野及能力,考驗著社會整體對國際化的認知、對國際化人才素質之界定及教育體制對人才的培育政策與策略。

...

台灣學生怎能不心動 國際化浪潮下的大學教育爭奪戰

       台灣的各大學院校一天到晚喊著要國際化,要爭取躋身國際學術界內,但回到現實環境,以我們的大學現況到底能吸引到多少國際人才?雖然政府有台灣獎學金、也有不少學校打出英語教學、國際化課程等想要對東南亞、大陸乃至歐洲等國家學生招手,但實際的成效卻不如預期。
 
       反而是其他國家看好台灣學生的優勢,紛紛向台灣學生伸出「友誼」的手,提供各種優渥的條件,招攬台灣學生到海外求學,國外學校的積極,也的確讓本土學生心動,畢竟如果有機會能夠提前接觸到國際化的學術交流環境,對自己的未來有幫助,想不心動都很難!

...

運用學生自治調查來強化溝通

 

       我教授的許多日本大學生都相信,成功使用英語溝通的關鍵在於掌握文法規則與背誦單字,因此他們花費大量時間研讀語法及重點字彙。雖然我對他們的意志力感到敬佩,但感覺上他們進步的幅度與付出的努力不成比例。

       為了幫助他們提升成績,同時提供他們有意義的使用語言的機會,我採用了幾項方式。依據 Willis (1996) 提出的架構,這幾種方式都牽涉到合作式、以意義為焦點的互動,可以吸引學習者的興趣、有明確的結果,並且與真實世界的活動相關。

       其中一項最受學生歡迎的是「學生自製小型調查 ( student-generated minisurveys,簡稱 SGM) 」。這對大部份程度的學習者來講都是可行的,也提供了一個語言練習平台,讓他們去運用先前學過的結構和單字。我用SGM來增加學生使用疑問代名詞問句的機會,同時也讓他們將形容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形式運用於溝通中。

...

政大商學院如何培育國際經營管理人才

 

     日前收到政大商學院畢業生Peggy的信,談到她連續通過四關面試,成為Uniqlo在台幹部的經驗,同時她也對在政大商學院所受到的國際化訓練表示感謝。

 
       Peggy曾是政大日文系的學生,二年級時選擇雙修企管系,之後在我所負責的國際事務辦公室打工,同時擔任商學院國際交換學生的學友,幫助外籍學生適應在台灣的生活與學習。四年級的時候,Peggy參加商學院的國際交換學程,赴丹麥哥本哈根管理學院就讀一學期。雖然只是短短半年的時間,再見面時,Peggy所表現出來的自信與爽朗,令人欣喜與驚奇。

...